拼多多与阿里巴巴同日发2020Q1财报,前者逆势暴涨后者大跌市场反馈冰火两重天
美编:徐子迪最近很巧,拼多多和阿里巴巴在同一天发布了 2020 年第一季度财报。这两家,一家是市值超 5000 亿美元的电商老大哥,另一家是有雄心且充满争议的后起之秀。过去一年,它们从流量战打起,接着是补贴战,然后是人才战,最后打到了口水战。
财报发布后,两家的市场反馈差异显著。拼多多逆势上扬,涨幅达到 15.35%,市值大幅增长 104 亿美元,不但将京东甩在身后,还一跃成为仅次阿里巴巴的电商平台。而阿里的股价却大幅下跌 6.13%,市值蒸发了 335 亿美金。有人调侃说,阿里在一夜之间跌掉了“一个小米”的市值。
冰火两重天
高速增长的火热
从市场反馈而言,拼多多的状况着实极为乐观。然而,不能仅仅依据这一数据,就径直判定拼多多已经超越了阿里。市场的确是通过实际行动来进行投票的。但实际上,这二者根本就不属于同一个量级的比赛。要知道,从收入方面来看,在一季度,阿里的收入为 1143 亿元,而拼多多的收入为 65 亿元,二者相差将近 18 倍。从净利润方面来看,阿里获得了 32 亿元的盈利。而拼多多则净亏损 41 亿元。两者的盈利情况差异巨大,宛如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当然如果非要拿一个后起之秀去跟老大哥比拼这个的话,那确实不太公平。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们其实能够理解市场为什么会这样投票。从业务方面来看,截止到一季度末,阿里的年活跃用户有 7.26 亿人,比上一个季度新增了 1500 万人。拼多多新增的用户为 4290 万人,总量达到了 6.28 亿人,比阿里和京东新增的人数总和还要多。阿里新增的数量是 1500 万,它在电商三巨头中新增数量是最低的。拼多多上季度的 GMV 增速为 99%,而天猫实物 GMV 增速是 10%。
阿里开的是航空母舰,拼多多开的是巡洋舰。巡洋舰相对航空母舰而言较小,但它速度快且火力猛,同时还难以被击中。对此我们必须承认,市场的选择是有其道理的,毕竟从业务角度来看,拼多多已经在很大程度上逼近了阿里。目前拼多多与阿里的差距已缩小到不足 1 亿人。以现在的这个速度来看,拼多多在未来两年内用户量赶上阿里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营收的冰冷
当下流量红利已见顶。拼多多仍在高速增长,且增长速度较为罕见。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阿里巴巴的用户增长较为乏力,这体现了拼多多后续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状况。目前,阿里巴巴数字经济体的盈利能力,是拼多多在很长时间内都难以达到的。
拼多多的这份财报具有割裂性。其高速的增长是不可否认的,但从第一季度财报来看,拼多多的亏损呈现出再次扩大的态势。在 2020 年第一季度,按照非通用会计准则,拼多多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 31.70 亿元,与去年同期的净亏损 13.79 亿元相比,增长了 130%。
此前的季度,拼多多的经营亏损和净亏损都呈现出下降的态势。在 2019 年第四季度,拼多多的经营亏损为 21.35 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 19.2%;与上一个季度相比,下降了 23.5%。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 17.52 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降低了 27.7%;与上一个季度相比,降低了 25%。这两项亏损在同比和环比方面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收窄。
拼多多在本季度取得了亮眼成绩,然而这是以巨额的补贴营销费用为代价的。2019 年全年市场费用达到 271.75 亿元,却仅仅换来了 301.42 亿元的营收,其性价比是比较低的。
图片来自:虎嗅投研
https://img1.baidu.com/it/u=1886826433,1382143303&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1093
2019 年的第一季度,拼多多在营销推广方面花费了 48.89 亿元。同时,拼多多在该季度的收入为 45.45 亿元。
2019 年的第二季度,拼多多的营销推广费用为 61.04 亿元。同时,拼多多在该季度的收入是 72.90 亿元。
2019 年的第三季度,拼多多的营销推广费用为 69.09 亿元,其收入是 75.14 亿元。
2019 年的第四季度,拼多多的营销推广费用为 61.04 亿元,其收入是 107.93 亿元。
这一季度,其投入产出比处于历史最低水平。从财报来看,本季度拼多多所付出的营销费用为 70.62 亿,这个金额甚至比 65.41 亿元的总营收还要高。它的实际收入完全无法填补营销成本所形成的巨大缺口。
百亿补贴何去何从
疯狂烧钱
事实上,这种状况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特点,其根源在于拼多多从去年三季度起,为了吸引用户而开展了百亿补贴活动。财报表明,亏损主要源自由促销、补贴、优惠券费用构成的“销售与市场费用”,在这部分费用当中,百亿补贴的支出占比是最多的。
拼多多表示,其亏损扩大有两个原因。其一,在疫情期间,拼多多推行了 0 佣金,还降低了商家在平台上的营销成本。其二,拼多多持续加大在技术、产品以及商品直接补贴方面的投入。
我们可以理解拼多多疯狂补贴的逻辑。其一,它要建立消费者对平台产品的信任。其二,它无法走阿里巴巴的老路。当年淘宝遇到信任危机,阿里巴巴通过建立天猫商城,把各大品牌的旗舰店引入平台,提供正品保证从而获取信任。然而拼多多作为后来者,面对与品牌商家已捆绑极深的阿里巴巴,它显然不能完全复刻这一路线。
2019 年中,拼多多推出了“百亿补贴”。它试图用在高价商品上大力补贴的方式,吸引一二线消费者在其平台完成首次购物。接着,通过消费者的实际体验以及社交电商的指数级传播效应,形成良性循环,从而建立信任并留下用户。
拼多多的选择
月活用户在一年时间里增加了将近 2 亿。2019 年一季度时,月活/年度买家的指标为 65.4%,到 2020 年一季度,这一指标提升到了 77.6%。拼多多 CEO 黄峥称,这表明用户更加喜爱拼多多的产品。截至一季度末,拼多多账上的现金以及现金等价物与短期投资加起来共计 426 亿元。本财季单个用户的贡献值在继续提升,复购率也在提升。截至 3 月底,平台活跃买家的平均年度支出金额为 1842.4 元,并且比上季末多了 120 元。
所以,亏损与 GMV 以及用户增长相关。归根结底,这是一个关于成本收益权衡的策略游戏。目前在拼多多这里,一方面是为了进行补贴而出现净亏损 41 亿元,为了吸引商户,在尚未盈利的情况下货币化率仍在继续下跌;另一方面是用户数超过了 6 亿,增速保持在 40%以上,GMV 实现了翻倍增长。每个人会做出不同的判断,而拼多多显然认为这样做是值得的。
拼多多不久前认购了国美零售发行的 2 亿美金可转债。国美把所有产品都上架到了拼多多上。并且,大牌电器在拼多多上还能享受百亿补贴。拼多多的 CEO 黄峥在电话会议中也表明“百亿补贴会继续保持”。
很多人实际上并不看好拼多多那种疯狂且激进的烧钱模式,更多的人更愿意把拼多多和京东早年烧钱去构建自己的物流体系进行对比。然而,大家所得出的结论是,京东烧钱是为自己构筑壁垒,而拼多多的补贴究竟能带来何种长期价值,还需要进一步去观察。
结语
https://img0.baidu.com/it/u=2405752936,80601160&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773
拼多多方面,实际上百亿补贴在构建壁垒,此为信任的壁垒。它使众多用户知晓,拼多多上存在诸多便宜的优质商品。然而,补贴也带来了用户的依赖性。倘若拼多多停止补贴,究竟有多少用户愿意持续留在平台上,这是一个未知的情况。
所以,我们能够肯定,拼多多一直坚持持续补贴。在对利弊进行权衡之后,它一定还有其他的规划布局。而这个布局或许就集中在从疫情期间兴起的直播带货模式上。拼多多面向 MCN 机构招募主播,还与政府合作开展农产品直播等。拼多多在直播方面发力的意图,已经无需再进行掩盖了。
拼多多创立还不到 5 年,就已经在移动互联网占据了一席之地。接下来的阶段,可能要决定直播电商的胜负。或许就像黄峥 4 月 20 日在股东信里说的那样,新的物种和新的生物一定会诞生并且茁壮成长。
部分资料的参考来源有:拥有十亿数量的消费者;剁椒娱投这一平台;燃财经;略大参考;砍柴网。
END
往期精彩(点击文字阅读)
招募小伙伴啦
1. 有丰富的写作经验,功底扎实,掌握新媒体稿件撰写技巧。
2. 广告招商、自媒体运营达人。
或是——写作和新媒体经验缺乏,
但是,热爱文化产业相关专业的在校学生,
我们可以手把手教你写爆文!玩转新媒体!
添加主编微信,并附自我介绍和加入初衷,等你一起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