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928 发表于 2025-4-5 02:03:18

美团骑手被要求转个体工商户,王兴遭指责,刘强东早有不同表态

近日,部分美团骑手反映,他们所在的配送网点让他们集体转为“个体工商户”。如果不愿意转,那么有可能会被剥夺送单资格。

骑手转为个体工商户后,其与配送点的关系从“雇佣”转变为“公对公”。由于不存在雇佣关系,所以自然也就没有交社保的问题。

消息发出后,很快就在网上引发了热烈的讨论。许多财经类自媒体站在了骑手这一边,指责美团违反了今年 7 月印发的《关于落实网络餐饮平台责任切实维护外卖送餐员权益的指导意见》,该《意见》督促外卖平台以及第三方合作单位为外卖送餐员办理社会保险。

美团王兴被推到了600万骑手的对立面。王兴的反面是刘强东。

2017 年时,刘强东在《遇见大咖》节目里表明态度。他的下属曾向他提议,把快递员全部转为外包,这样每年能为公司至少省下 17 亿的费用。然而,刘强东觉得这样做是耻辱的,因为他们公司有十几万员工,其中 70%来自农村,并且每个员工都全额缴纳五险一金。

京东快递员和美团外卖员都从事送货工作。为什么京东能够承担得起社保费用,而美团却承担不起呢?难道王兴真的是一个只顾自己富有而不顾他人利益、善于钻政策漏洞的老板吗?

美团为什么用劳务派遣公司?

美团外卖员被逼转个体工商户的消息被曝出之后,美团官方未作出回应。它既没有承认此事,也没有否定此事,看起来更像是对这种情况持默许的态度。

美团借助第三方外包公司来雇佣 400 万外卖员。美团和外卖员之间不存在直接的雇佣关系。美团先把薪酬支付给外包公司,然后外包公司再把薪酬发放到外卖员手中。

社会上很多公司喜欢使用劳务派遣关系的员工。

用人单位无需承担雇佣者的社保,无需与个人签署长期合同。当不想用人时,只需与外包公司打个招呼就行。这样一来,不存在 N+1 的赔偿,极大地降低了人力薪酬成本。

腾讯会不同程度地使用一些劳务派遣人员来满足临时增加的工作量,工作完成后派遣人员离场,这属于正常的公司运营范畴。

美团的问题在于他们使用了 400 万名外包人员,这一数量非常之大。由于数量众多,导致了量变引起质变的情况,使得公司的运营问题上升为了社会问题。

全世界没有一家公司能够独自管理 400 万员工。通常情况下,当 HR 与员工的比例为 1:200 时,效率能达到最高。这也就意味着,如果美团要亲自管理 400 万骑手的话,那么他们就需要雇佣 20000 名 HR。

2020 年 6 月,美团有 5.7 万全职员工(这些员工是直接与美团签订劳务合同的)。让他们增加两万名人力资源人员(HR),这显然不符合公司的发展需求。

网上未明确美团合作的外包公司具体有多少家。然而,从“本地劳务外包公司负责本地骑手招募”这一情况来进行推算的话,与美团建立劳务派遣关系的外包公司数量不应低于 1000 家。

如果你身为美团的老板,那么你更愿意去管理 1000 家外包公司呢,还是更愿意去管理 400 万骑手呢?

400 万骑手如同“满头乱发”,管理起来较为困难。使用外包公司,就像是把这“满头乱发”编成了 1000 根“辫子”。意思就是“满头乱发不易抓握,编成辫子后就便于抓握了”。

到底是谁在逼骑手转个体户?

在 2021 年美团的第二季度电话会议上,有投资人向王兴询问:“是否缴纳社保?又是怎样缴纳社保的?”

王兴未正面回应。他提到美团已率先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参与骑手职业伤害保障试点,以防范和化解职业伤害风险。这里所提及的职业伤害保障指的是外包公司每天为骑手提供的 3 元意外险。

数据表明,在 2020 年未缴纳职业伤害险的时候,美团骑手的成本支出是 486.92 亿。而缴纳之后,成本上升了 3.05 亿,达到了 489.97 亿。单笔外卖的毛利从 0.57 元降低为 0.54 元,意味着每单少赚了 3 分钱。

由此可见,美团出资了职业伤害险,而不是外包公司。因为成本仅仅增加了 3.05 亿,相较于近 500 亿的总成本来说,所占比例极小,美团是能够承受得起的。

社保就不一样了。社保成本太大,超出了美团的承受力。

美团外包的骑手包含以下三种:专送、乐骑、众包。专送的意思是专门从事送外卖工作,这些员工每天需要按时到岗上班,并且要完成一定数量的订单;

乐骑属于兼职,众包也属于兼职。乐骑的要求比众包稍微高一点。专送的全职骑手必须交齐社保。

中信建投的数据显示,当前美团的日活跃骑手数量约为 100 多万。在这些日活跃骑手中,专送骑手所占的比例大约是 40%。

按照北京每月社保的最低缴费基数来计算的话,每人每个月的社保费用是 758.73 元。如果有 40 万全职骑手,那么一年需要缴纳的社保费用为 36.41 亿元。

2020 年,美团外卖的收入达到了 215 亿。同时,纯利为 47.1 亿。倘若给全职骑手上社保,那么纯利就会减少到仅 10.69 亿元。在此情况下,利润暴跌了 77%。

这样的成本支出,对于美团而言是难以承受的。社保是必须要交的,那么美团究竟该怎么办呢?

需要明确的是,社保成本属于硬性成本,它不会无缘无故地消失,而只会发生转移。美团所面临的问题在于,这部分成本究竟转移到了谁的身上?

成本转移的对象有五个:美团、外包公司、饭店、用户、骑手。

美团单独承受社保成本是不现实的。拿出利润中合理的部分来做补贴,这样做比较靠谱。

外包公司作为直接用人单位,最应该为骑手的社保负责。他们可以拿出一部分利润,与美团一起承担社保费用。而骑手则可以采取“简单暴力”的方式,通过降低送餐费来节省出资金,用这些节省下来的钱缴纳社保。

饭店和用户如同系在一根绳子上的蚂蚱。他们是美团外卖利润的直接获取方。倘若美团以及外包公司通过“节流”的方式仍不能满足需求,那就只能采取“开源”的策略,也就是提升饭店的佣金以及用户的客单价。

事实上,有证据显示,美团存在一些“开源”的举动。2015 年到 2020 年期间,美团外卖的客单价分别是 25 元、37 元、42 元、44 元、48 元。2021 年上半年,其客单价更是提升到了 49 元。

外卖价格正在变得越来越贵,以此提高利润,可能用于社保。

美团解决社保成本的五个着力点为以上五个方面。至于社保成本究竟是由五方共同承担,还是由三方、两方等承担,我们并不清楚。

从王兴的立场来看,美团能够拿出一部分合理的利润去缴纳社保,以此来响应国家的号召。然而,骑手的配送费、饭店的佣金以及用户的客单价这些都是极为敏感的问题,倘若对它们进行过大的调整,就容易引发大的问题。

骑手罢工,这关系到美团的生存,需要谨慎对待;饭店退出,这也关系到美团的生存,需要谨慎对待;用户卸载,同样关系到美团的生存,需要谨慎对待。对于王兴而言,最现实的路径就是逼迫外包公司承担社保的大部分费用。

外包公司是外卖员的直接雇佣方,为外卖员缴纳社保是合乎情理的。美团将 36 亿的社保成本分摊给了 1000 家外包公司,每家外包公司需要承担 360 万的社保成本。

外包公司显然不想做“冤大头”,也不敢得罪美团,于是就反过来促使外卖员“自愿”转变为个体户,以此来试图合理合法地躲避社保。

一方面,将外卖员转为个体户的外包公司数量相对较少。这并非是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发生的行为,而是个别外包公司自行做出的举动。然而,对于在这背后是否存在美团的暗示或默许,我们无法确切知晓。

结语

给外卖员上社保体现了社会的公平性,它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一项具体举措,应当坚定不移地予以落实。然而,在这一过程中确实出现了高昂的成本问题,给企业的运营带来了困扰。

王兴在朋友圈发文称,美团这个名字包含两个字。“美”字代表着“好”,“团”字则意味着“一起”以及“共同”。因此,“美”与“团”组合起来就是“一起更好”。这也就意味着“共同富裕”本身就深深扎根于美团的基因里面。

我们简单地去谴责美团是没有意义的。从本质上来说,给外卖员上社保属于经济问题,道德方面的考量处于次要地位。成本是需要进行转移的,那么到底由谁来承担这些成本呢?这个问题美团需要认真地思考清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美团骑手被要求转个体工商户,王兴遭指责,刘强东早有不同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