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928 发表于 2025-4-5 07:53:41

无锡蠡园门票价格及景点介绍 - 范蠡西施泛舟的世外桃源

蠡园,又被称作蠡园公园。它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青祁村 70 号。其总面积为 82000 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积是 35000 平方米。它始建于民国十六年,也就是 1927 年。蠡园处在蠡湖(五里湖)的岸边。相传在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带着美人西施在此泛舟。所以蠡湖因范蠡而有了蠡湖这个名字,蠡园也因蠡湖而被取名为蠡园。蠡园是国家重点名胜区“太湖”的重要景点之一,它被称作无锡的“世外桃源”。蠡园的园区里分布着百花山房,还有四季亭,以及南堤春晓等景点景观;同时还有渔庄砖刻,以及千步廊等;另外还有晴红烟绿水榭,还有层波叠影等;再有云字假山,以及西施庄等景点景观。

蠡园简介

无锡蠡园门票价格参考:45元/人

无锡蠡园在无锡市西南 2.5 公里处的蠡湖西岸青祈村。它因蠡湖而得名。相传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协助越王灭掉吴国后,带着佳人西施在此划船游玩。后人为纪念范蠡,就用他的名字给此湖命名。蠡湖湖面较为狭窄,面积约 10 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面积的 1.7 倍。宝界桥有三百多米长,它把蠡湖分成了两部分。蠡湖的湖景有逸的特点,有苍凉的感觉,以浩荡为胜景,雪月烟雨各自都有美好的景致。在民国初年的时候,就已经建造了简朴的“梅埠香雪”“柳浪闻莺”“南堤春晓”“曲渊观鱼”“东瀛佳色”“桂林天香”“枫台顾曲”“月波平眺”等景点,这些景点号称“青祁八景”。

无锡蠡园图片

蠡湖属于太湖伸入无锡的内湖。后人因纪念范蠡功成身退携西施在此隐居,所以将这美丽湖泊称作“蠡湖”。蠡湖景色秀美,令人愉悦。历史上这里留下了诸多名胜古迹,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那座美丽的蠡园。山外有山且湖中有湖,这是太湖山水组合的基本特征之一。

无锡蠡园图片

无锡园林中有两条著名长堤。一条是鼋头渚长春桥头的樱堤。另一条是蠡园的柳堤。柳堤上夹种着十几个品种的花木。阳春三月时。柳堤的景色最能展现江南水乡的典型之美。

临湖的千步廊曾三次建造:1927 年建造了最早的老蠡园“百尺廊”;1952 年为接通老蠡园和渔庄,对廊子进行接长;20 世纪 80 年代初,为与“层波叠影”新区相互沟通,在廊子中间接出“水旱廊”和复廊“数鱼槛”,使廊子总长度达 300 米左右。

无锡蠡园图片

https://img1.baidu.com/it/u=799141734,3187997396&fm=253&fmt=JPEG&app=138&f=JPEG?w=800&h=1067

这条长廊中有两座跨水廊桥,并且在转角处设置了 7 个月洞门,每个月洞门上都有恰当的题额。这使得长廊高低起伏,曲折多姿,深邃多变,层次丰富,同时也增添了诗情画意。长廊的墙壁上面,用瓦片叠成了图案各不相同的花窗,现存有 80 个。廊子的东头镶嵌着 38 方名人碑刻。其中有苏东坡的《洞庭春色赋》等 18 方。还有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的书法 10 方。以及丹徒王文治临魏钟太傅的《宣示帖》和明代王阳明等书法 10 方。这些碑刻具有相当的欣赏价值。长廊的一根根廊柱像一个个画框,能够剪裁蠡湖景色。长廊尽头,栈桥伸入湖内。“晴红烟绿水树”以此姿态呈现,对面的“凝春塔”与之相对。它们点醒了一湖春水,将蠡湖边最美的轮廓线勾勒了出来。

蠡园是江南著名的水景园林。“层波叠影”景区,无论是名称还是内容,都与“水”这个主题紧密相关。整个景区以水池对面、处于中间位置的“春秋阁”为核心,将其分为东、西两片水域。东部是观鱼区,其建筑氛围以典雅为特点;西部是垂钓区,园林布局以野趣为优势。

复廊由千步长廊接出,名为“数鱼槛”。这段复廊有一妙处,它是蠡园水景转换的关键所在。游人在千步长廊能看到蠡湖烟水苍茫的旷达之美以及长浪拍岸的动态之美;转身进入数鱼槛后,呈现的则是沉潭凝碧的幽曲之美和游鱼戏水的静态之美。旁边这个“半亭”,原本是无锡城内“西水仙庙”的戏台。经过原拆原建后,保留了江南水乡古典建筑原汁原味的风采神韵。它还是这段廊屋的起点,并且与千步长廊相通。右面水边有个飞檐翘角的六角亭,叫“绿漪亭”,它让整体布局显得较为均衡。

春秋阁对蠢园极为重要,是其“补笔”。它有着重檐、二层、歇山顶的挺拔身姿,为蠡园营造出了“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的仰视景观,引得游人登上阁楼倚栏而望,俯视蠡园那空灵秀美的清丽景色。它因吴越春秋时范蠡西施泛舟蠡湖的传说而得名。艺术大师刘海粟先生题写的“春秋阁”匾额,给春秋阁增添了不少光彩。

大型漆艺壁画《西施的传说》安装在二楼墙壁上,它采用长卷形式,全长 19.4 米,高 1.7 米。此壁画连续且有重点地抓住重大事件,逐步展开西施多姿多彩的人生道路:先是西施浣纱,接着心忧国难;先是范蠡选美,随后泪别赴吴;先是卧薪尝胆,而后助越灭吴;先是功成身退,最后泛舟蠡湖。它揭示了人物在历史事件中的活动及其作用,从多个角度、有血有肉地塑造和讴歌了西施等人的艺术形象。

蠡园历史

民国初年,青祁村有个叫虞循真的人。他在湖畔建造了青祁八景。这里号称是“山明水秀之区”。

1927 年到 1936 年期间,同村的王禹卿父子在虞的协助下,凭借原有的基础,开始建造蠡园。

1930 年,王有一个亲戚叫陈梅芳。陈梅芳在王的西侧又建造了一处“渔庄”,这处“渔庄”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赛蠡园”。

建国后,于1952年扩建蠡园长廊,与渔庄相连;

1980 年左右拓建了“层波叠影”新区;之后依然用蠡园来命名上述所有的景点。

民国初年,无锡县第三区有一位区长,他是青祁村人,名叫虞循真。虞循真在蠡湖北岸进行景点开发,将其命名为“青祁八景”。

民国十六年青祁村人王禹卿在“青祁八景”基础上营构蠡园。

https://img1.baidu.com/it/u=2811332083,754772773&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67

1930 年,陈梅芳在蠡园的西侧建造了一个占地六十余亩的地方,这个地方被称作渔庄,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赛蠡园”。

1936 年,他的儿子王亢元在蠡园旁边拓展了十多亩地。接着,他建造了凝春塔、湖心亭、颐安别业等建筑。

建国后,人民政府对蠡园和渔庄进行了全面整修。建国后,人民政府将蠡园和渔庄进行了全面整修。

它们共同被统称为蠡园。

1954年,新建四季亭、连心桥等景点。

2006年,蠡园·西施庄落成开放

蠡园三面被水环绕,远远望去,翠绿的山峦连绵不绝;靠近时,能听到长长的海浪拍打着岸边。南堤在春天破晓之时,桃花嫣红,柳树翠绿;枕水的长廊,随着脚步的移动,景色不断变换;假山上耸着翠绿的植被,曲折地盘旋着;亭台楼阁,在层层水波和叠叠倒影中若隐若现。当代的大文豪郭沫若曾吟咏出精妙的诗句:“欲识蠡园趣,崖头问少年”。并且蠡园的假山依水而堆叠,因水而富有生机,充分展现了山水相互交融的“假山真水”所具有的无穷情趣。蠡园是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也是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地处风光秀美的蠡湖之滨,是国家重点名胜区“太湖”的主要景点之一。

蠡园景点

桂林天香

民国初虞循真开辟了“青祁八景”,此景是其中之一。这里有数十棵老桂树,碧绿的叶子簇拥在一起,盛开的花朵如同碎金一般。此景的名字来源于“天香云外飘,桂子月中落”的典故。在仲秋时节,丹桂散发着香气,花好月圆的景象,让人产生遐想。

云窝山洞

该洞原本是渔庄大假山的收尾部分。1952 年,蠡园“百尺廊”向西续建到了这个地方,并且将其更名为“千步长廊”。此时,它成为了假山耸翠、南堤春晓、长廊揽胜等三大景区的接点。古人有“洞天福地”的说法,而这个山洞与长廊衔接处所使用的花街铺地图案,恰好顺应了人们祈求吉祥的心理。这图案中间是“寿”字,其周围有五只蝙蝠。蝙蝠的“蝠”和福气的“福”读音相近,是谐音关系。所以此图案被称作“五福捧寿”。它旁边有棵木香藤,在开花的时候,满树都是银色的花朵,这些花朵被比作“摇钱树”。既有钱又有福还有寿,实在是很有意义。千里的远行,从脚下开始,蠡园长廊的千步之行也是从脚下开始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无锡蠡园门票价格及景点介绍 - 范蠡西施泛舟的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