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928 发表于 2025-4-6 14:51:08

微创脑科学通过港交所聆讯 中国神经介入医疗器械巨头即将上市

又一个巨无霸诞生了!

港交所 6 月 19 日有披露。微创脑科学有限公司(简称“微创脑科学”)通过了港交所上市聆讯。摩根大通和中金公司担任联席保荐人。这意味着微创系的第六家上市公司即将诞生。

微创脑科学在中国神经介入医疗器械行业处于领先地位,是该领域的先行者,也是中国最大的公司。从 2004 年首个产品获批起,到现在已经有 30 款产品,这些产品包括商业化产品和候选产品。这些产品涵盖了神经血管疾病的三个主要领域,分别是出血性脑卒中、脑动脉粥样硬化狭窄以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2021 年 11 月,微创与微创脑科学按计划签署了 1.5 亿美元(约合 10 亿元人民币)的融资协议。在此次融资中,引入了多家投资者,其中包括中金资本、华翊资本、博华资本、贝霖资本、润昆天禄、同鑫投资。此前认购 7000 万美元可转债的贝霖资本已完成转股。

交易完成后,微创脑科学的投资后估值能够达到大约 17.5 亿美元,也就是 112 亿人民币。这样一来,它会成为国内市值最大的神经介入公司。并且,在上市完成之后,其市值还有可能再次提升。

对比神经介入赛道的另外几家上市公司,分别是归创通桥、心玮医疗、沛嘉医疗、赛诺医疗。截至今日(6 月 20 日)收盘时,它们的市值各不相同,归创通桥为 39.82 亿人民币,心玮医疗为 12.82 亿人民币,沛嘉医疗为 47.24 亿人民币,赛诺医疗为 24.07 亿人民币。并且,归创通桥同时部署了神经介入和外周双赛道,而神经介入在其市值中只占一部分。

01

中国神经介入之王

在全球范围内,脑卒中是排在心血管疾病之后的致死原因。中国的脑卒中发病率在全球处于最高的位置。在过去的 30 年中,我国的脑卒中发病率快速上升,并且呈现出越来越年轻的趋势。

具体而言,主要包含以下三类:一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二是出血性脑卒中;三是脑动脉粥样硬化狭窄。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于向大脑供血的血管受阻时发生。

出血性脑卒中于大脑中的动脉渗血或破裂时发生。

血管内有脂肪沉积积聚,这会导致动脉狭窄,并且会限制流向大脑的血流,从而引发脑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发生。

图为:国内神介主要厂家产品线对比

对应的三大类神经介入器械一般分为缺血类、出血类、通路类。在这些领域中,微创脑科学™已经先后研发并实现产业化了 8 款自主研发的三类医疗器械产品。将微创脑科学的产品丰富度与国内主要神经介入厂家进行横向对比,微创脑科学的产品覆盖较为全面。

缺血类

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范畴内,微创脑科学的颅内动脉支架系统能够用来治疗有症状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它是国内首个专门用于颅内狭窄的支架,在缺血性卒中介入治疗领域填补了国内的空白。

针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解决方案

椎动脉雷帕霉素靶向洗脱支架系统的载药设计方式独具特色,能够使药物释放更为精准,既可以大幅降低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又能够减少血栓事件的发生。

出血类

出血性卒中治疗领域在中国神经介入器械中是最大的细分市场。从招股书可知,微创脑科学是在这个领域中唯一一家在所有关键治疗类别里都拥有全面商业化产品组合的公司。

https://img2.baidu.com/it/u=1269315409,1775796529&fm=253&fmt=JPEG&app=120&f=JPEG?w=626&h=328

公司拥有可用于治疗颅内大型及巨大型动脉瘤的®血管重建装置;同时还拥有用于治疗颅内动脉壁缺损型疾病的®颅内覆膜支架系统。

®是首个获得 CFDA 绿色通道批准的神经介入产品,在市场占有率方面位居第二,仅次于美敦力;它仍然是全球独一无二的神经介入覆膜支架,在市场中处于独占地位。

针对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解决方案

另外有 Numen®弹簧圈栓塞系统和 Numen FR®解脱控制器。它们用于治疗颅内动脉瘤,通过堵塞血液流入来防止动脉瘤进一步膨胀破裂。并且这两者在美国、欧盟以及韩国都获得了批准。

今年 2 月,近日,NUMEN 的迭代产品 Numen Silk® 三维电解脱弹簧圈获得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颁发的上市批准。这意味着公司的产品迭代速度以及升级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认可。

通路类

公司在通路类辅助产品线方面,拥有 Asahi®系列神经血管导丝。同时,公司还拥有 U-track®颅内支撑导管系统等产品布局。

Asahi 导丝是全球较为先进的神经血管导丝之一。它可用于神经血管内进行选择性引导,还能携带导管等其他介入器械。该导丝在 2013 年 8 月获得了国家药监局的批准。

通路类辅助产品线

track®颅内支撑导管系统在 2020 年 12 月获批。它用于神经血管手术,可抵达远端病变位置,还能支持各种介入器械的精准输送。

综合实力国内最强

招股书表明,微创脑科学是中国最大的神经介入医疗器械公司,它拥有最为全面的产品组合,能够实现覆盖。

2020 年神经介入医疗器械的销售收入方面,中国神经血管医疗器械市场的前五大参与者有美敦力、史赛克、强生医疗以及微创脑科学。其中,微创脑科学是前五大参与者里唯一的中国企业。

2020 年的招股书显示,国内大概有 15 家神经介入械企。从出厂价销售收入方面来计算,微创脑科学占据的市场份额约为 7%,其销售收入是全部国产神经介入械企的 57%,在国产神经介入医疗器械公司中收入排名居首。

2021 年微创脑科学的研发费用为 9413.3 万元人民币。

02

第6家上市公司诞生

微创雪球越滚越大

微创医疗被称作“生产上市公司的上市公司”。业内有人曾指出,微创医疗犹如一个球体:它具有多赛道且垂直专业化的特点,中心分布与中心协同并存,而微创医疗自身就是那个核心,也是那张表面,两者结合,微创医疗便成为了那个球体。并且它会越滚越大,越滚越强。

它的成长体现在持续地拆分以及壮大子公司,同时还在不断地开拓新的赛道。当我们仔细细数医疗器械领域时可以察觉到,微创医疗的触角几乎延伸到了这个行业的所有领域。

微创脑科学将要在香港主板进行挂牌上市这件事,意味着微创旗下将会有第 6 家上市公司诞生。

https://img0.baidu.com/it/u=1527065262,2805721515&fm=253&fmt=JPEG&app=120&f=JPEG?w=627&h=378

微创医疗,其于2010年上市,近几年不断分拆业务独立上市。

心脉医疗成为首批 25 家科创板上市公司中的一员。

2021 年 2 月 4 日,微创心通医疗在香港资本市场主板成功登陆。其自主研发的第一代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TAVI」)产品™,在 2019 年 7 月获得了国家药监局的审批,随后于 2019 年 8 月在中国开始商业化。

2021 年 9 月 24 日,香港交易所把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微创医疗机器人的招股书进行了披露,该招股书显示其通过了聆讯。2021 年 11 月 2 日,微创医疗机器人在香港进行 IPO 上市。

微创电生理在 2021 年 6 月 30 日向上海科创板递交了 IPO 上市申请。近期它成功通过了审核,目前处于“提交注册”的阶段。

目前,微创医疗拥有多个子公司,其中有心脉医疗、心通医疗、微创佐心、微创电生理、微创神通、微创机器人、微创骨科、创领心律、明悦医疗、微创优通、微创心力、微创科威、微创医美、微创视神、微创子牙、锐可医疗、神泰医疗、神遁医疗、神奕医疗、神途医疗、微创龙脉、创脉医疗、脉通医疗、诺洁医疗等。仅从这些子公司就能看出,微创医疗几乎在整个医疗器械行业进行了布局。

微创超级工厂及全球医学体验中心效果图

微创医疗在去年 10 月与浙江建工签署了施工协议。将现有的微创嘉兴园进行扩建,使其成为高通量生产基地和全球医学体验中心。该项目预期在 2025 年之前建成。建成后,它将成为微创全球多个生产制造基地中规模最大的一个,年生产能力有望达到数千万件(套)级别,被称为“微创超级工厂( )”。

微创超级工厂包含多个“超级车间()”。其中有一个净化车间特别大,其单层的有效净化面积约为 1 万平方米。这个车间能够满足几乎所有介入植入医疗产品流水线布局所需要的空间。它将会对微创旗下若干子公司目前正面临的生产能力瓶颈问题起到解决作用。

——

脑卒中是中国患者的主要死因,在 2020 年国内总死亡率中占比 20%以上。灼识咨询表明,2020 年中国有 80 万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有 50 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这是脑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常见症状,还有 170 万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图为:中国神经介入手术的数目及渗透率

中国神经介入手术的数量在 2015 年约为 46200 台,到 2020 年增长到了台,复合年增长率是 28.4%。同时预期在 2026 年还会进一步增加到约台,2020 年到 2026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28.9%。

神经介入器械主要是用于对人体脑血管病进行神经介入诊断或者治疗的。它的科技含量高,价值含量也高,属于高值耗材类的产品。然而,目前在国内,神经介入手术的渗透率是比较低的,在 2020 年,三个领域的渗透率仅仅只有 9.1%、1.0%以及 2.7%,这显示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灼识咨询预计,中国神经介入医械行业规模会从 2020 年的 58 亿人民币逐步增长。到 2026 年,该行业规模将达到 175 亿元人民币。期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 20.1%。

目前神经介入器械的国产化率还不到 10%。然而,近些年来这个赛道呈现出“越来越拥挤”的态势,有 20 多家企业进入其中,同时共有 60 多家投资机构进行了押注,为该行业增添了许多变化和不确定性。

目前主要的国内重点上市公司归创通桥在 2012 年成立。它是神经介入和外周血管行业的引领者。其神经产品线涵盖了五大类别,分别是缺血性、出血性、颅动脉、狭窄以及血管通路。它是国产管线最为齐全的企业。

核心产品包含蛟龙取栓支架以及颅内动脉瘤栓塞弹簧圈等。其中有 6 款已完成注册,5 款处于临床注册阶段。有两款产品获得了 CE 批准,从而打开了海外市场。众多款产品通过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获得了优先上市的资格。公司具备非常优异的研发能力以及专利组合能力。预计在 2025 年底之前,还将有 15 款神经血管介入产品获得批准。

神经介入产品的营收为 4200 万,其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 60%。随着下半年相关产品获批上市,2022 年的营收有希望实现高速增长。

动脉网不完全统计,国产神经介入产品2021年获批情况

心玮医疗在国内是神经介入领域的先驱者。到目前为止,已有 7 款产品上市,这些产品涵盖了五大类,分别是预防类、缺血性、出血性、颅内动脉瘤以及通路类。公司还布局了电生理治疗的射频、冷冻、脉冲产品,以及血管介入机器人和神经导航系统。其中,颅内狭窄药物球囊是全球首款上市的产品,取栓支架则是首款国产二代显影支架,并且公司最早完成了取栓类系列治疗产品的布局。

在赛道逐渐拥挤的同时,政策也在发生变化。

去年河北省医保局发布了《河北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文件﹝弹簧圈(颅内)﹞》。明确从 2021 年 11 月 6 日开始,企业可以开始申报参加此次带量采购。这就意味着,国内神经介入类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的大幕正式开启了。

巨大未开发市场带来了动力,当下国内的神经介入械企正面临着竞争加剧的状况,同时也面临着集采扩大的压力。微创脑科学作为国内神经介入的龙头,未来它将如何持续地扩大自身的优势,以及如何提升市场占有率呢?让我们一起予以关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微创脑科学通过港交所聆讯 中国神经介入医疗器械巨头即将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