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封建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洋务运动相关情况
第二次鸦片战争过后,清朝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局面,内有太平天国运动,外有列强的侵略。目的:借助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以达到强兵富国的效果,同时对人民进行镇压,借此摆脱所处的困境,最终维护清朝的统治。
根本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3)发动者:封建地主阶级洋务派。
代表人物有:在中央的奕䜣;在地方的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时间:起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其范围是从 19 世纪 60 年代开始,一直持续到 90 年代结束,结束的标志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口号(思想主张)与任务如下:前期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军事工业,口号为“自强”;后期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民用工业,口号为“求富”。
(7)内容:
https://img0.baidu.com/it/u=156213984,1491269288&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42
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其中有安庆内军械所,它是曾国藩创办的,也是洋务派开办的第一个兵工厂。
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开办的近代军事工业,且规模最大;福州船政局是左宗棠创办的,它是设备最为齐全的一个船舶制造厂。
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其中有轮船招商局,它是李鸿章创办的,是洋务派兴办的第一个民用工业;还有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这是张之洞创办的。
19 世纪 70 至 80 年代中期进行了海军的筹建工作;组建了南海、北洋、福建三支水师;在 1885 年设立了海军衙门。
④兴办新式学堂,派留学生出国深造:
原因在于洋务派需要适应中外交涉,而 1861 年总理衙门已经建立,同时也为了开展洋务运动。
1862 年,洋务派创办了第一所新式学堂,即京师同文馆。这所学堂的作用在于培养了一批在翻译、军事以及科技等领域的人才。
https://img1.baidu.com/it/u=1625879420,3886093263&fm=253&fmt=JPEG&app=138&f=JPG?w=860&h=484
留学回国的严复发挥了积极作用,留学回国的詹天佑也发挥了积极作用,他们在以后的政治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以后的军事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以后的外交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以后的经济文化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8)评价:
①性质: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局限性在于它未能让中国变得富强。洋务派的主观意图是维护清朝的统治,而非将中国引向资本主义的道路。
积极性方面:在客观上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刺激作用,同时也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抵制作用。
其二,从洋务派学习西方的内容方面而言,洋务派仅仅局限于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单纯地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是不可能促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