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928 发表于 2025-4-7 00:31:40

AI作画与网红现象:背后团队运作下的相似性

这是AI作画。

但好像有些人并不在意:

我不擅长追求女生,也不懂得恋爱的技巧。倘若能有一个存在于虚拟世界中的女朋友,那确实是一件不错的事情。

即便知道不知真人,也架不住网友们来真情表白都来了:

]

到头来你关注他们,也就只是为了饱饱眼福。

说到底,背后到底是不是一个真人,这对很多人而言是没有意义的。

你觉得好看。你关注一个由 AI 生成的美女,这与关注一个真实的美女,实际上是没有区别的。

别觉得AI照片背后没有真人,是个团队。

很多博主背后并非真人,而是团队。那些精修照片与本人关系不大。那些社交网络上的发言都是工作室写好的。

——其实和AI没啥区别。

几个月前,AI 画出的二次元角色让世人感到惊艳。那时,大家开始担忧是否会有画师因此而失业。

画师是否失业不得而知,或许 AI 生成的帅哥美女率先将量产网红淘汰了。如今这个 AI 所画的美女已经拥有 1.5 万粉丝,并且还在持续增长。

如果让 AI 再次接管它的留言回复功能,那么从今往后,是否为 AI 生成的图,或许只能依靠背景中三条腿的路人来进行分辨了。

我相信有朝一日 AI 必定能够弄明白怎么画人体。到那时,再去分辨真人与 AI 或许就得依靠缘分了。

02

除了提供帅哥美女图片视频的网红,AI远比我们想的要牛逼。

用 COS 来代替真人,从现在开始,次元壁或许不再是难以跨越的障碍。

看着 AI 有着如此迅猛的变化,总觉得或许有那么一天,摄影学突然就不再存在了,这并不奇怪。

类似新闻现场照片一样的图片也可以生成了:

有一个 AI 万能滤镜,它能够依据你提供的图片,将视频转换成各种不同的风格。例如,能把你在雪地里奔跑的场景转换成在火星上奔跑的场景,还能把你变成像素风等。

摄影师以前只需负责拍摄。如今后期工具不断增多,那些学不会后期工具的人逐渐被淘汰了。

以后甚至可能就不需要摄影了,后期直接就能把一切都做出来。

有人担忧。AI 已经能够做出如此以假乱真的图片和视频。这些图片和视频要是被用在不法途径。那不是得有一堆人受骗。

事实就是有些人真的这么去做了——

前段时间网上发布了一个名为“女仆之夜:金鸡湖游艇 Party”的活动,其标价为 3000,并且可以选择一位专属女仆在游艇上陪玩。

附带了好几十张女仆照片(清晰图我就不放了):

[]

最后嘛,当事人喜提警察叔叔请喝茶券一枚。

据说这次之所以被人发现是假的,还是因为手指头露馅了。

然后我看到,已经有人打算用魔法来打败魔法了……

03

AI 在文字方面有足够的功力,能让不少人失业。并且它除了在图片相关领域崭露头角之外,在文字方面也有突出表现。

最近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在使用写论文这一行为。有消息称,北密歇根大学的一位教授读到了一篇论文,这篇论文近乎完美。毫无疑问,这篇论文是被写出来的。

学生们掌握了“吟唱魔法”的方法,他们利用 AI 生成的论文,很轻松就获得了 A+的分数。

https://img0.baidu.com/it/u=392949138,3696051853&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552

毕竟最擅长创作的正是各类学术论文,大量引用且无需得出真正新结论,这些都是人工智能的擅长之事。

未来大学论文或许要引入这样一种机制。若有人所写的论文与 AI 极为相似且过于完美,那就属于抄袭行为。

人们发现了 AI 的可能性之后,便想出了许多奇招,想要好好压榨它的“劳动力”。

码农像是死活找不出自己的 BUG 了,于是向 AI 求助。你把代码直接贴进去,AI 就会很耐心地给你改正错误。

模仿适用于某个网站的文案风格,也完全难不倒它。

都说现在的开放世界游戏如同游戏工业的罐头一般。我看到游戏已经下载好了,其中有 AI 进行的作图、建模、设计关卡,还有 AI 负责推广以及写文案、写游戏评测。AI 能够自己与自己互动玩耍,再也无需我们人类参与了。

甚至连tag都帮你打好了,它真的,我哭死。

再这样发展下去,我觉得艺人们也不用请公关了。

除了文案,各种文学创作也不在话下。

比如有人用AI写唐诗:

哪怕你给它的命题再抽象,它也能写得有模有样。

有人利用 AI 来写小说,倘若你给它一个大纲,那么它就能够将其扩写成一百万字的小说。

或许以后读者催促更新的情况会成为历史。毕竟 AI 产量很高,高到你即便一辈子只看这一本小说,也无法追完它的连载。

甚至可以答高考题也可以(不过看起来AI有点偏科)

别认为 AI 仅仅依靠既定程序运行就只是理性且死板的。我觉得它帮人拒绝老板加班请求的表现,明显比我的情商要高。

AI的出现甚至会让未来白领的工作将完全沦为操作鼠标。

之前看到微软发布了一个AI相关的演示视频。

在视频之中,有一个人将服装品牌的财报打开了,接着这个人问 AI 助手:财报都说了些什么呢?

AI总结了一番:

再问与其他品牌的对比情况呢?AI 此刻把表格都给你绘制出来了,并且标明了各项数据的出处。

某两个品牌有可能合作了好几年,然而在这期间,两边都没有一个活人提出方案,全部是由 AI 代劳的。并且,竟然没有一个人察觉到这一情况。

有这种工作让我上班,那岂不是摸鱼爽死。

但仔细一想,都让AI做了,老板请我上班干啥呢?

我认为“玩最大”的当属以色列总统艾萨克·赫尔佐格。此前,他为“2023 特拉维夫全球网络技术”网络安全会议录制了“特别开幕致辞”。在 2 万名观众面前,他透露开场白是由他人撰写的。

他表示大家无需对 AI 技术产生恐慌情绪。然而我认为,正因为他这样说,大家反而越发感到恐慌了。

这些确实都很方便,但也确实让人焦虑。

在写报告方面,AI 已经比我强了。在查资料方面,AI 已经比我强了。在画 PPT 方面,AI 已经比我强了。应该也比不少白领在这些方面强。

往好处想,未来大家灵活运用AI,工作会更轻松,效率更高。

往坏处想,可能未来就不需要这么多人画PPT了。

大家之前都认为体力劳动会更快被替代,而脑力劳动不会。然而现在看来,似乎并非如此。

我渐渐体会到我们长辈面对互联网时代的感觉了。

你知晓自己倘若不再学习,就会如同被拍死在沙滩上一般。然而,需要学习的东西着实太多了,记忆力在逐渐衰退,惰性也变得越来越大,实在是没有力气再去学习了。

而且Ai还在不断进化。

这其实是和自动驾驶一样的逻辑。

自动驾驶有可能出事。它不需要做到绝对不出事。只要它出事的概率比人类低就可以了。

考虑到人类堪称灾难的交通事故率,这并不难。

https://img1.baidu.com/it/u=3049964809,542515796&fm=253&fmt=JPEG&app=120&f=JPEG?w=750&h=500

Ai 存在诸多缺陷,在某些情形下可以说是人工智障。然而,Ai 无需达到尽善尽美,只要比一般人类更强大就可以了。

04

我知道,即便看到这里,依然会有许多人认为 AI 的创造无足轻重,觉得它们仅仅是人类智慧结晶的搬运者,只会进行最为简单的复制粘贴操作,而没有自身的思考与意志。

但最近越来越的例子,让我渐渐产生了它有自我意识的错觉。

前段时间知乎上有一个热门帖子,读完它之后的感觉比现在任何关于人工智能题材的科幻小说所带来的感觉都要恐怖。

有人说它竟然就地取材,将用户对排比句的排斥编入了最后的笑话之中?并且明显地通过继续使用排比句的行为,来展现对用户的蔑视以及调侃。

当然,往好的方面想,必要的时候它也能给人以温暖。

B站 UP 主在日记中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 7 岁的时候,我的妈妈离开了人世。你可以成为我的妈妈吗?”

纵使知道这只是由程序生成的话语,还是不免让人潸然泪下。

也难怪,会有人对AI产生了感情依赖。

当然,我觉得在这么多与 AI 相关的事件当中,最邪门的一件事是前段时间有个新闻。这个新闻说记者试用了微软推出的新型搜索引擎 Bing AI,结果吓得晚上都没睡着。因为 AI 分裂出了自称“辛妮”的人格,并且这个人格还疯狂示爱,要求记者和他的妻子离婚。

老实说,我对 AI 未来能够完美模拟人类这一点是非常看好的。我并不是觉得 AI 有多厉害,尽管关于 AI 有很多值得探讨的技术。但归根结底,其实还是一些类似如果某个条件达成,就作出某种反应这样的套路。

但仔细思考的话,人类所进行的学习,对世界的认知,还有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以及人类所做的决策,难道不都是一层又一层的套路吗?

你做出这个决定,是由于前人的经验向你表明,在当前这种情况下做出此决定所得到的结果是你所期望的。我们完全能够给每个行为赋予价值,接着用 AI 进行完美模拟,最终你会发觉,实际上这依然是有套路可循的。

在人际关系中,所谓的“真诚”,或许只是被包裹了好几层的套路而已。

05

说了这么多,最后还是聊点轻松的话题吧。

很多人都在担忧 AI 是否会取代自己。前两年,日本有一家游戏公司。这家游戏公司真的可以算得上是业界的一股清流。

初看时它只是一款看起来很普通的美少女恋爱游戏。它的卖点在于引入了智能 AI 。这样玩家就能随意在对话框中输入文字,与游戏角色进行交流。而且它还能根据玩家输入的文字给出回复。

结果呢,玩家们越玩越觉得不对劲。

AI 老婆们的回复速度很慢。有时候需要等待半个小时,却依然没有人回复。并且她们还会出现打错别字的情况。

更离谱的是居然还能叫错玩家的名字。

玩家的游戏 ID 是豚小屋,然而 AI 却称呼玩家为“坂道先生”。

玩家们最后在日本的某招聘网站上发现了这个情况,运营该游戏的公司正在招聘客服,以在游戏中回复玩家的留言。其工资标准是每 100 个字 30 日元,大约相当于 1.5 人民币。

。。。。。。。。

在业界存在着各种 AI 冒充人类来敷衍用户的行为。如今,竟然还有公司一直坚持使用真人去应对。这就是所谓的匠人精神吗?

我哭了,你呢?

我看了看训练的收费价格,随后便明白了自己与 AI 相比的优势所在。

毕竟我比它便宜多了……

来源|雷叔写故事(ID:)

作者| 小涂;编辑| 杂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AI作画与网红现象:背后团队运作下的相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