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画-华爱学校-华爱学校郫都区
最近很火的AI绘画,好像在画一些很新的东西。树下帅气回眸的小狗,被画成了动作暧昧的奇怪猛男。
拍毕业照的可爱妹妹,被AI画成了人马传说。
〓图源:微博网友“皇甫钢柱”
在绘画软件上进行操作,只需上传一张照片,接着设定一些关键词,过不了几秒,你就能够获得一张属于自己的二次创作图。
但在结果揭晓前,你很难揣测,在AI眼中,你到底是人是狗。
AI绘画,还有什么惊喜是我不知道的?
网友们为了弄明白自己在 AI 眼中究竟是什么样的存在,纷纷开始行动起来。
父慈子孝,一直是AI擅长的绘画题材。
上一秒还是为爱犬遮风挡雨的肌肉猛男,下一秒养父直接变生父。
〓图源:小红书用户“谢宇川川”
虽然品种有点对不上,但仍不失为一种惊喜。
这位幸运网友在 AI 的作用下,收获了一个好大儿,这个好大儿既深情又不失狂野。
〓 图源:微博用户“Z白鹿”
网友表示很感动,他觉得如果不是因为 AI,那么他或许一辈子都不会知晓家里的猫是多么依赖他的。
这份深沉的爱少说也有一百五十斤。
虚构亲情乐此不疲,对于真正的亲情又视若罔闻。
同事怀着满心的期待把亲子照上传了。AI 给了 4 个选项。这 4 个选项都没有能够把伦理关系理清。
当然,AI的想象力也不是全然无迹可寻。起码,能量是守恒的。
这位姐妹呢,她失去了一只狗,然而她却拥有着一双全宇宙最为强有力的大腿。
〓 图源:抖音用户“清欢YO”
这届世界杯,没她可惜了。
还有网友发现,AI似乎对撒狗粮的朋友,态度都不算友好。
AI笔下的情侣照,大多没有什么“好下场”。
可爱的情侣合照,化身卡通狮。
〓图源:微博用户“名场面All”
捂嘴感动的新娘,变成了斜目微笑的肌肉男。
〓图源:微博用户“小侠说”
甜蜜的亲吻画面里,无中生了一位第三者。
〓 图源:微博用户“名场面All”
这张最离谱。麦田中原本浪漫追逐着的爱人,现在直接变成了裸奔的野人。
https://img2.baidu.com/it/u=1857590980,1593881026&fm=253&fmt=JPEG&app=120&f=JPEG?w=735&h=500
〓图源:微博用户“你一点都不可爱”
而AI,一边对着爱情嗤之以鼻,一边对着四菜一汤创作欲爆棚。
真的很想问一句,A老师您没有创作瓶颈吗?
〓图源:微博用户“兔子爱战哥”
A老师说,没有。
真让人忍不住说:谢谢你,人工智障。
全网都在狂欢,但很少有人知晓,那看似“智障”的 AI 绘画,实际上早已在艺术领域取得了极为惊人的成果。
可以说,一个全新的智能时代正在来临,它以 AI 绘画作为开端,像潮水一样迅速地席卷着。
AI绘画元年,正式到来?
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一场艺术博览会上,不久之前,有一幅名为《太空歌剧院》的作品,它勇夺了数字艺术类别冠军。
这幅画气势很宏大,笔触也很细腻,很有法国象征主义画家古斯塔夫·莫罗的那种风采。不过,唯一存在的问题是:这幅画的创作者是 AI。
〓《太空歌剧院》组图
今年,有一幅名为《埃德蒙·贝拉米画像》的 AI 画作,它在佳士得拍卖会上拍出了 40 多万美元的高价。
AI 的表现令人惊艳,这让艺术圈受到了很大的震动。很多人都惊呼,AI 绘画的元年已经到来了。
在众声喧哗中,AI技术的运用在人文艺术领域大爆发。
一些成熟的 AI 画作,其建筑场景具有恢弘感,人物刻画也很细腻,甚至超越了人类画师。
〓日本网友@tarte《失落的黄金城》
〓@阿文《一片向日葵花海在星空下闪烁》
〓非洲赛博朋克巫师
AI 绘画好像已经能够把艺术作品中最微妙的“氛围感”给捕捉到。
在这组以“带有狭长走道的迷宫般老城市建筑”为主题词的作品中,破败的街道是狭长的,它笼罩在憔悴的黄昏之下,向着那不知名的远处不断地延伸着,从中透出了几分带有伤怀意味的诗意,很难说这仅仅是由色块交叠而产生的结果。
〓来自@Web3天空之城
这样令人惊叹的AI艺术作品,到底是如何被“画”出来的?
在AI绘画中,“提示词”十分关键。
社交软件上,有无数人在交流关于“驯服”AI 的技巧,并且还总结出了绝对不会翻车的提示词。
〓图源:小红书用户“丝丝Sisi”
有朋友很快发现,他们试遍了“必不翻车”的关键词,然而还是过不去这个坎。
〓图源:小红书用户“果子”
https://img2.baidu.com/it/u=1532471890,2834268757&fm=253&fmt=JPEG&app=120&f=JPEG?w=823&h=500
毕竟,AI绘画,真没你想得那么容易。
想让AI画一只猫,首先要让它理解什么是猫。
人类看来,这是个极为简单的问题。然而,让 AI 学会认猫这件事,曾一度让全世界的 AI 科学家都感到棘手。
2012 年,吴恩达和 Jef Dean 这两位大名鼎鼎的 AI 大神进行了一场实验。这场实验是空前的,他们联手行动。他们使用了 1.6 万个 CPU 来训练一个深度学习网络,这个网络在当时是世界上最大的。他们进行这个实验的目的,是让 AI 理解上面提到的问题。
什么是猫?
他们当时使用了 1000 万张猫脸图片,这些图片来自某处。1.6 万个 CPU 持续工作了 3 天,最终得到的模型是一个猫脸,不过这个猫脸非常模糊。
今天是 10 年之后。AI 已经具备了理解某种异次元生物的能力,这种异次元生物就是“中世纪铠甲骑士猫”。
AI 绘画的基本原理没有改变。它通过大量学习来实现,能够识别绘画中的对象以及风格。
调教出一张合格的 AI 画作,需要学习模型先收集成千上万张图片素材,接着从中提取关键信息,然后还要经过反复的参数修改。
AI 作画过程中需要引用大量素材,于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随之而来。
使用经过调教的 AI 来进行作画,这算不算对前人作品的剽窃呢?并且,当这种通过模仿而形成的画风越来越逼真的时候,人类艺术家的创作是否会面临被替代的危险呢?
2016 年香港巴塞尔艺术展期间,研究者将 CAN 创作的作品混入了展区。调查问卷的结果表明,超过一半的观众无法分辨出 AI 和人类的作品。
要知道,这些都是审美水平相当高的观众。
当AI可以乱真,艺术家的价值在哪里?
许多艺术家和画师经过长时间的临摹、练习与思考,才构建出具有个人辨识度的题材与风格。然而在 AI 面前,这些努力仿佛变得毫无价值。借助对莫奈作品的深度学习,电脑能够在 1 分钟内生成一张“莫奈式”的作品。
人类艺术家一直苦苦探寻的艺术奥秘,在 AI 这里仅仅是由 0 和 1 构成的字符串罢了。
而且,AI不需要思考、不需要休息、不会闹脾气……
AI 正在替代人类,这已不再是一种假设,而是所有人类艺术家都面临着的现实难题。
艺术已死?别说的太早
比起AI导致的失业问题,有些人的忧虑更加深远:
AI会杀死艺术吗?
实际上,艺术被宣告死亡,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照相机发明的时候,就有人讲过类似的话:“人仅仅按了一下按钮,而机器就把所有工作都完成了。” ;在照相机被发明之际,就已有这样的说法:“人只是按了一下按钮,随后机器就完成了全部的工作。” ;照相机发明之后,就有人说过:“人只是按了一下按钮,机器就把所有的工作给完成了。”
〓摄影作品《莱茵河2号》,拍卖价433万美元
照相机仅需 1 秒钟的曝光时间,就能够创作出比所有画家所创作的影像都更逼真的影像。
当然,后来的事情我们知道,绘画并没有消亡。
对于AI替代人类的忧虑,AI绘画厂商的创始人曾经回应:
我认为艺术家并不仅仅只是图像的产生者。艺术通常是和故事以及情感相关的。然而,AI 是没有故事和情感的。AI 创作的影像的叙事是来源于使用它的人的。
贝壳是来自大海的,然而大海并不是造物者。美石是来自川河的,可是河流并非孕育者。这套系统没有创造的能力,不过美却可以从其中产生。
“AI绘画本质如同行云,它并无任何主观的意愿。”
人工智能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就如同画笔之于绘画、钢琴之于音乐那样,只是一种创造的工具,并非创造者。它的创造潜力是由人类如何使用它来决定的。
人工智能公司称,其旗下的 AI 绘画工具 DALL-E 吸引了众多艺术家,这些艺术家来自 118 个国家,人数达 3000 多名。
这些艺术家似乎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当机器取代工人的时候,存在着一种人不会面临失业的情况,那就是操作机器的人。
参考资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