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928 发表于 2025-2-15 20:32:01

广州工业投资连续三年两位数增长,高新技术产业营收突破1万亿大关

初春的广州,以其温暖而充满活力的氛围,永远让人期待已久。

最新数据显示,广州市工业投资已连续三年实现两位数增长,高新技术产业营收成功突破1万亿大关,新品质产能发展加速。气象意义上的春天和工业中的新春天在时间和空间的维度上交织在一起。

1月9日,工人在广州北二环改扩建工程6标钢加工厂焊接墩钉钢筋笼 / 新华社记者刘大伟摄

工业是城市的坚实支柱,只有站起这颗坚硬的支柱,城市才能真正在发展的浪潮中担起包袱。继蛇年第一个工作日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成功召开后,今天(2月6日),广州高质量发展大会也隆重召开。

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是现在时。当前,广州正在通过科学规划加快建设“12218”现代工业体系,一系列目标和实践正在结合国情和地方能力,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握住“定位”方向盘

自互联网兴起以来,技术浪潮以汹涌澎湃的势头持续推动全球进步。今天,我们站在另一个关键的历史关头,见证了技术和工业的第二次爆炸。

科技与工业的繁荣与交汇,是时代赋予广州的又一次机遇。今年年初,广州提出要坚持先行、制造业为主,以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为基础,加快构建“12218”现代工业体系。

广州市委书记郭永航在广州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表示,建设“12218”现代工业体系是广州的一项战略举措和关键行动,也是一场赛跑、耐力赛、接力赛。我们必须充满信心,抓住机遇,保持诚信和创新,做出长期贡献,在重塑全球工业版图中勇攀高峰,积蓄能量后加速实现新的辉煌。

“12218”现代产业体系将 7 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细分为 15 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并将这些战略性产业集群根据产业基础和成熟度细分为新兴支柱、战略引领者和特色优势三大类。

目前,这15个战略性产业集群总收入已达4万亿元,近三年年均增长率为7.5%。超高清视频和新型显示),战略性产业集群总规模超过6万亿。

广州计划用五年时间重点构建“12218”现代工业体系 / 来源:广州日报

一个城市的支柱产业往往会吸引很多人的关注。新兴支柱产业的发展是广州市新旧动能转换稳步推进的过程。

在广州传统的“三大支柱”中,汽车是重中之重。广州市统计局在解读 2024 年广州市经济运行情况时表示,“由于燃油车比重较大,汽车制造业仍处于较低水平。不过,在“以旧换新”推动汽车销量增长的带动下,广州汽车月产量在四季度出现逐月回升。

不同的城市发展将演变出不同的产业转型升级路径。从实际角度来看,在燃油车时代,深圳也采取了政策支持汽车工业的发展,但当时并不是很成功。虽然广州汽车工业的基础一开始还挺薄弱的,但后来进行了机制创新,使汽车工业轰动一时。如今,在新能源汽车和燃油车的交替中,深圳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表现不俗。

车市竞争仍在朝着白热化的方向发展,城市之间的战斗远未结束,还会有更多新的维度进行战斗。

据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广州车企小鹏汽车领跑新势力销售榜单,1月交付量突破3万辆,彰显了其在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核心技术领域持续投入后的竞争力。

摄影:小鹏汽车 / 南风窗记者 郭佳良

面对转型的阵痛,广汽集团再次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今年 2 月,广汽正式宣布换届领导班子,冯兴亚接任广汽集团董事长一职。他曾表示,无论是产品体验还是技术,广汽都将在 2027 年进入全球第一阵营。与此同时,广汽集团也加快了对外合作,去年年底与华为签署了深化合作协议,希望打造全新的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

据国内新能源汽车负责人介绍,电动化和智能化是汽车行业竞争的两个阶段,其中高水平自动驾驶将是最后阶段。另一位创始人也表示,目前无人驾驶的技术路线仍然严重依赖严格的规则,AI 的泛化能力不足。

政策创新驱动企业发展

这座城市的政策环境对自动驾驶企业来说非常重要,事实上,中国自动驾驶领域的很多政策创新都是率先在广州实施的。

广州一直非常具有前瞻性。早在 2017 年,广州就开始布局智能网联汽车,并在自动驾驶领域创造了多项“国家第一”。例如,它是第一个城市......发放载客测试证,率先在中心城区主要道路开展路试,率先向自动驾驶研发企业发放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率先开展自动驾驶出租车商业示范运营

去年年底,广州的两家自动驾驶公司文远知行和 Pony.ai 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对他们来说,新一轮的竞争即将开始。从城市来看,逐渐升温的全球自动驾驶赛道和日益成熟的自动驾驶产业链,为转型过程中的广州汽车制造带来了新的机遇。

Pony.ai 在香港国际机场完全无人值守 / 来源:Pony.ai

在最近披露的经济数据中,有很多细节值得我们关注,比如2024年广州的年度汽车零部件投资和电子产品制造业投资将分别增长32.6%和20.8%。

从广州最新的经济数据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传统支柱产业升级中的诸多亮点——电子产品制造业增长4.8%,其中已形成强大规模效应的超高清视频和新型显示产业增长7.5%。

在人工智能时代,显示行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种新型显示技术的发展,有力推动了数字经济和科技创新,是广州重点发展的新兴支柱产业之一,也是重要的新型质量生产力。

此外,广州石化制造业增长5.2%,较前三季度提高2.7个百分点,其中布局全球、全链条发展的化妆品行业自2024年以来一直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实现47.4%的附加值增长。

2024 年广州市经济表现 / 来源:广州市统计局

广州化妆品行业年产值超过1000亿元,居全国首位。在广州,68% 的化妆品龙头企业已经引入了智能生产线。

对于城市来说,建立新的产业供应链关系需要时间。古人曾说过,“不破,就受不了”,这句话也适用于城市发展周期。老城复兴的过程是打破旧的规则和秩序,重建新的制度和结构。熊彼特的“创造性破坏”也从经济学的角度为城市循环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除了上述新兴支柱产业外,生物医药与健康、软件与互联网、智能装备和机器人等行业也在广州的产业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长期的技术沉淀、完整的产业链、大批专业人才的汇聚,使广州在这些领域展现出强大的优势。

未来,随着“12218”现代产业体系的不断推进、政策扶持的不断加大、市场需求的稳步增长,广州的这些优势产业必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成为城市前进的坚强支柱。

未来行业的“竞赛”

随着我们进入 2025 年,全球经济的脉搏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跳动。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前瞻性创新至关重要。广州绝不是一个迷茫的城市,它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挣扎在哪里。

广州明确提出,在“12218”现代工业体系中,定向发展目前规模相对较小,但未来发展空间较大、具有较强赋能和带动作用,为其他行业提供基础要素支撑的五大战略性主导产业,即人工智能、半导体和集成电路, 新能源与新能源储能、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等。

说到未来技术,人工智能是必然的话题,是工业革命的重要驱动力。虽然我们继续关注这些 AI 工具的“创造者”,但还有更多人关心如何成为它的“应用者”和“决策者”。

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正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其应用场景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大,广州已成为创新和实践的最佳之地。目前,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先行区内有超过 10 万家各类企业。

人们参观小鹏飞行汽车航海者X2 / 新华社记者赵定哲摄

广州正在加快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试验区,丰富拓展人工智能服务新场景,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例如,去年年底,广州公司 SIE 发布了国内 PCB(印刷电路板)行业首个全栈式自主研发的全场景 AI 模型,大大提高了从接单到备产的效率,并显著减少了人工失误带来的质量问题。在广州著名的纺织服装行业,智晶科技也在让AI大模型渗透到设计、面料筛选等多个产业链环节,真正用AI赋能。

今天,城市正在争夺未来的产业。事实上,在很多“无人区”,广州早就走在了前列。就过去一年火热的低空经济而言,广州的数据引人注目,航空航天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6.3%,民用无人机产量增长 2.9 倍。

近日,央视《跨年科技大展》——“中国科技创新节”共设8个领域,涉及广州的4项科技创新成果达到4项,分别是海洋、月球、低空经济和脑机接口。其中,总部位于广州的亿航智能是全球第一家在 eVTOL 行业拥有三全证书的公司。

EH216-S 无人驾驶飞机在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会议上展出 / 来源:亿航智能

去年,全球最大的飞行汽车工厂小鹏汇天正式开工建设,这是全球第一家利用现代化流水线进行大规模量产的飞行汽车工厂,将用于生产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空母舰”的飞行体部分,规划年产能为10000辆。此外,广州着眼未来,持续加强车能跨界融合、智慧交通和低空经济。

引领新潮流,广州一直在努力奔跑,在这个过程中会不会有引领新的行业和颠覆性的独特创新?未来,更多的创新力量将不断涌现,继续改写全球经济和城市发展格局。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数据的变化——该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附加值,它反映了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发展。

2024 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9.8%,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61.3%。

广南联络专线“永青”盾构机刀盘吊装下井 / 新华社记者刘大伟摄

回顾前两年,2023 年该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增加值占经济总产出的 13%,而 2022 年为 12.6%。

随着数字技术的赋能,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得到了深入推动。广州的传统产业占比较大,为工业数字化提供了巨大的市场规模。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良好融合,可以改变传统产业的性质,大大提升传统产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走中国特大城市发展之路

我们的城市将如何发展是一个永远不会失败的命题。广州一直是一个非常富裕的城市,而身处其中的人有这样一种非常直观的感觉,它似乎没有单一的“标签”。

多元化的创新之地,拥有商贸科技的力量、时尚之都等,这些都是广州。最典型的例子是,广州上榜的独角兽企业有24家,位列全国第四,全球第九。这些独角兽不仅来自科技行业,还来自农业、物流、餐饮等各个领域。创新在各个领域随处可见。

例如,Shein、 等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模式创新,带动数以万计的消费工业企业焕发青春。还有《简爱》、《乐和》、《钱姨》等,已经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新活力不断迸发,实体经济稳步推进,对外开放迈向更高层次,多元魅力始终是广州韧性的支撑。坚韧、稳定、活力等等,这些词经常被用来形容广州。

在全球 55 个一线城市中,只有广州堪称千年商都。它是中国唯一一座 2000 多年来没有中断对外贸易的商业城市。从商业之都到科技先行者,广州就像一台长期运行、复杂的超级机器,在经历了各种离奇的历史变迁,遭遇越来越多不确定的事件后,这座城市早已不为所动。

1月27日,游客在广州越秀西湖花卉市场合影 / 新华社记者邓华摄

广州的优势不仅在于大家津津乐道的积累和决心,还在于这座城市的千年历史,以及血管中流淌的“包容”和“敢为天下先”的性格——它不仅能承载历史的重量,还能接受许多新事物。科技的力量日新月异,文化的魅力经久不衰,两者的融合非常蓬勃。

在过去的一年里,广州在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研究网络(GaWC)的最新排名中位列世界一线城市第22位,并呈现出强劲的上升势头,在全球城市体系中连续多年攀升,创下了广州榜单历史上的纪录。

如何走中国特大城市发展之路?广州要证明这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使命。

广州作为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也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2024年9月,国务院批准《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为广州赋予广州“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核心功能,这是更高的使命和责任,肯定了广州在全球先进制造业竞争力上不断提升的,也鼓励广州在“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中进一步充分释放资源优势和创新潜力。制造大国”。

1月17日,在广州动车组深圳动车组,维修人员对“复兴”牌智能移动卧铺列车外观进行检查/新华社记者毛思谦摄

同时,“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载体”的核心功能也是更好地推动广州完善现代工业体系,实现世界先进制造的飞跃。

今天,广州正在利用自己的规划经验和成果,在更大的视野和格局上规划精致的未来。在最新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动态细节。

2024年,广州市新注册经营主体超过60万家,同比增长11.6%,新注册数量和增速均居全国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首位。

截至去年底,广州市“四喜”企业超过4.8万家,同比增长14.6%;共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54家,其中2024年新增106家;全年新增外商投资企业8445家,同比增长27.4%,企业培育培育成果不断显现。

广州天河路商圈 / 来源:广州日报

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数据无疑是商业环境最重要的试金石。人流、流物流、资本流从个人的自由意志汇聚到广州激流澎湃的洪流中。

“一线城市容不下身体,三四线城市容不下灵魂”,这种关于城市的讨论,在春节期间经常被讨论。这句话并不新鲜,但仔细观察还是挺有意思的。广州是一个均衡的城市,在这里你可以努力工作,感受城市的活力,用心吃每一餐,享受每一天。

在新的一年里,祝福广州,实现高质量、温暖的增长,谱写广州中式现代化实践的新篇章。

作者 |南风窗记者 润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州工业投资连续三年两位数增长,高新技术产业营收突破1万亿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