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928 发表于 2025-4-8 01:51:38

为什么生女儿都不高兴-生个女儿高兴啥-女儿高兴的说说

“今天我可以不写作业吗?”

“今天的辅导班能停一次吗?”

“今天能带我去动物园吗?”

“今天我可以多玩一会儿电子游戏吗?”

......

六一儿童节马上就要到了

这是属于孩子们的节日

然而

一些为了仪式感而举办的“联欢会”

被当成礼物送给他们的“课程礼包”

还有以“完成一篇日记”为代价的出游......

把好端端的节日变成了“任务交付日”

儿童节

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为了一场联欢会

提前一个月天天练

刘女士的女儿如今 5 岁多,正处在上幼儿园的阶段。前些日子,孩子放学回家后讲道,在“六一”儿童节的时候,幼儿园将会举办联欢会,小朋友们需要表演集体舞蹈,老师邀请她参与其中。

刘女士认为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对其成长有益,女儿自身也表现出跃跃欲试的样子,于是她同意了并鼓励女儿要认真练习、好好表演。但令刘女士未曾料到的是,没过多久,女儿的情绪从兴奋转变为了不耐烦。

原来,幼儿园几乎每天都会组织那些要表演节目的小朋友进行训练。渐渐地,女儿在晚上回家之后就开始表达自己的不满了。

https://img0.baidu.com/it/u=2164561270,3234452316&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66

四五岁的孩子,与大人不同。他们的耐心和专注度相对较差。每天都重复练习的话,他们很难一直坚持下去,并且也会很快失去新鲜劲儿。刘女士这样说道。

过了几天,女儿对参加集体舞蹈表演愈发不耐烦了。女儿说:“妈妈,儿童节是我们小孩的节日呀,为什么要让我们给大人表演节目呢?我不想参加了。”看着女儿小脸皱成一团,刘女士担心若同意女儿退出,会让女儿养成遇到困难就半途而废的习惯,所以继续鼓励女儿坚持一下,还陪着女儿练习。

其实让孩子们多参加集体活动是挺有意义的。然而,一个幼儿园小朋友的舞蹈节目却要练习将近一个月,这把小孩子原本的喜欢变成了烦恼,这难道不是本末倒置吗?刘女士说,现在孩子一提过儿童节,不是高兴,而是发愁。

借儿童节推销课程

50多节美术课成了礼物

六一前夕,悠悠妈妈在家长们的微信群里看到了“迎六一抢课节!”这样一条广告。原来,附近的一家美术培训机构在进行“六一”促销活动。

促销优惠具有吸引力。单人报名的话能获得 3 次正价课。2 人组队报名,每人可获得 6 次或 16 天正价课。5 人组队报名,每人可获得 12 次或 32 天正价课。“团长”能够得到电动牙刷、儿童行李箱、小米电吹风等礼品。有家长把这条信息转发到群里,打算拉其他家长一起参与。悠悠妈妈看到后非常心动,她果断决定组团报名。一共花费了 9000 多元,她心里虽然有些不舍得,但是一想到这是给孩子的儿童节礼物,就觉得反正孩子也需要,所以也就不那么心疼了。

妈妈回到家后,一脸神秘地对悠悠说:“妈妈给你送了一份儿童节礼物。”悠悠听了这话,满心期待地开始猜测:“是我一直想要的那套火漆印章玩具吗?”“是我期盼了很久的那个玩具化妆盒吗?”“还是上回在果果家里看到的那个抓娃娃机呢?”

妈妈告诉她,礼物是为她报了五十多节美术课。悠悠的脸色突然一变,接着便号啕大哭起来,说道:“我在过节呢,为什么一定要给我报课呀?你送的这个礼物,我不喜欢!你得给我退了!”

记者注意到,“六一”节成为了培训商家的狂欢节。“六一”有优惠大“放价”的情况;“六一”的课程一直嗨不停;还有“六一”的感恩大回馈等。各类课外培训机构的广告到处都是。在“六一”前后报名的,有的打折降价,有的赠送课程,有的赠送礼品。很多家长受到诱惑,给孩子报了课程。因此,便有了这份不受欢迎的儿童节礼物。

游园有“条件”

写作文还要做笔记

“六一”儿童节时,孩子们放假了。然而,家长们却没有假期,仍需正常工作。因为没办法在家照顾孩子,也没有时间带孩子出去玩,所以家长们就只能通过留作业、让孩子做卷子的方式来给孩子过节。

乐乐的爸爸妈妈都是朝九晚五工作的上班族。“六一”节时,若是工作日,爸爸妈妈就得去上班,家里就只剩年迈的奶奶了。奶奶最多能陪他在小区里散散步,其他娱乐活动,奶奶是力所不能及的。然而,活泼好动的孩子不明白这些。所以,爸爸妈妈会给乐乐安排一整天的学习任务,数、语、外各一套卷子。做完这 3 套卷子后,这一天就过去了。今年的“六一”是星期四,要是不出意外,又要通过做 3 套卷子来度过“六一”了。乐乐满脸愁容地说:“好不容易才放假,却还要在家做卷子和写作业,真的好累啊!”

二年级的苒苒也是同病相怜。每次过节的时候,大人都会带她出去玩。并且必定会给她布置一项任务,那就是回来以后要写作文。整个游玩的过程必须要详细地记录下来,这样到了晚上写作文的时候才会有充足的素材。

“五一”假期,妈妈带着苒苒前往植物园参观了食虫植物展。这原本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情。然而,妈妈给苒苒带上了本子,让她把所看到的每一种食虫植物的模样画下来,同时还要在旁边记录下这种植物的特征。苒苒看到这些神奇的植物,心中十分欣喜。她希望能多看一些,多听听关于这些植物的故事。然而,她带着写作任务前来,光顾着记录,一个小时才看了三四种植物。在这个过程中,她还不停地被妈妈教导,这里画得不对,那里写得不好。当她想要再去温室二层看看那些热带植物时,却发现已经没有时间了。

晚上归来后,依据白天的记录来写作文。苒苒由于年纪还小,写作水平存在局限,写出的内容如同流水账一般。于是,妈妈耐心地教导她怎样才能写得生动有趣。在这一天,虽说说是放假出去游玩了,但苒苒认为,这只不过是换了一种方式来进行学习罢了。

“六一”即将到来,妈妈已经制定好了计划,打算带苒苒去参观文物展,在观看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回来之后按照惯例写作文。苒苒对这个假期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期待。

儿童的节日

让儿童自己说了算

https://img0.baidu.com/it/u=3103420492,4115162299&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67

“六一”儿童节本是除春节外孩子们最为期待的节日。然而,文艺汇演活动一浪接一浪,消费行为名目繁多,这让孩子们不开心,也让许多家长不堪重负。

举办活动来欢庆“六一”,这是一件好事。然而从庆祝的形式方面来看,那些复杂且盛大的文艺表演以及文体比赛,真的能让孩子们感到快乐吗?

每年都有人调侃,“六一”文艺汇演不知是为谁而演。孩子们需挤出休息时间进行排练,老师在忙完教学后还要忙着准备节目。家长们不但要准备服装道具,跟进彩排,做好后勤工作,还得充当“气氛组”的观众。经过这样一整套流程后,表演的人和看节目的人都感到很疲惫。

有些做法打着庆祝节日的旗号给孩子增加兴趣课程,这只是商家用来营销的噱头。有些家长也以此为乐,比如“你的儿童节神秘礼物是——名校密卷一套!”他们甚至会拍下孩子从惊喜到失落的表情,全然不顾孩子的情绪,然后将其发布在短视频平台上。

带孩子出游后要求写作文、日记的情况更为普遍。带着学习目的参观博物馆、游览公园等是很好的寓教于乐方式。“六一”这天,孩子们很想彻底放松。游园参观时若还要想着晚上回去的作文、日记该怎么写,那这一天就过得不轻松了。

去年“六一”儿童节时,有一条新闻登上了热搜。新闻内容是幼儿园摆了 37 桌,邀请 420 个孩子吃席来庆祝“六一”,网友和家长都纷纷点赞。原来,在安徽亳州的一家幼儿园,他们没有组织文艺表演等庆祝活动,而是通过“摆席”的方式,为孩子们准备了一大桌美味的食物。这样做非常好,没有任务的压力,孩子们能开开心心地过儿童节。孩子们不用进行排练,老师和父母也都更加轻松。

换个角度去思考,或许孩子并不需要那种具有特别“新意”的过节方式。他们的要求其实并不高,一方面是能够尽情地玩耍,另一方面是能够得到陪伴,仅仅这样就已经足够了。

“六一”的时候,可以问问孩子们他们自己的想法,让他们能够痛痛快快地过个节。

你叫的网约车安全吗?

监制 |唐小山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什么生女儿都不高兴-生个女儿高兴啥-女儿高兴的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