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大枣-中药大枣和食用大枣一样吗-中药大枣的功效与主治
如今,枣已遍布世界上至少 48 个国家。近年来,社会在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提高。粮食安全问题变得日益凸显,“药补不如食补”这一观念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并深入内心。枣及其加工制品兼具食用和药用价值,其市场发展空间随之不断增大,并且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目前,经统计我国枣的种植面积达到了 1800 万亩,年产量大约为 800 万吨。1000 万亩水稻的年产量大约是 800 万吨,所以枣的年产量相当于 1000 万亩水稻的年产量。枣的产值超过了 1000 亿元。由此可以看出,枣不仅是一种药食同源的作物,还能对主粮作物起到有益的补充作用。同时,枣对于全面贯彻落实大食物观和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以及助力产区群众增收致富、推动乡村振兴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枣具有重要的营养、保健及应用价值。对这些价值进行研究、开发及利用是很有意义的。
目前,枣按照果实的用途主要被分为四大类。一类是制干枣,像新疆的若羌灰枣、骏枣等,还有河南的新郑大枣、灵宝大枣等。二类是鲜食枣,例如陕西的冬枣、山东的梨枣等。三类是蜜枣,比如湖北随州蜜枣、广西梧州蜜枣等。四类是酸枣,像野生酸枣。
近年来,在对中药材种植企业、中药炮制非遗传承人、中医世家传承人等进行调研走访时,发现了一个共性问题,即当今入药的大枣没有药效。这给广大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疑惑和顾虑,同时也给我们的科研育种工作提出了新的命题。所以,让大家深入了解枣的古今用法是非常重要的。
古代,陆佃的《埤雅》把枣分成了枣和酸枣。酸枣是用仁来入药的。从小枣当中选育出个大、果肉细腻且酸甜可口的,就是大枣,大枣主要是以整个果实来入药和食用的。《汤液本草》有记载:“大枣,主要是滋养脾气,补充津液,增强意志。存放三年的陈枣,其核中的仁,主要用于治疗腹痛……”这说明当时的枣核中有仁,古人用来入药和食用的是有核有仁的枣品种。
https://img2.baidu.com/it/u=783271898,1587498320&fm=253&fmt=JPEG&app=138&f=JPEG?w=800&h=1067
唐明时期,孙思邈的《千金方》里将枣分为大枣和生枣两类,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也有这样的分类。大枣可以经常食用,因为它能补中益气。而生枣“多食令人热渴气胀”,所以不能长期服用。若要长期服用是有讲究的。《神农本草经》有记载,大枣若被当作服食之物且每日食用,宜先用水将枣煮两三沸,过一小时左右将枣捞出,再用饭甑蒸熟。这样处理后,其味甘甜美味,性质平和,能够多服且久服,也不会生热。由此可知,在古代,枣就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和大众补品。
近 30 年里,人们对食物营养的需求变得日益精细化。枣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还有独特的药用价值,既能鲜食,又能干食,具备保健等多种用途,因此逐渐成为驰名中外的滋补美容佳品。然而,枣存在一些品种缺陷,比如果实小,容易裂果,含仁率极低,萜类等有效药用成分不足,并且枣疯病横行还会导致毁园。
2. 着力开展突破性新品种的培育事宜。
一是以“大果、抗裂果、无核、易脱皮”为干制枣的育种目标,针对现有的灰枣、骏枣等主栽品种开展遗传改良工作,培育出了一批简便化的“粮食枣(干制枣)”优良品种,使红枣能够作为主粮的有益补充,进而走进普通百姓的餐桌。
一是围绕“抗裂果、含仁率高、有效药用成分含量高”的药用枣育种目标,对现有的枣种质资源进行梳理;二是对这些资源进行精细评价;三是开展创新种质研究;四是培育出一批药用枣新品种;五是用这些新品种代替当前的“粮食枣”品种入药。
一是以“大果、抗裂果、口感酥脆”为鲜食枣的育种目标,二是运用倍性育种等现代育种技术,三是利用分子育种等现代育种技术,对冬枣进行遗传改良,从而加快新一代鲜食枣新品种的培育工作。
四是围绕以下育种目标:氮素利用率高、矮化、抗枣疯病、高产。选育出了一批良种,包括砧木用和酸枣仁用良种。这些良种破解了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等传统枣产区枣疯病横行所导致的毁园难题,助力了枣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纠错】
关闭
您可以提出关于个人信息的建议意见,我们会尽快进行处理和解决,感谢您的支持。
姓 名
手 机
Eamil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