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物流企业有哪些-物流大型企业有哪几家-物流大型企业有多少家
2024年中国物流企业50强名单出炉。单从50强数量分布上看,上海、北京、杭州仍是前三名。
不过,今年“强者愈强”的这种格局出现了松动。上述三个市的 50 强数量,与去年相比都有所减少。
内蒙古曾经因为缺乏运费和运速优势,导致购物常常不能包邮,今年有企业入围 50 强;新疆曾经因为缺乏运费和运速优势,导致购物常常不能包邮,今年也有企业入围 50 强。
20 强出现了变化。去年,杭州、西安、天津的企业曾在其中。而如今,这些企业已不在 20 强之列。取而代之的是武汉的企业、太原的企业、济宁的企业以及宜宾的企业。
现如今,物流不断加速,处于洪流中心的物流企业也日新月异。
这一名单背后,我国的物流格局将会发生怎样的改写呢?是强者一直强大下去,还是后来者能够超越前者呢?
图片由AI生成
【1】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了名单,今年的物流企业前四强和去年的情况相同。
来自上海的是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来自福建的是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来自广东深圳的是顺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来自北京的是京邦达贸易有限公司。
不过,与去年巨头制霸的情况相比,近些年四强之间的物流业务收入差距有所减小。
远洋海运的业务收入是 3318.73 亿元。去年的业务收入是 5759.4 亿元。今年的业务收入相较去年大幅下滑。但它仍旧占据第一位。
厦门象屿位居第二,今年其物流业务收入是 2754.21 亿元,去年是 2690.74 亿元,今年比去年有小幅提升。
顺丰的物流业务收入为 2511.28 亿元,守住了第三的位置。不过,与去年相比,它约有 100 亿的下滑。
京邦达位列第四,在四强当中,它的物流业务收入增量是最多的。今年其物流业务收入达到了 1666.25 亿元,相较于去年增加了 292.23 亿元。
我国物流三强的物流业务收入差距,去年是 3138.6 亿元,今年缩小至 807.45 亿元。
去年,顺丰物流作为第三名,其业务收入接近第 4 名京邦达业务收入的两倍。今年,两者之间的差距缩小到了 845 亿元。
前排断层弥合。
把视线进行拉长,就能够发现,我国在今天的物流格局方面,在区域上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
上海有 4 家,位列数量前三名。
https://img0.baidu.com/it/u=4097793295,3866960843&fm=253&fmt=JPEG&app=120&f=JPEG?w=744&h=500
很明显,那时,以北京为代表的华北地区是我国物流业的领跑者。
“包邮区”的江浙沪一共占据 11 个席位,其中浙江有 2 家企业在榜。它的数量只有北京的一半。然而,在这个时候,江苏和上海之间的情况还算平分秋色。
今年的 50 强企业中,上海的数量最多,十年过去了,有 11 家。北京占据 6 席,位居其次。浙江有 4 家,排在其后。
物流强省(直辖市),早已易主。
大刚观察制图
【2】
十年前的局面是北京一市独大,而现在的情况是物流企业在东部和西部的分布越来越平均了。
上海在物流企业的数量方面,呈现出后来居上的态势。然而,近些年来,却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在 2022 年到 2024 年期间,上海市物流 50 强企业的数量分别为:14 家、12 家、11 家。
2014 年相比,江浙沪的整体情况不太乐观。在 2014 年,数量排名全国第二的江苏,仅 2022 年有 1 家企业上榜 50 强,并且已经连续两年未上榜了。
今年的物流20强中,也不见浙江企业的身影。
江浙沪“包邮区”的垄断格局开始出现变化,曾经不被视为“包邮区”的一些地区有了逐渐崛起的态势。
今年物流 50 强企业里有两张新的面孔。其中一张面孔属于来自新疆乌鲁木齐的中国石油昆仑物流有限公司。另一张面孔则属于来自内蒙古包头的包头钢铁(集团)铁捷物流有限公司。
过去,新疆和内蒙古地区由于地处偏远。在运费方面,它们没有优势;在运速方面,也没有优势。因此,一度被列入“不包邮地区”,这就导致网络购物时需要自行承担运费。
现在,这两个自治区常常因为物流不便而被调侃。如今,它们已经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物流名企。
包头钢铁(集团)铁捷物流有限公司在 2022 年入围了全国物流企业 50 强,其排名是 47 。今年它再次入围,并且排名上升到了 43 。
中国石油昆仑物流有限公司的势头更为凶猛。
前三年的 50 强名单里都没有它。今年,它以物流业务收入 203.3 亿元的成绩亮相,并且在全国排名第 22 名,成绩十分优异。
不仅如此,在 10 年前,四川、广西、陕西、云南等西部省份都没有物流强企。而在近两年,这些省份陆续有企业出现在物流 50 强榜单上。
今年,四川宜宾甚至有一家企业入围了全国20强。
东降西升已是明显趋势。
不过,江浙沪是靠着“三通一达”等民营企业而崛起的。而近些年,西部地区上榜 50 强的物流企业,多数依然是以国有企业为主。
【3】
https://img2.baidu.com/it/u=1875577753,3759922048&fm=253&fmt=JPEG&app=138&f=JPEG?w=800&h=1067
再来看大型物流企业在各市的分布情况。
前 20 强内,宜宾有 1 家。
大刚观察制图
中部地区今年有 2 家企业进入 20 强。在 2014 年的时候,中部仅有河南能源集团国龙物流有限公司这一家企业在榜上。
今年有 2 家中部企业上榜。其中,位于山西太原的华远国际陆港集团有限公司排名第 14 位。与去年相比,它前进了 10 个位次。
去年,华远国际陆港集团具有独特的表现。它首次登上榜单,就获得了全国第 24 名。
来自武汉的湖北交投物流集团有限公司今年排名第17。
湖北交投物流已经连续五年上榜 50 强。它完成了排名的再进位,2022 年位居全国 29 位,比前一年前进了 5 个位次。今年比去年又前进了 12 个位次。
除了在名次上的表现优异,这两家公司的物流收入进步同样亮眼。
今年,华远国际陆港集团的物流业务收入是 373.57 亿元,湖北交投物流集团的物流业务收入是 300.25 亿元,这两个收入较去年都增长了一倍,实现了翻番。
事实上,这也是武汉近年首次有企业入围20强。
近年来,武汉的现代物流业一直保持发展态势。
本地领军企业有湖北交投物流集团,20 强中的其他企业也在武汉进行了布局,比如:
京东要建设华中物流基地。
在此情况下,中远海运港口武汉有限公司成立。
2021 年,中国远洋海运的远洋冷链新零售供应链产业园在武汉东西湖区开始动工建设。
2022 年,厦门象屿与湖北搭建了一个供应链服务平台,名为楚象供应链集团。该集团在武汉经开区举行了揭牌仪式。
2023 年,顺丰丰泰这一顺丰控股的全资子公司,其华中区域总部在武汉青山区落地。
更早之前,顺丰已经在邻近武汉的鄂州投资建设了花湖国际机场。
该中心在武汉正式开工建设。
事实上,西部地区物流强企增加,这反映了全国物流的普遍趋势;中部地区龙头企业布局增加,也反映了全国物流的普遍趋势。曾经的垄断格局已不再,物流企业分布正趋向平衡。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