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属于什么大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考公考编岗位
专业概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属于管理学范畴,它是公共管理类下设的专业之一。仅从其名称就能直观感受到,这是一个融合了很多学科与领域的专业。该专业学生必须熟悉环境经济与管理活动规律以及我国环境政策及有关法规,这是必备素养。这一专业的综合性特征很明显。它就像一座知识的宝库,里面包含了多个领域的精华。
举例而言,自然科学基础有助于学生去理解并解决与公共事业相关的技术问题,像公共交通设施的优化设计以及能源资源的合理配置等。并且,扎实的工程科学技术知识背景,会在他们处理公共工程项目时给予有力的支撑,例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与管理。经济学基础能让他们洞察公共资源的分配情况以及利用效率。管理学基础赋予了他们组织公共事务的能力,也赋予了他们协调公共事务的能力。
从社会发展角度而言,社会在不断进步,公共事务也日益繁杂。在此情况下,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持续增加。该专业所培养出的是综合性人才,他们能够在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以及企业的相关岗位上起到重要作用,从而为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贡献自身的力量。
专业学什么:
这个专业的课程体系比较复杂,具有广泛涉猎各学科知识的特点。它有英语、政治等基础性的必修课程,能为学生奠定语言和政治素养基础。该专业的学生还需深入学习很多专业性极强的课程。
https://img2.baidu.com/it/u=3950641563,117237161&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34
微观经济学课程引导学生去探究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并且分析在市场机制下资源的配置效率。宏观经济学把视角拓展到整个经济体系,对经济总量的变动规律以及政府宏观调控的策略进行研究。管理学原理课程把基本的管理理念、原则和方法传授给学生,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管理思维和决策能力。政治学课程能让学生知晓政治制度,知晓政治行为,知晓政治过程,从而为他们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给予理论上的支撑。
再者,统计学这门课程,虽然从表面上看与公共事业管理的直接关联不大,但实际上为学生提供了严谨的逻辑思维和数据分析能力。以统计学为例子,学生学习数据收集的方法后,能够在公共政策制定中运用数据进行科学论证和决策;学习数据整理的方法后,能在公共政策评估中运用数据进行科学论证和决策;学习数据分析的方法后,可在公共政策制定和评估中运用数据进行科学论证和决策;学习数据解释的方法后,也能在公共政策制定和评估中运用数据进行科学论证和决策。这样就能提高公共事业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就业情况: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一个典型的复合专业,它的就业方向有很多。这些就业方向都很有吸引力。不过,众多本专业的学子还是把进入体制内就业当作首要的就业方向之一,他们一直在努力想办法进入体制内。参加公务员考试,旨在政府部门中谋求职位,为公共事务管理与服务贡献力量;投身事业单位,于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施展自身专业才能;通过选调生途径,以储备干部身份开启职业生涯,为基层发展注入新活力。此外,国企是不少毕业生所向往的。但需要指出的是,有一定数量的国企对毕业学校的层次和声誉有较高要求。这给毕业生的求职之路增添了一定难度。
如果不选择在体制内就业,那么可以尝试去涉足人力资源管理或者企业里的各类管理岗位。比如行政管理岗位、综合管理岗位、市场管理岗位、公共关系管理岗位等,这样做也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但要明确的是,在初入职场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人都必须从基层岗位开始做起,这是一个必经的磨砺阶段。在基层时,他们要熟悉业务流程。在基层时,他们要积累工作经验。在基层时,他们要了解行业动态。这样做是为日后的晋升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时间不断推移,自身能力不断提升,才有机会逐步晋升到更高层次的管理岗位。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实现个人的职业发展目标。
此外,有一小部分学生凭借在校期间所学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相关课程知识。他们成功进入了投行、咨询类的知名公司。比如在业界享有盛誉的麦肯锡、波士顿咨询等。他们在这些公司里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为企业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和战略规划。这也算是一种对口就业。
一部分学生选择继续深造,攻读硕士研究生甚至博士学位。他们期望将来能够进入一些国际组织,像国际海洋法庭、国际劳动组织、电信联盟等。然而,要进入这些地方工作,难度是非常大的。需要拥有卓越的学历背景,同时具备出类拔萃的个人能力,其中有出色的沟通技巧,有敏锐的问题洞察能力,有高效的团队协作能力,还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储备等。
这个专业总体而言提供了比较丰富且多样的就业途径,从表面上看前景很广阔。然而必须承认,真正能够获取到理想任职机会的岗位是相对比较少的。它所学的知识涵盖的范围比较广,可是深度却不够,知识杂而不精是这个专业最大的缺点。考生选择这个专业学习后,要尽快制定清晰的个人目标。要针对性地提升专业技能,提升综合素质。要增强个人竞争力,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争取到心仪的工作机会。
报考院校及建议:
https://img1.baidu.com/it/u=93554929,3689408000&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53
当前,国内的高等教育领域中,有很多院校开设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这些院校包含了不同层级,有顶尖的双一流高校,也有普通的地方院校,种类繁多,这给广大考生提供了较多的选择机会。
在众多开设此专业的院校里,有不少院校的学科实力是强劲的。像复旦大学,它的学科实力就很强;华中科技大学也是如此,其学科实力较为强劲;中国人民大学同样具备较强的学科实力;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科实力也不容小觑;浙江大学在这方面也有着不错的表现。
复旦大学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设在上海医学院。一般而言,从上海医学院该专业毕业的学生,可进入医院的行政科室工作,参与医院的日常管理与运营;也能进入疾控系统,为疾病预防和控制出力。在教学过程中,所学的知识体系偏向医学领域较为明显。这种教学形式很独特,能让学生在拥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知识的同时,对医学相关知识有深入的了解,也能让学生对医学相关知识有深入的掌握。
其他几所院校在教学实力上表现也很出色。像华中科技大学,在 2008 年时就获批成为湖北省唯一的公共管理重点一级学科。该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湖北省的品牌专业建设点,同时还获得了教育部特色专业的称号。这充分体现了它在教学资源、师资力量、课程设置等方面具有优势。
然而,需注意前段时间有消息称,许多学校取消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多样的。一方面,从学科自身角度来看,存在一定问题,所学知识较为分散,缺乏系统性与深度,就像一盘散沙,这在一定程度上致使毕业生就业遭遇困难。一方面,从我国当前的社会环境去分析,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没能和社会需求达成良好的对接。另一方面,因为该专业的就业前景不是很明朗,所以很多学生和家长都不认可它,进而导致了招生方面的困难。
综上所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不是特别推荐报考的专业。然而,倘若考生最终被录取,只要能如前文所述,脚踏实地地提升自己,尽快明确并规划好未来的发展方向,那么这个专业所带来的机遇可能会比其他专业更加丰富且独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