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928 发表于 2025-4-8 12:44:27

蒺藜中药-中药蒺藜用量-中药蒺藜的功效与作用

白蒺藜,也叫刺蒺藜,是蒺藜科植物蒺藜的干燥成熟种子。以饱满且坚实,颜色黄绿的为佳。中医认为,白蒺藜具有祛风活血、明目止痒的作用。因此,白蒺藜是皮肤科常用的一味中药,在治疗白癜风、扁平疣、黑色素瘤等常见皮肤病的方剂中,大多会用到这味药。一些临床报道表明,白蒺藜用于治疗扁平疣和黑色素瘤时,能够让皮肤上的扁平疣整体脱落,也能够让黑色素瘤整体脱落。

传统中医觉得白蒺藜味道辛且苦,性质是微温的,带有小毒,归属于肝经。它具备平肝以及解郁的作用,还能活血和祛风,有明目以及止痒的功效。现代药理学进行研究后知晓,白蒺藜具有降低血压、对抗动脉粥样硬化以及抗血小板聚集、使身体强壮与延缓衰老、增强性能力、有中轻度的利尿等作用。

https://img2.baidu.com/it/u=3759632240,1816271565&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54

白蒺藜具有一定毒性。白蒺藜中毒后,常见的症状有乏力、嗜睡、头昏、恶心呕吐、腹泻、心悸,唇甲及皮肤粘膜会呈青紫色,还会出现猩红热样药疹等。严重者可能会出现肺水肿、呼吸衰竭,并且会因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而导致窒息。因此,本品不宜过量食用,成人单日用量为 6-10g。在这个用量范围内用药是安全的。一旦出现上述副作用,就需要减少用量或停止用药。

现代常把白蒺藜当作降压药以及用于治疗皮肤科疾病,还会用它来治疗白内障和青光眼等眼科疾病。白蒺藜是皮肤科的重要用药,对风疹瘙痒、白癜风、扁平疣等一系列皮肤病都有一定疗效。《本草纲目》记载,将单独一味白蒺藜研成粉末,每天服用两次,每次用白水送服二钱,就能够治疗白癜风。现代药理实验表明,单独用一味白蒺藜来治疗白癜风是有效的,其有效率能达到 81.5%。患者服用白蒺藜浸膏之后,皮肤白斑会出现完全消失或者部分消失的情况。

白蒺藜是治疗外科疮疡疖肿的重要用药之一。《千金要方》记载,用一升白蒺藜烧为灰烬,用醋调和后外敷可治疗疖肿。此外,古代有专门用白蒺藜一味来治疗乳房胀痛、乳岩(相当于现代的乳腺癌、乳腺结节等)的方剂,是将一斤带刺炒过的白蒺藜磨成细末,早晚各用白水送服四钱。《本草汇言》记载了一个方子,是将刺蒺藜一斤(需带刺进行炒制)与干漆二两(进行炒制),都研磨成末,用水调和后制成绿豆大小的丸剂。每到晚饭时以及临睡前服用二钱,此方子可用来治疗恶血积聚和症瘕。该书还记载了一种治疗方法,即使用“白蒺藜五两(带刺炒),百合、川贝各一两(炒)”,将它们共同研成细末,每天早晚各服用三钱,可用于治疗肺痈、肺痿导致的咳唾脓血且气味秽恶的病症;同时还记载了用“刺蒺藜八两(带刺炒),牡丹皮三两(炒),当归身四两(炒)”,将它们共同研成末,制成蜜丸,早晚服用,以此来治疗“瘰疬脓溃不干”的病症。上述记载充分显示古代中医常以白蒺藜(刺蒺藜)治疗各种肿瘤类疾病。

https://img0.baidu.com/it/u=3300375697,1832618710&fm=253&fmt=JPEG&app=138&f=JPEG?w=800&h=1067

白蒺藜可治疗腹水。古代中医称白蒺藜能“主水结浮肿,气膨喘满,黄疸脚气等疾”。现代研究表明,白蒺藜具有利尿作用,对腹水患者有一定疗效。笔者近期治疗一例黑色素瘤患者,其下肢出现浮肿,使用白蒺藜后,下肢水肿明显消退。蒙古族有个经验方叫“三味蒺藜散”。此方剂由白蒺藜 250 克、冬葵果 150 克、方海 150 克组成。将它们研制成细末。每次可以用水煎或者直接冲服 3 至 4.5 克。每天服用 2 至 3 次。可用于治疗湿热下注所导致的小便热痛。

白蒺藜有降血压的作用,同时也有一定毒性。因此,低血压患者应慎用,孕妇也应慎用。其他患者在使用白蒺藜时,要注意监测血压,观察副作用。若出现血压降低或其他不耐受的副作用,应减少用量或停用白蒺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蒺藜中药-中药蒺藜用量-中药蒺藜的功效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