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928 发表于 2025-4-8 21:43:16

洋务运动思想-洋务运动推动思想观念的近代化-洋务运动在思想上的作用

内容提要

国家领导人指出,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做到学史明理,因为明理是增信、崇德、力行的前提。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其一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其二为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学史明理,就需要借助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感悟思想的伟力,提升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的政治自觉。

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

国家领导人强调:要教育引导全党领会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和世界的深刻改变,感悟其真理力量与实践力量。中国共产党历经诸多艰难困苦,通过不懈的奋斗,创造出了辉煌的业绩。我们党所创造的每一项辉煌,都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引息息相关,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伟力。学史明理,需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要去感悟马克思主义所蕴含的真理力量以及实践力量。

十月革命响起一声炮响,把马克思列宁主义送到了中国,为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也给他们提供了全新的选择。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人学会马克思列宁主义之后,在精神方面就从被动状态转变为主动状态。“由被动转入主动”的第一步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接着是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然后是中国工人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在中国人精神从“被动”转向“主动”的过程中,这些大事最终汇聚成了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即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诞生了。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了,它激活了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所创造的伟大文明,让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拥有勤劳质朴的人民,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在历史上曾经长期处于世界前列。然而,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却遭受了几乎亡国灭种的灾难。究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西方列强的入侵,另一方面是封建统治的腐朽。这决定了中华民族面临两大历史任务,一是谋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完成这样的历史任务,就如同一场大考。在辛亥革命之前,太平天国运动未能取得成功,洋务运动未能取得成功,戊戌变法未能取得成功,义和团运动未能取得成功,清末新政也未能取得成功。惟有 1921 年成立的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成功。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掌握了锐利的思想武器即马克思主义。它明确自身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通过团结动员中国人民,激活了中华民族这个古老民族内生的强大精神力量,改变了中国社会一盘散沙的局面,凝聚起亿万中国人民为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强大力量。

https://img2.baidu.com/it/u=3206597857,1670519087&fm=253&fmt=JPEG?w=500&h=557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一直秉持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这让一直期盼改变自身命运的中国人民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我们党的百年历程,其一是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程,其二是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程。党的初心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我们党在顺境时能以无私无畏的博大胸怀和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科学精神践行初心使命,在逆境时也能如此。党以“愚公移山”的模范行动感动人民大众,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从而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能够让我们认识世界,能够让我们把握规律,能够让我们追求真理,能够让我们改造世界,它是强大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为中国建设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为中国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从而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马克思主义的命运与中国共产党的命运紧密相连,与中国人民的命运紧密相连,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华大地上得到了充分检验,它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华大地上得到了充分贯彻,它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华大地上得到了充分彰显。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始终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我们便能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也能创造伟大的奇迹。

系统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

理论源自实践,并且在实践中得以丰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这一认识论原理同样适用于马克思主义自身。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产生了深刻的改变,而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也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过程中深刻地认识到: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必须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党的理论创新的主旨在于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过程中明白,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需要学习的,然而必须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融合。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我们需要‘本本’,但一定要对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予以纠正。”遵义会议之后取得长征胜利,接着在思想理论尤其是哲学方面,对党内长期存在的教条主义历史教训进行总结。在与抗日战争初期王明教条主义的斗争过程中,毛泽东同志于 1938 年召开的党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这一命题是我们党在思想理论上的重大觉醒,为党既坚持又发展马克思主义指明了方向。

中国共产党人是完全的辩证唯物论者,他们深刻地明白“实践、认识,接着再实践、再认识,这种模式,循环往复没有尽头,并且实践与认识每一次循环的内容,都逐步地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毛泽东同志在开始领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时候提出马克思主义要和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这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认识。实践是处于持续发展状态的。我们党在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的过程中,解决了历史问题之后,会迎来新的时代课题。要持续解决新的时代课题,就必须持续推进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需要在我们党引领中国人民开展的伟大实践中得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也需要在我们党引领中国人民开展的伟大实践中得以丰富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风雨仍能风华正茂,重要原因之一是持续推进理论创新。需明确,我们党的理论创新从未脱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与发展方向,始终坚持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方向。国家领导人指出:“一百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统一,并且坚持培元固本与守正创新相统一,从而不断开辟出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理论之所以具有生命力,就在于创新,这里的创新指的是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统一以及培元固本与守正创新相统一的这种理论创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需要深化对以下理论品质的认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同时,要系统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

https://img0.baidu.com/it/u=3924520261,1834750676&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707

学懂弄通做实国家领导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国家领导人强调:要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进程,深刻学习领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要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变革进程,深刻学习领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要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要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指导实践;要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推动工作。

国家领导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属于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也属于 21 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并且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取得的最新成果。

国家领导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与时俱进的发展,从而开辟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国家领导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具有指引作用,是行动的指南。需将党史学习与理论学习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以及推动工作相融合,以更自觉的态度运用这一思想来指导解决实际问题,促使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的动力与实际效果。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加深对党的历史的理解,加深对党的理论的认识,做到知行合一,切实提高把握大局大势的能力,切实提高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切实提高推进实际工作的能力,切实提高把握大局大势的水平,切实提高应对风险挑战的水平,切实提高推进实际工作的水平。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

《 人民日报 》( 2021年04月30日 17 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洋务运动思想-洋务运动推动思想观念的近代化-洋务运动在思想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