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商业学校-海南省商业学校有什么专业-海南省商业学校招生简章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记者 张宏波蔡青松在微信朋友圈里给自己写的个性签名是“把一切平凡的事做好即不平凡,把一切简单的事做好即不简单”,这也是他 16 年厨师生涯的感悟。
四方的饮食之事,不过是一碗“人间烟火”罢了。即便能够烹饪出各种味道,厨师也只是一份平凡且简单的职业。蔡青松对此深有体会。然而,在与锅碗瓢盆、柴米油盐相伴的这些年里,身为农村人的他凭借着一颗坚守质朴的心,依旧在案板上用心地切下每一刀,在铁锅中全力地翻动每一勺,通过点滴的积累练就了一手过硬的厨艺。
时光不会辜负有决心的人。蔡青松缔造了一个个不凡且不简单的故事,他达成了年轻时许下的心愿,那就是把自己烹饪的琼菜端上国宴的餐桌。在创新琼菜方面,他先后研制出了 50 多道新式菜品。为了传承琼菜,他收了 108 位徒弟。蔡青松凭借着三尺灶台烹制出了千百种美味,也走出了一条专属于他的“舌尖”之旅,并且他还获得了 2024 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蔡青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本人供图
初心:让自己做的琼菜被端上国宴
蔡青松是海南东榕餐饮有限公司行政总厨。他在餐饮一线奋斗了 16 年,有着诸多高光时刻。2020 年,海南省烹饪协会授予他“中国琼菜特级大师”的称号,他还参加了中国(海南)国际热带农产品冬季交易会海南农产品烹饪创新大赛,并荣获“最佳创意金奖”。2021 年,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他“全国餐饮业技能人才”的称号,以及年度“金厨奖”。2023 年,他成为海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蔡青松印象最深的是他正式成为厨师的那一刻,那也是理想成真的一刻。他对烹饪的兴趣可回溯至童年。1989 年,蔡青松出生在海南定安的一个农村家庭。虽日子不富裕,但几代人同住,一家人很是和睦。家人们围坐一起吃饭的画面,深深印在蔡青松儿时记忆中。
蔡青松。记者 张宏波 摄
奶奶总是在厨房里忙碌,她是家里的“大厨”,捞叶炒鸡肉和定安猪脚煲是她的拿手好菜。如今回忆起来,蔡青松脸上依然带着笑容。从给做菜的奶奶帮忙开始,他逐渐对做菜产生了兴趣。7 岁时,蔡青松跟着奶奶开始学做饭,经常在厨房里,到了初中就成功地接过了家里的“掌勺权”。一道道美味的家常菜被端上了饭桌,全家人吃得特别有滋味。这使得蔡青松体会到了愉悦的感觉,也获得了成就感,于是他从事烹饪行业的理想便在此刻萌生了。
2008 年,蔡青松听从内心的意愿,进入海南省商业学校学习烹饪专业。在这期间,因为举办大型活动,他来到琼海博鳌的一家酒店帮忙。他干活十分勤快,深受酒店厨师的喜爱,没过多久就正式入职了。毕业后,蔡青松依然在这家酒店继续学习制作粤菜。恰逢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举行,接着,蔡青松作为年会欢迎宴会的服务保障人员,站在宴会厅外。他从门缝中望着一道道美味佳肴被端上餐桌,那时候的他仿佛找到了人生的方向,他心里想着:“总有一天我要让自己做的琼菜也能被端上国宴的餐桌。”
蔡青松。记者 张宏波 摄
https://img2.baidu.com/it/u=934563147,3842520774&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67
决心:让琼菜走出海南发扬光大
当时一起工作的部分粤菜厨师对蔡青松的“雄心壮志”并不看好。他们认为琼菜不够精致,不像粤菜那样色香味俱全。尤其在那个时候,很多大型活动的宴会菜单上,几乎都是粤菜,而没有海南菜。但蔡青松却持有不同的看法,他表示琼菜是海南的特色文化,作为海南人,他一直坚信琼菜能够走出海南。
他为了能尽快提升厨艺,从择菜、洗菜以及切菜这些基础功夫开始练起。每天下班后,他会把自己关在厨房里钻研厨艺。对于同一个菜品,他会反复做很多遍,去品尝其中的细微差别,并且持续不断地进行改进,一直到自己满意为止。随着时间的积累,蔡青松逐渐熟悉了每种食材的特点,也掌握了每道工序所需的火候。蔡青松的厨艺进步得很快,他先是从学徒开始,接着成为了炒菜小弟,然后又晋升为厨师,最后成为了厨师长……
博鳌亚洲论坛 2010 年年会上,一位外国贵宾有品尝海南当地特色主食的需求。临时接到任务的蔡青松烹制了一道特色琼菜,即“捞叶海鲜炒饭”。这位外国贵宾吃完这道菜后,其随身秘书特意找到蔡青松,并转达了外宾的肯定。但知道的人很少,蔡青松烹饪这道菜的灵感是源自他的奶奶。他说:“我对捞叶特别有感情,因为奶奶的拿手菜就是捞叶炒鸡肉。”
外宾的认可给予了蔡青松很大的鼓励,这也让他坚定了要将琼菜发扬光大的决心。蔡青松为了把琼菜做好,抽出了时间,每年会有两趟环岛之行,跑遍了海南的各个市县。每当到达一个地方,他都会去拜访当地的琼菜大厨,向他们学习技艺,并且详细地了解当地特色美食的烹饪手法和技巧。
蔡青松在学习技艺的过程中,摸清了海南各地的食材特点。他知晓定安的红土种出来的花生特别好,东方种出的红豆特别好等等。这些年来,在蔡青松的脑子里,存储了一张关于海南食材的地图。
蔡青松在制作菜品。本人供图
创新:研制新式琼菜品种50多种
每天到了饭点的时候,三亚亚龙湾的东榕美食广场红沙大排档就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聚集在此。其中有一道菜叫“捞汁硬货海鲜”,几乎每桌游客都会点这道菜。而这道“捞汁硬货海鲜”是蔡青松创新出来的琼菜中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海南海鲜的品质很不错,近些年来生腌海鲜变得特别流行。基于健康方面的考虑,我将生腌转变为了“熟腌”。把鲍鱼、虾蟹等海鲜进行煮熟处理后,使其冷却至冰凉状态,接着用海南本地的辣椒调制出捞汁并进行腌制,味道十分酸辣甜,得到了许多游客的喜爱。蔡青松如是说道。
蔡青松介绍,琼菜取材以海南特产为基础,以鲜活为主要特点,既注重原汁原味,又能将甜酸辣咸等味道兼收并蓄,讲究的是清淡。然而,对于众多外省游客来说,却并不合他们的口味。琼菜若要走出海南,其菜品就需要进行创新,在保留本土韵味的同时,要更加契合大众的需求。
蔡青松创新的兴隆胡椒焗东山羊。本人供图
https://img0.baidu.com/it/u=2127496739,2982043888&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53
以海南文昌鸡为例,琼菜通常的做法是白斩。然而,我们进行了创新,制作出了“无骨风沙鸡”,这种鸡是先腌制后再进行烤制,味道十分美味。说起自己对琼菜的创新,蔡青松话语不断。再拿东山羊来说,一般的做法有白切、红烧、干煸等。但经过研究,我用海南胡椒调制卤水,先将整块羊肉卤熟,然后改刀切块,最后进行焗制,就这样做出了一道“兴隆胡椒焗东山羊”。
蔡青松的创新灵感常常来源于生活里的发现。有一回,他打算创新地烹制四角豆,然而却一直被摆盘的问题难住了。他知道四角豆通常是用大火炒熟的,可他却想把它做成凉菜,可是无论怎样摆盘都觉得不好看。直到有一天,他站在餐厅的窗口,望见了远处的山,这时灵感便突然涌现出来。之后,他把四角豆摆成了山峰的形状。
这些年,蔡青松研制出了红油牛杂煲,有 50 多种。他还研制了红油猪大肠,也有 50 多种。同时,他研制了卤水菜,同样有 50 多种。此外,他还研制了红豆扣肉,也是 50 多种。这些新式琼菜品种既延续了琼菜的新鲜风味,又融合了更多元化的口味。
蔡青松创新的菜品。本人供图
匠心:授课收徒传承琼菜技艺
2016 年,蔡青松达成了自己年轻时立下的心愿。他凭借琼菜技师的身份,再度参与到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服务工作中。并且,他把琼菜呈现在了国宴之上。
我已经工作 16 年了。我最为自豪的事情是能够将琼菜呈现在国宴上。我现在最大的心愿是,琼菜能够走出海南,迈向全国,走向世界。蔡青松这样说道。
想让琼菜得到发扬光大并非易事。蔡青松清楚地知道,仅凭借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琼菜既需要创新,也需要传承。自 2016 年起,他在业余时间前往海口、三亚等地的中专学校,为烹饪专业的学子们授课。从改刀、用料等技艺方面,到食材的选取,蔡青松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徒们,逐渐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的琼菜技师。现在,我拥有 108 个徒弟。他们都在餐饮行业里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为餐饮行业贡献着力量。蔡青松这样说道。
蔡青松参加中法美食之夜活动。本人供图
近年来,蔡青松为了提升琼菜的曝光度,积极参加全省乃至全国的各大餐饮行业职业技能赛事,他获得了“金厨奖”“青年名厨”等众多荣誉,把琼菜推到了全国舞台的重要位置,也让更多人品尝到了琼菜的味道。
厨师行当看似平凡简单,而蔡青松在这里书写了一个不平凡且不简单的故事。蔡青松表示:“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对我来说,既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责任。这份荣誉,是对在餐饮业默默耕耘了 16 年,始终坚守初心并且努力创新的厨师的最大肯定。”
蔡青松在去往北京参加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表彰大会的前一天,依然在厨房中忙碌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