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928 发表于 2025-4-11 23:02:15

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危害-青少年沉迷危害网络的例子-青少年沉迷危害网络的原因

数字化信息技术在不断发展,网络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之一。很多人都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那就是如果没有网络,他们就会没有安全感。

网络的发达带来了诸多好处。一方面,它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能够节约某些资源和成本,还缩短了时空距离。然而,另一方面,网络的触角已经延伸到了生活的各个角落。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沉迷于网络,进而出现了网瘾问题,这引发了一系列的后果,引起了家长、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关注和担忧。

网瘾的危害。

青少年过度使用手机和互联网,会容易荒废学业。同时,也会影响健康,引发诸如近视、失明、颈椎病等各种疾病。而成瘾性网络游戏、邪恶动漫、不良小说、互联网赌博等不断涌现,会造成一些青少年沉迷游戏,出现行为失范的情况,还会导致价值观混乱等问题。这些都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学习进步和身心健康,甚至会引发人身伤亡、违法犯罪等恶性事件。

青少年存在网络游戏沉迷现象,当下最为紧要的是去探寻其深层次的动因以及找到应对的措施。

网瘾形成的原因

1、网络形成了新的社交方式。

网络的出现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缩短了。正因为有了网络的出现,地球才被称作“地球村”。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人际交往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网络游戏的出现,它作为一种刺激性很强的媒介,为青少年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虚拟交往的“场所”,体现了新型的人际沟通方式、互动方式甚至教育方式。

人的需要是行为产生的起始点,同时也是人的行为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最初动力。社交作为一种基本需求,促使青少年越来越依赖于虚拟的网络世界。

从心理机制方面来看,网瘾的出现与青少年处于的那个特殊的心理发展阶段有着紧密的联系。从心理机制角度而言,网瘾的产生和青少年所处的那种特殊的心理发展阶段是分不开的。从心理机制来讲,网瘾的形成与青少年所在的特殊心理发展阶段存在关联。

青少年时期,个体心理发展或许会有一些矛盾。例如,因为心理尚未成熟,且交往经验和交往技巧有所欠缺等,所以青少年在交往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自闭与防御的情况,也可能会有自卑的表现,还可能出现交往恐惧以及自我中心等问题,并且他们的心理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此时,青少年需要获得他人的认可。他们的身份认同需要在与外界的互动过程中得以确立。自我认知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外界的印象与评价所给予的。

网络的虚拟性为青少年提供了构建理想自我和重塑自我的机会,且在很大程度上做到了这一点。他们能够用更多细节来描述和展现自我。通俗来讲,网络给他们提供了建立“人设”的条件,较好地满足了一些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满足的需求,比如成就需求、自主需求、团队归属需求等。

3、逃避生活和学习中的压力。

每个人都具备“趋利避害”的这种本能。当前,整个社会都在承受着生存方面的压力,并且青少年在其成长的过程里也会遭遇到学习方面的压力。

https://img2.baidu.com/it/u=2175260434,2919441825&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707

网络的虚拟性能让青少年获得片刻的放松,使他们得以逃避在现实中必须面对的压力。尤其是一些具有社交功能的网络游戏,为青少年打开了释放压力的途径。

4、网瘾的发生还和家庭教育的缺失有关。

研究表明,处于控制型家庭教育模式下的青少年,最容易染上网瘾;处于忽视型家庭教育模式下的青少年,最容易染上网瘾;处于溺爱型家庭教育模式下的青少年,最容易染上网瘾;处于严厉型家庭教育模式下的青少年,最容易染上网瘾。“严厉型”家庭的孩子不善于与父母进行情感交流,情绪会极度压抑。

网瘾的应对

网络信息时代发展得很迅猛,网络上的各种新奇事物不断涌现。网络使用对青少年的发展有着巨大且深远的影响。处在这个时代,不能把网络当作洪水猛兽,不能在孩子出现波动时就完全把责任归咎于网络沉迷,也不能简单粗暴地禁止网络使用。

这要求人们对网络游戏沉迷这一普遍现象进行客观审视。网络沉迷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诸多社会问题和教育病症。

家长首先要确立客观的态度,要正视孩子出现的网络沉迷现象,还要对其做成因分析。如果只是停留在抱怨这个层面,就永远无法解决问题。

从操作层面上讲,可以这样做:

1、注重家庭的陪伴,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很多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是因为缺少父母的陪伴。家庭的影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

家庭的陪伴指向两种努力:一是家长,二是家庭建设。

前者希望家长能够提供高质量的陪伴。在陪伴青少年时,家长要严格自律,远离网络以及其他会让人分心的事务,全身心地专注于孩子的需要,为孩子提供必要的关注和支持。

家庭本身被看作青少年成长的一个重要生态系统,家庭的环境、气息、节奏与每一个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相关,这需要家庭成员之间进行平等沟通、互动以及共建。家长要充分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知晓他们的游戏行为和内容,致力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坚定地成为青少年成瘾行为改变的支持和动力。

从家长和家庭建设方面着手来提升家庭在应对孩子网络沉迷时的基础作用,在多种外部路径当中,这应是最为迫切且最重要的有效路径。

2、提升网络信息素养

家长要和孩子一同持续学习,以此提升自身的网络信息素养。同时,要培养孩子的上网技能,增强孩子的安全防护能力,提升孩子的信息甄别能力等网络素养方面的能力。并且要提高孩子的网络安全意识,让孩子能够学会科学理性地对待网络,并且能够合理地使用网络。

https://img0.baidu.com/it/u=1291439481,4120312995&fm=253&fmt=JPEG&app=120&f=JPEG?w=800&h=1131

3、制定网络使用规则、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

孩子接触网络(游戏)之初,父母要制定网络使用规则。要明确网络使用的时间,明确网络使用的内容,明确网络使用的形式,明确网络使用的场合等,并且要严格执行这些规则。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遵循有限使用原则,遵循选择使用原则,遵循公开使用原则,遵循工具性使用原则,引导孩子,协助孩子建立起良好的网络使用行为习惯,建立起规范的网络使用行为习惯。

4、提升孩子抗挫技能、积极应对压力

目前网络(游戏)和短视频成为了青少年主要的休闲娱乐活动,也成为了他们缓解学业、生活压力以及调节不良情绪的主要方式。这种应对压力和调节情绪的方式较为消极,往往只能在一时取得效果,同时还会带来更为严重的消极后果。

应让孩子学会以积极求助的方式应对压力,学会以放松练习的方式应对压力,学会以运动锻炼的方式应对压力。应让孩子学会以合理宣泄的方式调节消极不良情绪,学会以转移注意力的方式调节消极不良情绪。坚持练习这些技能并在实践中多加应用,有助于减少在压力情景下网络游戏的使用,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5、寻找健康替代、培养孩子兴趣爱好

从对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分析来看,大部分青少年沉迷游戏,原因在于他们要发泄负面情绪,或者是丧失了对日常活动的兴趣。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应多带孩子去尝试健康且有益的线下体育活动以及娱乐活动。这样能增强青少年的现实感,同时减少网络带来的虚拟感,以此转移孩子对网络的注意力和依赖感。还应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比如学习一门乐器,坚持一项运动,或者培养舞蹈、绘画等特长,从而发现和培养孩子多元化的兴趣,满足其心理发展的综合需求。

6、主动获取支持、寻求专业帮助

《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 5 版 DSM-5 和《国际疾病分类》第 11 版 ICD-11 先后将网络游戏成瘾纳入其中,其中一个主要目的是促使科学家、医生以及社会大众对这一问题予以关注和重视。因此,青少年如果长时间被网络游戏成瘾所困扰,且自身与父母的力量无法有效使其康复,那么就需要主动去寻求心理咨询师和专业戒瘾医生的帮助。

济南远大戒瘾中心温馨提示:

济南远大中医脑康医院的戒瘾科,设有自愿戒毒科这一特色临床科室。

医院设置了心理咨询科室以及心理测验科室等配套科室。这里配备了国际上先进的物理治疗设施,同时也有传统中医的治疗设施和方法。病房的环境十分优雅,既整洁又舒适,每层都设有单人房间,并且配备了空调和电视。病区设置了篮球场、健身器材以及台球桌等设施。此外,还设有卡拉 OK 和多媒体室等设施。通过各种形式多样的文娱活动,能够帮助成瘾患者摆脱心瘾,让他们早日康复,回归家庭和社会。

为保证就诊质量,患者请在家属陪同下来院就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危害-青少年沉迷危害网络的例子-青少年沉迷危害网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