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茯苓的功效与作用-中药茯苓的功效是什么-中药茯苓功效作用与主治
茯苓是常见的中药。它对身体健康有显著的保健功效。尤其在治疗某些身体疾病方面能提供很大帮助。作为中药成分,人们喜欢在烹饪时放入一些茯苓。这能有效帮助我们治疗脾虚、心悸失眠等问题。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中药茯苓的作用与功效,希望能帮到你。中药茯苓的作用与功效
脾虚泄泻和带下的情况较为常见。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渗湿,保健效果理想。对于脾虚运化失常导致的泄泻(即拉肚子)和带下等症状,应用茯苓有标本兼顾之效,效果较好。常与党参、白术、山药等配伍使用,相互配合。茯苓还可用作补肺脾的辅佐药,以治气虚。
https://img2.baidu.com/it/u=3316464273,948034701&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67
痰饮咳嗽时,痰湿会入络。肩背会酸痛。茯苓既能很好地利水渗湿,又有健脾的作用。对于脾虚而不能运化水湿,若水湿不能被运化,就会停聚并化生为痰饮之症,茯苓具有治疗作用,且治疗效果理想。可将半夏与陈皮一同使用,也可搭配桂枝和白术。当治疗痰湿入络、渗入经络导致的肩酸背痛时,可将半夏与枳壳一同使用。
心悸、失眠等症
常与人参、远志、酸枣仁等一起配伍使用。
小便不利水肿等症
https://img0.baidu.com/it/u=2974650948,3674655481&fm=253&fmt=JPEG&app=120&f=JPEG?w=800&h=1054
茯苓具有利水渗湿的功能,并且药性平和。它利水却不会损伤正气,是利水渗湿的重要药物。对于各种小便不利、水湿停滞的症候,不管是偏于寒湿,还是偏于湿热,亦或是属于脾虚湿聚,都可以配合使用。倘若偏于寒湿,便可与桂枝、白术等一同配伍;要是偏于湿热,就可以与猪苓、泽泻等进行配伍;若是属于脾气虚,就能够与党参、黄耆、白术等进行配伍;倘若属于虚寒,还可以搭配附子、白术等一起使用。
如果觉得汤药难以下咽,我们还能购买一些现成的茯苓粉来制作美食食用。比如制作茯苓豆浆,我们先要准备一块干净的小布,为防止茯苓糊锅,建议把茯苓粉包裹在小布中,接着用绳子拴住,且不用拴得太紧。豆浆提前打好后放入锅中,接着把准备好的茯苓包放进豆浆里进行熬制,熬制的时间要长一些,以保证茯苓能充分溶解在豆浆里,开锅之后捞出茯苓包就可以饮用了。建议在早上起床后或者午饭后服用,如此一来能够显著提高茯苓在人体的消化吸收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