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928 发表于 2025-4-13 10:22:57

中小企业份额-中小份额企业有哪些-中小企业市场份额

关于印发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若干措施的通知

工信部企业函〔2023〕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以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还有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的各成员单位,以及教育部。

《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的若干措施》得到了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的同意,现在将其印发给你们,希望你们结合实际情况,认真地抓好贯彻落实工作。

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3年1月11日

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若干措施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目的是帮助中小微企业应对当下正面临的困难,进一步推动稳增长和稳预期的工作。重点在于着力促进中小微企业调整结构并增强能力,为此制定了以下措施。

一、进一步推动稳增长稳预期

https://img2.baidu.com/it/u=1491530894,1912644065&fm=253&fmt=JPEG&app=138&f=JPEG?w=994&h=500

强化政策的落实以及给予更大的支持力度。将减税降费、稳岗返还等政策深入地予以落实,切实让已出台的政策措施能够落地并见到成效。依据实际情况对 2022 年底到期的阶段性政策进行优化调整。密切关注中小微企业的运行状况,及时了解中小微企业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深入研究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财政部、税务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以及各地方按职责分工负责相关工作。

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运用支小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推动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首贷、信用贷等贷款服务,增加无还本续贷和中长期贷款,推广随借随还的贷款模式,以实现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的增量扩面。(人民银行、银保监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选择部分重点产业链、特色产业集群主导产业链,这些产业链具备条件。开展“一链一策一批”中小微企业融资促进行动。深化产融对接以及信息共享。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制定专门的授信方案。高效为链上中小微企业服务。促进产业与金融形成良性循环。(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支持中小企业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使其能够参与国家科技创新项目建设,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战略任务。把政府采购工程面向中小企业的预留份额阶段性提高至 40%以上这一政策延续到 2023 年底。落实扩大汽车消费、绿色智能家电消费以及绿色建材、新能源汽车下乡等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持续开展消费品“三品”(新品、名品、精品)的全国行系列活动,并且举办了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同时开展国际消费季、消费促进月等活动。鼓励大型企业以及平台机构去发布面向中小微企业的采购清单,还开展跨境撮合活动,以此为中小微企业开拓更多的市场,创造更多的商机。发展改革委按职责分工负责,财政部按职责分工负责,工业和信息化部按职责分工负责,科技部按职责分工负责,商务部按职责分工负责,国资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做好大宗原材料的保供稳价工作。推动构建原材料重点产业链上下游的长协机制,以达成产业链上下游的衔接联动,从而保障链上中小微企业的原材料需求。对大宗原材料进行“红黄蓝”供需季度预警,密切留意市场供需以及价格的变化情况,灵活运用国家储备来开展市场调节。强化对大宗商品期现货市场的监管,对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打击,坚决遏制过度的投机炒作行为。(发展改革委负责相关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相关工作,市场监管总局负责相关工作,证监会负责相关工作)

加大公共服务的供给并进行舆论宣传引导。国家、省、市、县四级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得以健全,社会化公共服务机构的作用得以发挥。“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以及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被深入推进,从而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优质且更精准的政策宣传解读、咨询、培训以及技术等服务。发挥“中小企助查 APP”等数字化平台的作用,为其提供个性化政策匹配服务,提升惠企政策的知晓率、惠及率和满意率。加大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讲述中小企业的发展故事,深入开展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的第三方评估,营造有利于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宣传部、商务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强化对合法权益的保护。将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有关法律制度切实落实到位,依据法律来保护产权以及知识产权。严格依照《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去执行,把机关、事业单位、大型企业逾期未支付中小微企业账款的信息披露制度予以落实,加大监管力度,增强对投诉的处理。深入开展涉企违规收费的整治工作,构建起协同治理的机制以及联合惩戒的机制,坚决对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行为进行查处。(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资委、商务部等部门与各地方按照职责分工来负责此项工作)

二、着力促进中小微企业调结构强能力

加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培育力度。要健全优质中小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搭建起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的平台,把企业画像加以完善,强化动态管理。整合各种服务资源,让服务专员工作机制得以完善,支持创新专属的服务产品,开展具有个性化、订单式的服务,针对每一家企业制定独特的策略进行精准培育,全力提升培育的质量和效果。中央财政借助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持续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予以支持,同时对小微企业的融资担保业务进行降费奖补。到 2023 年末,创新型中小企业已累计培育 15 万家以上,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累计培育 8 万家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累计培育 1 万家以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依据职责分工承担相应工作)

https://img0.baidu.com/it/u=2477700304,2906235493&fm=253&fmt=JPEG&app=138&f=JPEG?w=498&h=288

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大力实施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携手行动”。围绕重点产业链,举办“百场万企”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对接活动。引导大企业把创新资源和应用场景向中小企业开放。分行业并且分地区开展大中小企业的供需对接活动。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以及安全水平。推动中小微商贸企业开创特色,推动中小微商贸企业打造品质,推动中小微商贸企业树立品牌,促进商贸企业凭借自身规模优势带动小型商贸企业发展,促进商贸企业相互协同进行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科技部、商务部、全国工商联按职责分工负责)

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动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开展科技成果赋智中小企业的专项行动,搭建起创新成果转化的平台,以解决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需求,构建并完善中小企业科技成果的评价机制,进而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提升中小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央财政持续支持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深入推进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专项行动,以此带动众多中小企业去“看样学样”,促使它们加快数字化转型的步伐。同时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进入园区、进入集群以及进入企业。(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科技部、商务部按各自职责分工负责)

提升中小企业的质量标准和品牌水平。实施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质量标准品牌赋值专项行动,开展可靠性方面的“筑基”工程和“倍增”工程,持续推进“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这一活动以及“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以此来提高中小企业的质量工程技术能力和质量管理能力。支持中小企业参与国内外标准编制,也支持中小企业牵头进行国内外标准编制。推广并运用先进标准,以此来提升中小企业的标准化能力。为中小企业提供品牌创建方面的服务,包括品牌培育等;提供咨询评估服务;提供品牌保护服务等。实施“千企百城”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从而提高中小企业的品牌建设能力。(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知识产权局、商务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加强知识产权的运用与保护。开展知识产权创新管理相关国际标准的实施试点工作,将企业知识产权合规管理相关国家标准进行推广,发布针对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运用工作指引,以此来指导中小企业提升知识产权管理水平。持续推进专利开放许可试点工作,做好许可使用费的估算指引以及许可后产业化的配套服务。加大对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将知识产权纠纷的解决机制进行完善,强化知识产权纠纷的行政裁决工作,做好知识产权纠纷的调解工作,推进知识产权纠纷的仲裁工作,开展维权援助方面的公益服务。(知识产权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依据各自职责进行分工负责)

加大对企业人才发展的支持力度。对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进行深入培训,将中小企业职称评审工作进行优化,支持那些符合条件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备案并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深入推进“千校万企”协同创新伙伴行动,从中挑选出一批博士生,让他们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同时实施“校企双聘”制度,挑选出一批专家教授,让他们担任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技术和管理导师,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的咨询指导等服务,以此来吸引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进行创新创业。(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加大对优质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支持力度。积极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进行上市融资,北京证券交易所实施“专人对接、即报即审”的机制,以此来加快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上市进程。充分发挥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以及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的政策引导作用,从而带动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向早期、投向小型、投向创新领域。(证监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财政部按照职责分工分别负责)

促进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加强政策方面的引导以及资源的统筹安排。构建起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的梯度培育体系,将集群的主导产业壮大起来。推动集群内的中小微企业朝着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组织服务机构以及行业专家进入集群,开展咨询诊断方面的服务活动。打通产业链上下游的生产资源与优质服务资源的渠道,提升集群的服务能力。2023 年要培育大约 100 家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此项工作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

各有关部门和各地方需依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行动。要充分施展各级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协调机制的作用。需构建起横向协同且纵向联动的工作机制。要强化组织方面的领导。要凝聚起工作的合力。要进一步对中小微企业进行帮助,使其稳定发展预期并增强发展信心。要共同为中小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提供助力,以实现高质量发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小企业份额-中小份额企业有哪些-中小企业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