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928 发表于 2025-4-13 15:24:51

蜜雪冰城老板是谁-蜜雪冰城的老班-蜜雪冰城老板娘是谁

香港的银行,最近火成了菜市场。

上周小米的市值冲破了万亿。这周蜜雪冰城火爆上市了,吸引了很多人连夜去开户。

特别是蜜雪冰城,不负“雪王”威名。

在公开招股阶段且上市前,蜜雪冰城被疯狂抢购。它创下了 5258 倍的认购倍数,认购金额达到 1.82 万亿港元,直接刷新了香港新股上市的历史纪录。

破纪录这件事已经成为了过去的历史。现在存在着一个更大的疑问,那就是:蜜雪冰城有没有能力打破同行所面临的“上市魔咒”呢?

第一个“魔咒”,昨天业已告破。

此前上市的古茗,它是“上市即破发”,有的甚至首日跌幅达 30%。

蜜雪冰城这边,用 8 个玩偶敲锣举行了“史上最萌上市仪式”,整个过程都在蹦蹦跳跳,让电视主持人在咬牙的同时还得憋着笑;而那边,它以市场表现向所有人宣告“你大爷还是你大爷”。上市首日,蜜雪冰城的股价大幅上涨了 43.21%,市值成功突破了千亿。

但第二个“魔咒”,才是旷日持久的大挑战。

奈雪的茶上市时很风光,茶百道上市时也很风光。然而,它们都没想到会出现“上市即巅峰”的情况。奈雪的茶的市值蒸发了约 270 亿港元,其下降幅度超过了 90%。

蜜雪冰城该怎么十拿九稳地打破该魔咒呢?

答案并不复杂。一是强化已经实现的老故事,二是再讲个大有前景的新故事。

雪王的老故事:草根堡垒,继续震慑同行

蜜雪冰城的创始人张红超在接受《财经》杂志采访时表示:蜜雪冰城要联合全中国那些想当老板的人。还要打造贩卖快乐的基础设施。

快乐的基础,建立于低价之上。

统计显示,中国拥有约 66 万家现制饮品店。其中,绝大多数品牌都集中在 10 元到 20 元这个价格区间。

蜜雪冰城没有选择去触碰那块最大的蛋糕。在 Top5 现制饮品品牌当中,它是唯一一家主流产品定价处于个位数的品牌,并且多数产品的售价仅仅为 2 到 8 元。

只是如今雪王的草根堡垒,已经不像从前那样牢固了。

2022 年初喜茶开始主动放下身段,自此奶茶店掀起了降价潮,9 块 9 喝奶茶已不是新鲜事。茶百道、古茗、沪上阿姨在各自发布的招股书中,都特别提及要深耕下沉市场并抓住低线级城市的机会。

这其中,直接对标蜜雪冰城的甜啦啦,更是深得雪王精髓。

甜啦啦的创始人王伟,之前开了大概六七家麻辣烫店。后来他发现对面的蜜雪冰城每天都有顾客在排队,于是就决定投身于蜜雪冰城。他曾经在安徽蚌埠加盟过 8 家蜜雪冰城店,对于蜜雪冰城的经营方式可以说是非常熟悉了。

甜啦啦从诞生开始,主要有两方面的举措。一方面是复制那些很受欢迎的产品,另一方面是将受欢迎产品的价格压低到像白菜价格一样低。

蜜雪冰城有两大低价爆款,分别是冰淇淋和柠檬水,这些都被甜啦啦直接进行了复刻。霸王茶姬拥有伯牙绝弦,而甜啦啦则有清风茉白,并且甜啦啦的售价仅仅是霸王茶姬的一半。

巩固草根堡垒,这是蜜雪冰城打破魔咒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其上市的主要目的之一。

说直白点,就是要借资本的力量维持低价优势。

蜜雪冰城的价格低,与它在供应链方面的能力有关。早期的时候,蜜雪冰城在供应商面前没有什么话语权,需要给供应商打 80%的预付款,甚至要付全款。之后,随着规模不断增大,蜜雪冰城开始在供应链方面下功夫,这才真正实现了蜕变。

一方面确保了量大有优惠。一杯柠檬水,使蜜雪冰城成为中国最大的柠檬采购商,从而其柠檬采购成本比行业低约 20%甚至更多;另一方面,雪王的损耗和物流效率也极为出色,宣称能够在国内逾 90%的县级行政区划 12 小时内送达,并且 97%的中国内地门店实现冷链物流覆盖。

https://img2.baidu.com/it/u=1007256235,2991708616&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659

然而有雪王作为榜样,喜茶开始下血本,古茗也开始下血本,奈雪的茶开始下血本,茶百道开始下血本,其他同行也都慢慢开始下血本。

古茗在 2016 年开始于云南西双版纳种植台岛香水柠檬。同时,它在浙江诸暨投资 10 亿元建设了原料生产基地。

同行在不断追赶,蜜雪冰城如果想保持优势,要么在供应链效率上提升速度,要么就会因为停滞不前而落后。

本次 IPO 的融资用途中,有 66%的资金主要用于供应链建设。

蜜雪冰城的价格具有独特性,这种独特性是同行难以模仿和企及的。这种想法需要继续深深印刻在同行的脑海之中,让同行明白蜜雪冰城的价格是他们难以效仿的。

雪王的新故事:“彻底干掉”星巴克

蜜雪冰城的招股书显示,到 2024 年 9 月底。蜜雪冰城在海内外的门店数量超过 4.5 万家。它是国内和全球最大的现制饮品企业。并且一举将星巴克比了下去。

蜜雪冰城用 23 年的时间从 1 家店发展到 1 万家店;仅用 4 年的时间就从 1 万家店发展到了 4.5 万家店。

雪球越滚越大,但离天花板似乎也越来越近。

一个是规模的天花板。

蜜雪冰城曾邀请专家依据人口数据进行测算,得出的结论是:最多能够开设 4.5 万家店。

如今,蜜雪冰城在中国内地开设的门店数量达到了 4 万多家。在这些门店中,有 57.2%的门店处在三线及三线以下的城市。

与此同时,其他奶茶品牌并未处于闲置状态。像甜啦啦,在下沉市场的门店数量超过了 8000 家。而古茗则采用“地域加密”的布店策略,在一个区域内密集开设店铺,以此形成规模效应,抵御竞争对手,即便雪王也难以轻易入侵。

这意味着, 蜜雪冰城接下来在国内的扩张绝不容易。

蜜雪冰城对此有清晰认知,在招股书中明确指出:我们的竞争对手,有很大可能已经占据了我们新门店的理想店址。

它取消了区域保护范围。2008 年,蜜雪向加盟商承诺,在 1 - 2 公里的范围内不会有另一家蜜雪冰城。之后,这个距离逐渐缩短,最终变成了现在的“零保护范围”。

好的位置,你不占领,对手就会占领。

随规模天花板一同来的,还有加盟商的赚钱天花板。

网易旗下的“硬核看板”有报道称,蜜雪冰城单店回本周期并非如宣传那般乐观。若门店位置不是那么“旺”的话,都需要大约 2 年时间才能回本。并且,蜜雪冰城的平均单店零售额呈现下降的趋势。

这也是为什么, 一些加盟商开始“抛弃”如火如荼的蜜雪冰城。

且关闭的加盟门店数量逐年增长。

蜜雪冰城必须想办法,稳固广大加盟商对自己的信心。

它的收入主要来源于供应链生意,其中 97%来自于卖给加盟商的“商品和设备销售”。所以有人认为,雪王从事的并非餐饮业,而是制造业。

解决办法之一,可以是以“彻底干掉”星巴克为目标。

蜜雪冰城的门店超越了星巴克,不过其主要依赖的是国内的门店。在海外市场方面,蜜雪冰城的存在感与星巴克相比要远远不如。

但从另一个角度思考,如果蜜雪冰城在海外的被感知程度有了很大的提升,那么它的上限将会大幅度提高。

这几年,蜜雪冰城在积极进军海外。到目前为止,它已经开设了将近 5000 家门店。蜜雪冰城的创始人张红超曾说过:“两美元,能让全球人民吃得好、喝得好。”

东南亚尤其如此,它人口众多,年轻人数量也多,且文化相近,潜力极为巨大。有媒体进行了乐观的测算:当下东南亚的 11 个国家,人口将近 6.7 亿。与国内 14 亿人口相比较,国内有 4 万多家门店,而在东南亚能够开设约 2 万家门店。

https://img2.baidu.com/it/u=1153634216,523367260&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600

蜜雪冰城赴港上市,大概也是想方便杀向海外。

和星巴克更相关的地方,还有蜜雪冰城的咖啡业务。

蜜雪冰城推出的自主品牌是幸运咖,此前人们对它寄予了“5 年内复制出一个咖啡版蜜雪冰城”的期望,然而几年时间过去了,它依然不温不火,根据招股书的说法,咖啡业务在“收入及毛利贡献方面尚不显著”。

有一天,海外收入从不显著转变为显著,同时咖啡收入也从不显著转变为显著,到那时,雪王才算真正地加冕。

雪王的“百年老店”梦,从头开始

昨天,雪王在香港进行了敲锣的活动。它还有小伙伴们一同参与。而它们的老家郑州在三月迎来了飘雪的景象。

有网友调侃,原来是雪王证道取得了成功,进而成为了蜜雪冰皇,难怪会出现天生异象这种情况。

接下来,阶段性证道成功的蜜雪冰城,需要思考如何打破上市魔咒,同时也要思考如何做成一件大事,那就是成为一家“百年老店”。蜜雪冰城于 1997 年成立,其股票代码是 2097,这里面的寓意是很明显的。

打破上市魔咒,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强化供应链,开拓海外市场,开展其他业务。然而,要想成为一家百年老店,更为重要的是树立良好的口碑。

在这方面,过去的雪王做得并不差。

张洪超出身草根。他一开始接触较多的是学生和工人群体。因此,他最初开的店大多开在了城中村以及待拆迁的街边。

对于这些人群的需求,蜜雪冰城最了解不过。

早些年,蜜雪冰城新店开业时,甚至有“买多少送多少”的优惠。

他们曾有过一次短暂的“迷失初心”。在 2018 年喜茶爆火的时候,蜜雪冰城尝试孵化高端店。然而,没过多长时间,就被张洪超叫停了。他表示,店看起来高端了,但原料依然是蜜雪工厂生产的那些,以这样的价格出售就是在欺骗消费者。

但从一开始,蜜雪冰城靠的不只是低价,还靠低价基础上的消费体验。

为了调出好喝的柠檬水,他们把市场上所有的柠檬品种都尝了一遍。为了保持尽量新鲜,一颗柠檬从被采摘下来到被运进工厂的时间不会超过 48 小时。

体验和口碑,还来源于对加盟商异常严格的管理。

这是为了能够持续向加盟店卖出更多的原料和设备,同时也是为了把生意拓展得更大并且能够长久地经营下去。

所以,加盟店的所有物品,都需从蜜雪冰城进行统一采购,就连一个垃圾桶也不例外,通过标准化来防止加盟商自行胡乱折腾。另外,每个店铺都设置了 4 个或者 5 个摄像头,这些摄像头直接连接总部,同时还有众多的市场督导人员,一旦发现违规行为就会直接进行罚款。

只是生意越做越大,口碑管理的难度也将只增不减。

这些年,有一些蜜雪冰城的门店被媒体揭露过这样的情况:篡改开封食材的日期标签,违规使用隔夜的冰淇淋奶浆以及茶汤等。

不少人因为“还要什么自行车”这种心理,原谅了它一两次。然而,如果负面频繁出现,当低价与低质紧密联系在一起时,消费者恐怕就难以进行自我安慰了。

现在离百年老店的目标,蜜雪冰城还是任重道远。

能随时回到创业的第一天,并且始终保持这样的状态,这才是百年老店所应具备的自我修养。

说到底,低价只是优先入场券,口碑才是永久通行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作者:祥燎,36氪经授权发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蜜雪冰城老板是谁-蜜雪冰城的老班-蜜雪冰城老板娘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