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雪冰城老板是谁-蜜雪冰城老板身价多少-蜜雪冰城老板娘是谁
最近两年,县城中茶饮店的数量不断增多。我们的生意虽然还可以,但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因为竞争实在是太激烈了。苏北地区的县城里,蜜雪冰城的店主徐永(化名)看着满街各式各样的茶饮店,言语之间尽显无力之感。他在一千多公里之外,完全没有想到,他所加入的那个品牌正在港股掀起一股资本的巨大浪潮。在上市之前短短的 5 天招购期里,蜜雪冰城的融资认购倍数达到了 5125 倍,最终的认购金额高达 1.77 万亿港元,成为了港股市场新股历史上的“冻资王”。3 月 3 日是上市的第一天,其股价涨幅达到了 45%,达到了 293.2 港元/股,市值突破了千亿。
从理论方面来看,徐永属于巨浪的一部分。他所在的三四线城市,是这家茶饮巨头开始发展的主要阵地,并且还是将其推向浪尖的关键力量。
品牌打着低价标签后一举逆袭到了头部。众多茶饮开始察觉到这个战场潜力巨大。于是战争也就此打响。
三四线城市的大街小巷在这两年有行业头部品牌逐渐聚集。本土品牌也纷纷冒了出来,就像雨后春笋一样。竞争十分残酷,无论是 4 元的柠檬水,还是 15 元的水果茶,以及 20 元左右价位的酸奶,在这些地方都能找到市场空间。
浙江绍兴,同一条街道上的Coco都可、茶百道、蜜雪冰城店铺
数据表明,到 2023 年 12 月 31 日为止。三线及以下城市的现制茶饮店门店密度是每百万人有 273 家店,这比一线城市每百万人 474 家店要低很多。从终端零售额方面来看,三线及以下城市的现制茶饮店市场规模在 2023 年为 960 亿元,到 2028 年将会增长到 2682 亿元,在所有城市线级中增长速度是最快的。
从已上市或提交招股说明书的财报中能够得知,在蜜雪冰城全球近 5 万家门店里,三四线城市的占比为 57.2%。同时,古茗和沪上阿姨在三四线城市的占比也超出了 50%,而茶百道的占比是 43.3%。
现在的茶饮市场竞争极为激烈,定价较低,优惠力度很大,并且还有团购等打折活动,基本上只要不赔钱就已经很不错了。和徐永一样,那些加盟了各家茶饮品牌的店主,成为了不断升级的“价格战”的前沿力量,同时也是压力的最直接承受者。他们亲身经历了所在“小城”的消费观念以及消费习惯的改变,也深切地品尝到了茶饮行业的甜蜜与苦涩。
被打下来的“加盟费”
徐永可以算当地最早接触茶饮行业的那一波创业者。
当时的品牌代理在三四线尚未完全放开。我有在本地开设一家一点点的想法,然而加盟费高达 200 万,并且条件较为苛刻。其条件之一是必须拿下市级代理,而拿下市级代理就需要开设好几家店。
这样的加盟模式有很多。比如我接触的马伍旺(南京本土饮料品牌),它要求将 800 万整体打包给一个人,这个人可以再去找其他人加盟,也就是将其分包出去。并且它还要求同时开设 10 家店以上,这样的投入就要达到上千万了。
那个时候,成本方面是高的。同时,可选择的品牌数量也很少。在徐永的印象里,三年前他所在的城市,饮品方面只有 COCO 等为数不多的几家。基本上,主流品牌对于三四线城市还是不太愿意进入的。
大概三四年前,情况有了变化,县城里的茶饮品牌开始多起来。
品牌为吸引更多人加盟开店,不断放宽要求,不再像以前那么高。如今,茶百道、蜜雪冰城、古茗等主流品牌随处可见,另外一些区域性品牌也开始进入,像江浙沪区域的七分甜就是其中之一。徐永表示。
开店越来越便利,成本也很透明。
一位蜜雪冰城店主向《凤凰财经》透露:开蜜雪冰城需先在网上进行测试。测试通过后,蜜雪冰城总部会派人前来查看选址。选址通过后,大致就可以开店了。整个开店的费用包含加盟费、装修费、培训费、管理费、物料费等,再加上房租,整体成本为 27 万。
蜜雪冰城官网显示,其开店有基础资金要求。需准备 21 万以上的流动资金,这里面包含了加盟费、合同保证金、管理费、培训费、机器设备、首批物料以及装修预估等费用。同时,店铺的净使用面积要在 12 平方米以上。
其他家的开店成本基本也在这一水平。例如,古茗发布了加盟新政策,其开店门槛降低了 5 万元,最低 23 万元就可以开店;茶百道的加盟前期费用最低为 22 万。
自己卷自己
大量加盟店的出现,让竞争变得很残酷。
https://img1.baidu.com/it/u=1805145265,3806016054&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71&h=500
汇生国际资本的总裁黄立冲向《凤凰财经》表达:价格战在茶饮料行业是较为常见的现象。频繁的价格波动使得企业利润被压缩。并且,因为市场上有众多可供选择的品牌,所以消费者的忠诚度相对比较低。而这也进一步加剧了价格竞争。
定价原本就处于较低水平,然而还必须参与品牌的各类优惠活动,这使得店铺在盈利方面面临很大困难,多家茶饮店主都表达了这样的看法。
苦撑一年多后,山东一个县城的蜜雪冰城店主最终选择了关店。
他的店所处地段不佳。冬天时每天营业额仅 300 块,夏天每天约 2000 元。卖得最好的是冰淇淋,然而其成本较高,主要是用于引流,基本不挣钱。他说对面的古茗开了一年后赔钱关店,益禾堂开了三个月也关店了,幸运咖也是如此。
位置较好的地段早已呈现饱和状态。该店主称,自己原本看中了一家铺位,然而最终总部并未审核通过该铺位。没过多久,那家铺位就开了一家店,并且是由区域经理开设的。
蜜雪冰城老加盟商或超级加盟商为了保住核心位置店铺的盈利,担心总部放新加盟商进来,所以只能进行自我加密和自我内卷。
他说缺乏区域保护,我们这里的商业街开了 5 家蜜雪冰城,且这 5 家都是一个老板开的。实际上大部分店并不赚钱,而开这些店只是为了不让竞争对手进入。上述蜜雪冰城店主作出了这样的称述。
蜜雪冰城门店
公开数据表明,2024 年茶饮行业整体闭店的数量超过了 20000 家。单店每天的平均订单量有 18%的下滑。闭店率连续三年都超过了 25%。像古茗、茶百道、沪上阿姨等众多新茶饮企业,它们的门店数量增长速度下滑到了个位数。
《2024 年连锁新茶饮门店发展蓝皮书》显示,高线城市的整体闭店率大约在 11%到 26%之间,闭店率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然而,中低线城市的情况则有较大差异,在那些营业门店数量大于 30 家的中低线城市里,闭店率最高达到了 60%。
一根吸管都有溢价
主战场三四线门店的加盟商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进行搏杀。他们造就了一众茶饮头部企业的“三好成绩单”。
蜜雪冰城在 2022 年度实现净利润 24.3 亿元,同比增长 38.6%;在 2023 年度实现净利润 36.8 亿元,同比增长 51.4%;在 2024 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 33.2 亿元,同比增长 24.1%。古茗在 2021 年经调整利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为 7.7 亿元,同比增长 2.34%;在 2022 年经调整利润为 7.88 亿元,同比增长 2.34%;在 2023 年经调整利润为 14.59 亿元,同比增长 85.15%。这一利润同比增长了 9.98%。
巨大的数额中,包括了很多外界“看不到”的收益。
头部企业赚取的很大一部分是供应链的钱。例如塑料杯子,其成本仅为 2 毛钱,然而卖给我们时却要 8 毛。一根吸管我们的进价是 1 毛,实际上它的成本只有 2 分钱。别看单价不高,但由于量大,所以能赚取不少利润。一位业内人士向《凤凰财经》透露了这一情况。
茶百道奶茶店内的吸管
头部的茶饮企业里,加盟商通常都得从品牌方进行采购。要是被发现有私下采购的行为,就会遭遇包括罚款之类的惩罚。
霸王茶姬多次传出 IPO 消息且在大讲特讲自己的物流与供应链能力。
蜜雪冰城招股书显示,到 2024 年 9 月 30 日这一时刻,蜜雪冰城的年综合产能达到大约 165 万吨。同时,其供给加盟商的饮品食材当中,超过 60%是自产的。
蜜雪冰城在招股书中称:我们的供应链体系规模很大且极致高效,这是维持产品高质平价的关键所在。同时,这也是我们能够跨地域、跨品类进行拓展的有力保障。
2023 年,蜜雪冰城采购了柠檬约 11.5 万吨,奶粉约 5.1 万吨,橙子约 4.6 万吨,茶叶约 1.6 万吨,咖啡生豆约 1.6 万吨。所以,蜜雪冰城能够以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价格采购众多核心原材料。对于同类型、同品质的奶粉和柠檬来说,蜜雪冰城 2023 年的采购成本较同行业平均分别低约 10%以及 20%以上。
古茗上市时间不久,在 2024 年 9 月 30 日时,它向约 97%的门店提供两日一配的冷链配送服务。并且在 2023 年,古茗完成了价值超 40 亿元的原材料冷链配送。
招股书中,古茗给出了详细的未来规划。在未来的四年时间里,计划新建大约 27 个仓库,并且购买相关的仓储设施。将会采购约 405 辆货运车辆,因为每间新仓库需要配备约 15 辆货运车辆。还将新招约 216 名仓库管理人员,每个新仓库新招约 8 名。同时将新招约 324 名物流人员,每个新仓库新招约 12 名。
一位投资人评价说:“将食材和设备等卖给加盟商从而获取利润。加盟商实际上是这些茶饮企业的客户,而非喝奶茶的人群。几万家的加盟商都属于他的客户范畴,而非伙伴关系。通过加盟商购买食材、耗材、包装等,成就了他的辉煌。”
https://img0.baidu.com/it/u=3458476151,1362107260&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667
2023 年前 9 个月,从头部几家企业对比来看。蜜雪冰城的商品销售收入占比是绝对大头,最高达 94%。古茗的商品销售收入占比也是绝对大头,最高达 94%。茶百道的商品销售收入占比同样是绝对大头,最高达 94%。沪上阿姨的商品销售收入占比亦是绝对大头,最高达 94%。这几家企业的商品销售收入占比最低也有 75%。而加盟、设备销售和其他服务收入很少。由此可见,原材料供应链对茶饮企业意义重大。
天然的现金流
茶饮品牌桂源铺的创始人郑志禹曾向外界介绍其加盟托管模式里的分账模式。
门店每日的营收会进入总部账户。每天的营业额,如今 85%是通过线上支付的。虽然现金管理占比仅 15%,但也会由店长汇入公司账户,之后由总部进行各项费用的代收代付。
总部在每月的特定时间节点,要求每家门店核对月度损益表和对账单,待完成对账后,把这部分资金返还给门店,如此便自然形成了现金流。
这种模式其实被不少连锁加盟企业所采用。
一家企业在全国有 2000 家店加盟。平均每家店的营业额是 5 万。这样一个月下来,这家企业的现金流就有上亿了。当然,加盟商的钱会持续结算。但这个账户上会一直有现金流。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大笔的现金流是否会造成安全性隐患?
对此,一家头部茶饮的内部人士向《凤凰财经》透露:我们会在银行开设一个总的账户。同时,也会给加盟商开设账户。在固定的时间节点,会将加盟商的营业收入返还给他们。但总体而言,这个账户的资金一直处于流动状态。并且从整体来看,茶饮行业的规模不大,无法形成资金池,也无法进行金融化的操作。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向《凤凰财经》表示,对于这种模式而言,茶饮的模式属于标准的快销品。其增长动力较为有限,除了持续扩大网点规模以及进行品类翻新之外,基本不存在其他的增长动力。
来自新入局者的冲击
今年 2 月,喜茶发布了内部邮件。邮件称新茶饮行业仍处在早期阶段。行业的“数字游戏”已经走到了尽头。无意义的价格、营收、规模内卷情况严重,消耗了用户对新茶饮的喜爱。因此,喜茶决定暂停开放加盟。
但目前这样的动作尚未有追随者。大部分头部企业在三四线的竞争仍在加大投入,许多加盟商转而投向本地品牌,以新的方式再度加入“战局”。
本地品牌加盟方称:我所开的店以水果饮品为主。基本的采购工作由我们自己完成。因为我们所在的县店铺数量较少。若店铺数量增多,品牌方会设立配货中心。现在我们会在当地的水果店寻找合作对象,只需保证水果的新鲜度即可。同时,品牌方也有督导会前来检查。
同类竞品数量较少,当地市场的饱和度相对也低一些。大品牌在黄金地段已基本处于饱和状态,综合来看性价比并不高。另一位加盟本地品牌的店主如此说道。
这些茶饮新兵主攻的方向是依靠区域化特色来打造差异化。以武汉的“爷爷不泡茶”、贵州的“去茶山”、西安的“茶话弄”、广东的“英歌魂”以及成都的“树夏”等为代表的区域茶饮品牌,开始快速发展并向全国进军。
一位“爷爷不泡茶”的加盟商向《凤凰财经》透露:“‘爷爷不泡茶’依旧是以武汉香片茶作为灵感来源,致力于打造新中式茶饮。它与传统的水果茶、奶茶赛道相比,特点更为鲜明突出。当然,在轻乳茶赛道上,它的对手是霸王茶姬,如今竞争态势十分激烈。”
“爷爷不泡茶”门店
老品牌处于比较饱和的状态,新品牌如果做得好的话还能继续赚钱。当然,从赚钱到开始分流,再到最终达到饱和,这期间还是会经历一个筛选的过程。上述业内人士进行了这样的分析。
徐永除了加盟蜜雪冰城,还加盟了一家位于江浙沪的本土茶饮店七分甜。这家店开设在商场内,成本相对更高。他进行了一番计算,前期成本约为 40 万。他的产品价格每杯在 18 到 20 元之间,每天的营业额通常为 3000 元,假期时能达到 5000 至 8000 元左右,最多可达到 10000 元。
他声称回本周期约为 2 年。从营业额方面来看,就算以 3000 元计算,1 年的营业额是 109 万,2 年能够回本,1 年的净利润大概在 20 万左右。
新茶饮行业一直被诟病存在“同质化”问题,它能否借着蜜雪冰城的资本神话以及一批新的入局者,开启全新的轮回呢?蜜雪冰城的神话能够延续多长时间呢?谁会成为下一个脱颖而出的巨头呢?
小城的茶饮店主们没有答案,他们只会用脚投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