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会跳高怎么跳-跳高活动-跳跳高的跳
背越式跳高,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材里高中年级的选修教材,此技术动作难度较高。在小学阶段,它不会被作为主教材来进行上课。如今的体育课大多是依据课程纲要开展的,大纲中肯定没有背越式跳高这一项,最多只会教授跨越式。如果老师执意要教授背越式,那就属于超纲行为,大家也会觉得不可能教会。小编的训练教学理念是:自身水平或许不高,但造型必须要好!如果学生们要学习跳高,那就教他们最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背越式跳高。一开始是为了让学生参加市田径运动会,给两三个学生进行指导,期望他们在赛场上能够运用帅气的背越式。
但是,背越式着实是很难进行教授。如果没有一套系统的教学与练习方法,确实难以教会。然而,每天放学后,田径队的训练项目极为繁多,有长跑、短跑、投掷、跳远等。并且,小编还兼任了一个女篮教练,所以花在跳高组的时间就相对较少了。
体育课要教给学生们练习的方法,这样放学后学生们就能够自主开展训练。同时,竞技训练队要与体育课相结合。
经过十多年的教学积累,慢慢地摸索出了一些方法。现在把自己的教学思路分享给大家,同时也希望能得到大家的反馈,以便让这套系统教学更加完善。
一、小学生学背越式的优势
背越式跳高技术动作较为复杂,容易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依据自身从教经验进行仔细剖析后发现,从小开始学习背越式跳高技术存在诸多优势。其一,小学生通常活泼好动,只要稍加鼓励,他们就敢于尝试。其二,由于小学生弹跳力有限,跳得不会太高,所以自然不容易受伤;而如果让高中生练习背越式跳高技术,一旦姿势不正确,就可能会受到严重伤害。其三,小学生的柔韧性较好,能够更容易地做出背弓姿势。
二、统筹总目标,制定间歇性目标
让学生能够做出背越式动作,这确实是一个很大的目标。就如同我们碰到一款极为复杂且难玩的游戏,它具备冗长的规则以及复杂的操作方式。大部分人或许只是看两眼就离开了。为了能够吸引玩家,开发者会设计一套新手引导系统,逐步引导玩家熟练操作,熟悉规则。背越式跳高就像是那个难玩的游戏。我们需要为它设计一个循序渐进的新手引导系统。
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我们需制定一个为期两年的长期教学计划,重点围绕背越式跳高的养成展开,甚至可以持续更久的时间。从二年级开始进行教学,若到六年级学生能够做出这个动作,那就算我们取得了成功。当然,按照我的计划是两年,从二年级到四年级期末,无论如何都要教出几个学生,到那时学校运动会的跳高项目将会非常精彩。
三、精心设计单元组合
高中《体育与健康》教材中有背越式跳高单元,新授课与复习课的内容大概在 8 至 10 个课时。然而在实际情况中我们清楚,仅用 8 至 10 个课时让学生学会背越式跳高是做不到的。因此需要多个单元组合起来,以实现提升学生综合身体素质的目标。我们先来看一下背越式跳高需要哪些技术:
1.看下图,这是过杆后肩背着垫动作
这让我联想到了肩肘倒立,所以先设计一个单元的肩肘倒立
2.落垫后会有一个后滚翻,来看下面的动图
接肩肘倒立单元之后是后滚翻单元。倘若二年级学生未曾学过前滚翻,那么我们需先设计一个前滚翻单元,接着教授后滚翻。最后,将这两个动作进行组合并进行考核,即肩肘倒立接后滚翻。
3.背越式跳高最难的当然是在空中做出背弓动作
https://img2.baidu.com/it/u=1994116695,378618405&fm=253&fmt=JPEG&app=138&f=JPEG?w=800&h=1066
那就先在地面练背弓,下一个单元还是体操:仰卧推起成桥
4.在练体操之余当然不能忘了田径,毕竟背越式属于田径类
原地起跳背弓,然后落垫,可接在仰卧推起成桥单元之后。大约需设计三个课时,其中第一课时讲解动作方法,另外两个课时练习动作方法。同时不要忘记落垫后接上后滚。
5.中间穿插短跑单元
短跑训练学生的爆发力,肯定有利于学生的跳高水平。
6.跳跃单元
将来要掌握背越式跳高是单脚踏跳的,所以这个单元可以学习单起双落的跳远技术,同时也能掌握积极踏跳技术。
7.障碍跑或者跨栏单元
障碍跑能够培养学生的胆量。它包含从低障碍到高障碍的过程。同时,障碍跑还训练了跳跃能力,这为将来跳高打下了基础。
8.弯道跑单元
我们都知晓背越式跳高的助跑属于弧线跑。其身体需内倾。若将此技术单独抽取出来,它便是弯道跑技术。把它当作一个单元来给学生进行训练。
9.弧线跑+单脚踏跳动作单元
我们的目标是背越式跳高。因此,在弯道跑单元之后,便是弧线跑与单脚踏跳动作,而这也就是背越式跳高的最后上步起跳动作。
为什么要单独把这么一个小动作拉出来做成一个单元呢?因为它具有重要性。请看下图。
https://img1.baidu.com/it/u=1477446443,3070803958&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594
这是两个孩子准备起跳的动作。在图 1 中,小男孩尚未开始跳,就已经做好了倒肩的准备。而在图 2 里,女孩的最后一步身体稍稍向后倾斜。就这一点差距,已经足以对水平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将这最后一步上步单独拿出来,进行一个单一的练习。
(1)原地小碎步+上步踏跳
(2)小圈+大圈弧线助跑
(3)弧线助跑后+上步踏跳
这个单元的课时至少有三个,有时候还需要增加课时来进行反复训练。这种情况下的体育课可能会显得比较枯燥。因此,老师们通常会安排半节课的练习时间,并且准备一些与跳跃相关的游戏,让学生们在放松的同时继续学习。
高手是从反复训练中磨砺出来的,所以需要学生们坚持。学生掌握了这些练习方法后,来到训练队就能自主进行练习了。
电影《夺冠》中老教练袁伟民有一句台词,那就是:什么是下意识呢?它是经过了千万次的训练,不断地重复、重复、再重复,从而磨练出来的肌肉记忆。
10.背越式跳高单元
前面九个单元的基础已经打好,接下来我们可以尝试设计背越式跳高单元,将多种技能进行组合。技术虽然有难度,但能够流畅地做出动作,学生的积极性也比较高。当然,不能仅仅依靠本单元的教授就让学生学会,需要用两年的时间进行积累沉淀,在学习背越式之前可以先学习跨越式。
4 单元的练习内容需长期保持训练,9 单元的练习内容也需长期保持训练。10 单元的内容在每学期都会反复出现,开学初可以练习一次 10 单元的内容,期末还会再次重复。如此这般,学生们自然而然就能掌握背越式跳高了。
到时候在校园运动会上,你所教的班级的参赛选手们都采用背越式。他们展现出这种姿势,心中满是自豪感。
自主练习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练习方法,课后完全能够自主进行训练。背越式跳高的完整动作存在一定安全隐患,所以必须在老师的指导看护下进行。倘若同学们进行自主训练,就可以做一些相对简单且安全的练习动作。
足跟走,即用脚后跟走路,其目的是强化最后一步滚动踏跳的感觉。
2. 原地背弓倒肩,强化背弓动作
3. 臀桥,提升核心力量
4. 做一些提升腹肌和下肢力量的训练动作
蛙跳、深蹲、跨跳、仰卧起坐、俯卧背起、收腹举腿以及两头起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