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战备教育教案-部队战备教育教案范文-部队战备教育ppt
《新训战备基础知识.ppt》被会员分享了,并且可以在线阅读。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在知学网上进行搜索。该文档一共有 47 页。2010 年 7 月,二一四年十一月,在部队训练基地 2014 年度新训课件中涉及战备基础相关内容。武警部队也有战备基础方面的内容。时间约 1 小时,采用的方法有理论授课以及组织讨论。要求如下:其一,要集中精力,端坐静听并做好笔记;其二,需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讲,独立思考,仔细做好笔记。目的是通过教育,让新兵进一步强化战备意识,对战备基础理论知识进行掌握,学习有关紧急集合、徒步行军以及乘坐车辆的相关知识,以便为今后参与执勤处突任务奠定坚实基础。2010 年 7 月,部队训练基地 2014 年度新训课件包含战备基础、战备规定、紧急集合、乘坐车辆等训练依据,这是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中新兵训练的课目九,其中包括徒步行军和 2。
部队训练基地 2014 年度新训课件战备基础,那什么是战备?战备是部队在平时所进行的准备和警戒,目的是为了应付可能发生的战争或突发事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对德国的战争阴谋没有保持警惕,最终致使战争初期遭遇了失利。当时,有诸多迹象显示战争即将来临。然而,苏联领导人对战争的警惕性较低,致使部队的战备观念变得松懈,战争准备也不够充分。工事没有进行建设,装备没有得到补充,人员仍在休假。在 1941 年 6 月 22 日,德国突然发动了进攻,未宣告开战,以 190 个师和 1830 架飞机的规模,对苏联进行大规模进攻。而前苏联方面完全没有做好防备。德军航空兵对苏联西部的重要城市进行了毁灭;德军航空兵对苏联西部的交通枢纽进行了毁灭;德军航空兵对苏联西部的陆海空军基地进行了毁灭;德军航空兵对苏联西部的部队营房进行了毁灭。
性轰炸使得苏联几乎完全陷入瘫痪状态。在西部地区,许多军事设备遭到了毁坏,通讯出现了中断,交通也陷入了瘫痪,这就让苏联在战争刚开始的时候就处于战略上的被动局面。苏联放松了战备,德国实施了“巴巴雷萨”计划进行闪击。在部队训练基地 2014 年度新训课件中涉及战备基础方面,与武警部队战备的重要意义相对比。我们武警部队是一支长期在执勤、处突、反恐一线战斗的特殊武装力量。和解放军相比,我们是养兵千日且用兵千日,进入战备、参加实战以及先期处置的机会都较多。这要求我们持有始终保持警惕的战备观念。部队训练基地 2014 年度新训课件包含战备基础内容。其中有关于战备等级区分及要求,包括三级战备、二级战备、一级战备等方面的内容,这些都属于部队训练基地 2014 年度新训课件的战备基础部分。
础,三级战备指部队主要借助营区现有的人员、装备、物资等去完成行动准备的戒备状态。当国内外出现重大事件,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有可能遭受威胁之时,处于敏感时期、重大活动(会议)期间或者出现重大灾(疫)情之际。其七,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战备等级的转换。部队完成三级战备等级转换后,营区已收拢完毕,附近人员也已收拢完毕。装备保持着良好的状态,战备物资也都准备妥当。
当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遭遇到一般现实威胁时,通常会指定相关部队进入二级战备。六是……(此处根据具体内容继续改写后续部分)
部队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战备等级转换。完成二级战备等级转换后,人员已收拢完毕,装备和战备物资也已发放到位,这样就能随时按照命令规定的时限出动去执行任务。部队训练基地 2014 年度新训课件战备基础涉及二级战备和一级战备。一级战备是部队完成一切临战准备的最高戒备状态。当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受到严重现实威胁时,通常会指定有关部队进入一级战备。部队进入等级战备时,通常按顺序逐级进入三级战备、二级战备、一级战备;在某些必要情况下,能够越级直接进入二级战备、一级战备,或者从三级战备直接越级进入一级战备。关于战备等级转换,部队训练基地 2014 年度新训课件战备基础中提到,部队要完成战备等级转换和出动时限表,要迅速执行。
记:营的人数为 12940,连的人数为 6420。部队训练基地 2014 年度新训课件涉及战备基础,包括三分四定。三分指的是携行和运行等。携行是在紧急情况时个人自己随身带的必备物资,像武器装备、当季被装、生活保障用品等。运行是有些物资个人很需要,但自己携带不了,需要上级单位帮助运走的物资,比如非当季被装、床铺被褥、后勤物资等。后留指的是那些不需要带走的个人物资,需留在营房里,由上级统一保管。像非军队配发的个人物品就属于后留范围。部队训练基地 2014 年度新训课件战备基础中的“三分四定”,其中“四定”包括定人,要根据战备行动方案,明确每个士兵在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中所担负的任务、归谁指挥以及可能的行动等内容;还有定车,要确定士兵紧急出动时乘坐的车辆。
定位,明确士兵乘坐车辆的具体位置以及在行动过程中可能承担的任务。定物,明确士兵紧急出动时所携带物资的数量和种类,主要明确武器装备的携带方式。“三分四定”属于战备工作的重要部分,每位士兵在平时都要严格按照规定做好各项工作,以确保一旦出现紧急情况,能够立即出动。2010 年 7 月的部队训练基地 2014 年度新训课件战备基础包含多个方面。其一,着装携行要明确;其二,集合方式有多种;其三,渐进式训练讲安全。其中第二个内容是紧急集合训练中的注意点。该课件的战备基础部分有着装与携行表,包括全副武装、轻装、徒手着装等情况。通常情况下是着训练服,且在白天进行。
紧急集合时,通常按当时的训练着装进行。若上级重新规定了着装,士兵需立即换装。夜间进行紧急集合时,士兵要迅速起床,依次进行帽子(冬季戴皮、棉帽时,先披装后再戴)、上衣、裤子、袜子、鞋子(双层床上层的士兵先打完背包再穿鞋子)的穿戴。紧急集合的程序为,背包宽厘米,竖捆两道,横压三道。雨衣放置于挎包内;大衣一般捆扎在背包的上端,且大衣袖子捆于背包的两侧;鞋子或是横插在背包背面的中央,或是竖插在背包的两侧。全副武装进行紧急集合时,需穿着制式服装,要佩戴执勤标志,需戴上头盔(钢盔),还要携带挎包。
右肩左胁内装雨衣、洗漱用具和急救包,右肩左胁挂着水壶,挎包和水壶前侧背带扎于腰带内,同时披子弹带、背背包,携带手中武器和警械。混合着装、轻装紧急集合着装及装具携带顺序参照全副武装,不过此时不背背包。徒手着装紧急集合时,身着制式服装,扎好腰带,佩戴值勤臂章。当任务有需要时,部分人员能够穿着便装。紧急集合包含四个步骤程序,一般应该按照级别依次进行集合和报告。例如士兵穿戴好装备后,快速跑步前往班级的集合地点,向班长进行报告。当全班人员都到齐后,班长带领全班人员迅速抵达排的集合场地,并向排长报告,按照这样的顺序依次进行。在紧急状况下,也可以以排、中队(连)为建制单位进行统一集合。- 使自己的行动便于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展开。
按规定放置武器、弹药、装具和衣物,这样在紧急集合时便于拿取和穿着,行动就不会慌乱。装具要携带好,在部队训练基地 2014 年度新训课件战备基础中,紧急集合有明确的时限。依据考核标准,紧急集合按处突或战斗着装,携带背包或背囊,昼间需在 10 分钟内,夜间需在 12 分钟内到达班集合点才算合格。各类着装携行标准不同,集合时间也各异。要掌握迅速、肃静、确实、完整、安全且便于行动的原则,力求以最快速度集合。2010 年 7 月,涉及部队训练基地 2014 年度新训课件的战备基础部分。其中包括(一)行军警戒,(二)伪装、疏散、隐蔽,(三)简易通信,而第三个内容讲的是徒步行军训练中的注意点,还有(四)通过特殊地形,这是武警江苏省总队训练基地 2013 年度新训授课课件中的内容。
武警部队在处置突发事件行动时,有复杂地形下的远距离追击和捕歼行动,还有城区机动受阻时的远距离穿插与集结行动,战时需配合解放军进行防卫作战,且战场具有流动性,而这是英雄的军队、伟大的长征以及武警江苏省总队训练基地 2013 年度新训授课课件中所涉及的战备基础。为争取主动且避免被动,以确保任务能够完成,士兵时常在上级的组织之下进行徒步行军。徒步行军是通过步行这种方式来实施的行军。一般在行军的距离比较近,输送工具存在不足的情况,或者根本没有输送工具的时候,以及地形不利于实施摩托化行军的时候会采用徒步行军。徒步行军对于士兵的意志以及体能来说,是一种考验。只要作战需要,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不管是在山地还是沼泽,也不管是酷暑还是严寒,都要实施徒步行军。武警江苏省总队训练基地 201 也不例外。
3 年度新训授课课件中的战备基础部分,外军的徒步行军训练情况如下:新兵的基本战斗训练被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被称作“红段”,此阶段时间为 3 周,它是开始士兵培养过程的阶段。主要训练内容包含:对部队情况进行介绍;开展基础价值观方面的训练;进行体能训练;开设团队发展课程;涵盖普通科目,如怎样应对核武器、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的进攻,认识地图,进行战地急救、通讯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等;进行白刃战训练,包括攻击课程和拳术;还有军操和仪式训练等。第二阶段是第 46 周,被称为“白段”,训练内容包含基本步枪射击、露营、体能训练、赤手搏击以及价值观训练等。第三阶段“蓝段”指的是第 79 周的训练,主要有单兵战术和单兵运动技术训练,还有最后的陆军体格达标测验以及最后的阶段测验,其中阶段测验包括信心课程和价值观教育,并且是连续 4 昼夜的野外训练。
负重 45 公斤进行 200 公里强行军,开展夜间情景训练以及班战术等具有综合检验性质的“胜利大练兵”。新兵在每个阶段训练结束后都需进行严格的测试,只有合格者才可以进入下一阶段的训练。对于成绩差的,要实施“第二次机会”的训练计划。三个阶段都合格的,会毕业进入高级单兵调整;不合格的就会被淘汰。武警江苏省总队训练基地 2013 年度新训授课课件战备基础中提到,徒步行军有目标小、分散快、易指挥、组织简便、利于隐蔽、受地形限制小等优势,同时也存在速度慢、体力消耗大的不足之处。该基地 2010 年度基本战斗训练总体淘汰率为 8.3%。徒步行军时,常行军通常每天行走 8 到 10 小时,平均每小时行走 4 到 5 千米。每 12 个小时会进行一次短暂休息,休息时间约为 10 分钟。
休息时,人员需靠道路右侧坐下,且要保持原来的队形,面向路外,同时放下背包并解开鞋带让脚放松。不过,武器装具不能离开身体。大休息通常是在走完当日行程的一半以上时进行,其时间为 2 小时。在休息过程中,人员要离开道路,按照建制配置在指定的地域,然后组织用餐、休息以及补充移动储备品。需要注意的是,武器和装具始终都不能离身。强行军时,能够提升行进速度,并且延长日行军的时长。第三个内容为徒步行军,这属于基本常识。在武警江苏省总队训练基地 2013 年度新训授课课件战备基础中,士兵在行军期间需依据正确的行军要领,坚决听从班组长的指挥,灵活应对各种状况,以此保证按时迅速抵达目的地。其中,士兵徒步行军应按照规定或上级命令携带相关装具。 (二)行军前,士兵应检查所带装具是否齐全,佩带是
当行军掉队时,应该大步地跟上队伍,尽量不要跑动,以此来节省体力。体力较好的士兵要主动去帮助体力较差的战友,做好体力互助工作。行军中,士兵要用灯光、旗语、音响、手势等简易信号,以及通信、运动通信等手段来传递口令,保持通信联络。遇敌进行空中火力袭击时,士兵要就近寻找地形来进行防护;当接到敌使用核、化学武器袭击的警报后
当道路、桥梁遭到敌人破坏或者遇到难以通行的地段时,应该按照命令绕行;如果无法绕行,就及时报告上级。第三个内容是徒步行军的注意事项。在武警江苏省总队训练基地 2013 年度新训授课课件战备基础中,当是夜间、山地、水网稻田地、沙漠、雪地等特殊环境和地形条件下进行徒步行军时,士兵需依据特殊环境和地形的特点以及当时的具体情况,按照命令做好必要的物资器材准备,尤其要准备好一些辅助器材,如木板、救生圈、绳索、抓勾等。在高寒地区行军,
要加强防寒保暖方面的措施,要做好装备在低温条件下工作的准备,还要做好防治冻伤的工作。在行军过程中,要注意紧紧跟随着队形,不能掉队;不管遇到何种情况,都要及时进行报告;要把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发扬出来,坚决走到目的地。2008 年 5 月 12 日汶川大地震后,为达成国务院、中央军委尽快进入汶川重灾区的决心意图,武警 38 师坚决执行武警部队党委的指示。师参谋长王毅主动请求承担任务,率领 670 名官兵奔赴汶川。这是一场以时间为竞赛对象的生命接力行动。此时,路上存在大量塌方情况,超过 70%的路面都已损坏,所有桥梁都已被毁。并且还连续下着大雨,救援人员在迎着狂风前行时,每向前迈出一步都非常困难。官兵们彼此之间相互协作。
搀扶着前行,边开路边前进。遇到山谷时,上山时大家手脚并用,一步步爬着往上挪;下山时,大家像坐滑梯一样往下滑。晚上,大家每 6 个人分成一组,每组 1 个手电筒。有时刚走过一个路段,背后就出现了塌方险情。战士刘强的脚被山下滑落的山石砸伤了,他咬紧牙关,一直坚持着不掉队。第三个内容是徒步行军。武警 63 师参谋长王毅率部挺进汶川灾区。13 日 23 时 15 分,王毅参谋长带领 200 名官兵(其中有 10 名女兵)。他们历经 21 个小时艰难前行。徒步强行军 90 多公里(每小时 4 - 5 公里)。率先抵达这次地震的重灾区四川省汶川县城。几乎每个人的脚上都出现了血泡。每个人的腿都有摔伤。
21、遭遇伤、被碰伤。200 名官兵成为首支抵达汶川县城的救援部队,他们即刻用海事卫星电话向上级汇报了汶川的情况。从这之后,在地震后被隔绝了 33 个小时的汶川与外界建立了联系。翘首以盼的汶川百姓看到官兵们的身影后,哽咽着并奔走相告。“子弟兵来救我们啦!”子弟兵来救我们啦。第三个内容是徒步行军,武警 63 师参谋长王毅率部快速挺进汶川灾区。部队依据 2014 年度新训课件中的战备基础,在徒步行军时,需根据地形条件,按照前后左右上五个方向,派出尖兵组、侧卫组、断尾组和对空警戒组这四个警戒组,且分别在距本队 30 米到 50 米处进行警戒。部队休息时,中队需要向各个方向派出观察警戒哨。在经过那些敌情顾虑比较大的峡谷、山垭口、丛林道路以及城区高楼等容易设伏的地形时,
要拉开纵向行军的距离,防止出现密集的情况。在行军警戒方面,部队训练基地 2014 年度新训课件涉及战备基础,包括伪装、疏散、隐蔽等内容,需要组织训练,教会新兵利用天候、地形、植被来做好伪装工作。当遭到敌人空中侦察袭击以及投掷爆炸物时,要进行疏散和隐蔽。部队训练基地 2014 年度新训课件战备基础部分提到,在夜间、山地、水网稻田地、沙漠、雪地等特殊环境和地形条件下徒步行军时,士兵需依据特殊环境和地形的特点以及当时的具体情况,按照命令做好必要的物资器材准备,尤其要准备好一些辅助器材,如木板、救生圈、绳索、抓勾等。在高寒地区进行行军时,需要加强防寒保暖方面的措施,要做好装备在低温条件下能够正常工作的准备,同时也要做好防治工作。
2010 年 7 月在部队训练基地 2014 年度新训课件战备基础中,有冻伤工作相关内容。其中第三个内容包括徒步行军和特殊地形行军。同时还有(一)应急登(下)车、(二)乘车安全与警戒、(三)乘座多种交通工具等内容。第四个内容是关于乘座车辆训练的新内容,因为乘车是现代条件下部队实施机动的主要方式。士兵需要掌握乘坐车辆的一些基本方法。在部队训练基地 2014 年度新训课件战备基础中,士兵在登车前,应当相互配合,先把重武器、装备、器材装上车。而轻武器、装具、单兵携行物资由个人携带,不准提前装上车。登卡车时,驾驶员和副驾驶要负责放下后车厢板,拉出踏板,并且担任登车保护与警戒的工作。士兵通常从车厢尾部成两路队形,按口令,依次人后车箱上车
第一名士兵上车时,后一名士兵会给予帮助;前一名士兵上车后,会转身拉后一名上车的士兵,如此依次进行。倘若有登车板,士兵便可依次通过登车板上车。士兵在登车过程中一定要拿好武器,避免碰摔。在未得到允许的情况下,不准从车厢两边登车。登大客车时,从车门处或车中部登车,登车后要迅速向后走,依次坐下。乘坐火车(地铁)时,要从两侧门依次登车,登车后迅速从两头往中间走并坐下,同时把携行背包等放置在行李架上,不能堵塞过道。重武器则最后上车,放置在车门处。士兵登上卡车后,按照先两边后中间、先车头后车尾的顺序排成四列。两侧的士兵背靠车厢板,中间的士兵也站好位置。部队训练基地 2014 年度新训课件中的战备基础内容得以体现。
士兵登上客车或火车后,各自的背包放在行李架上,按照座位放置在座位下方。轻武器可置于两腿之间或置于座椅下,且枪口朝向车外方向。在部队训练基地 2014 年度新训课件战备基础的乘车过程中,下车时通常按照登车进的相反顺序进行。士兵需先根据口令起立,背上背包,做好下车准备。当后车厢板打开后,听从口令或信号,从车厢尾部排成两路依次下车。在执勤和处突中遇到紧急情况时,根据命令也可以从车厢两边下车。下车时,要适当降低重心,选择比较平坦
从地面跳下,以避免磕伤或扭伤。下车时需按顺序进行,要保护好自己的武器,未经命令不准从两侧下车。下车后在指定地点集合,同时要留意安全。在车队的前、中、后部要设置警戒和观察哨,并且要离开道路中心线。客车、火车(地铁)的下车方法是相同的。下车时,在部队训练基地 2014 年度新训课件战备基础中,需派出安全观察哨,观察下车地点以及过往车辆,以防发生交通事故。乘车时,安全员要紧密关注车内人员,观察员要留意观察车外情况,包括有无不明车辆闯入编队、有无可疑人员、有无物品掉落以及有无敌情威胁,若遇有情况要及时报告。乘车的有四名人员,分别是车长(在左后位置)、安全员(在右后位置)、联络员(在右前位置)、观察员(在左前位置)。乘坐卡车或客车时,不可以在车厢内吸烟,也禁止在车内把玩武器装备。这是部队训练基地 2014 年度新训课件战备基础中的内容。课后作业题有:1. 结合武警部队任务需求,谈谈战备训练的必要性;2. 作为一名新同志,应该怎样增强战备观念?,授课完毕,谢谢大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