烷基化工艺-烷基化工艺流程-烷基化生产工艺与技术
第三节烷基化(1)定义
利用取代加成反应,将烷基 R-或者芳烃基[如苄基(—)]引入到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 N 原子上;利用取代加成反应,将烷基 R-或者芳烃基[如苄基(—)]引入到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 O 原子上;利用取代加成反应,将烷基 R-或者芳烃基[如苄基(—)]引入到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 C 原子上;利用取代加成反应,将烷基 R-或者芳烃基[如苄基(—)]引入到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金属原子上;利用取代加成反应,将烷基 R-或者芳烃基[如苄基(—)]引入到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非金属 Si 原子上;利用取代加成反应,将烷基 R-或者芳烃基[如苄基(—)]引入到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 S 原子上。引入的烷基主要有:甲基、乙基、丙基、戊基、己基、十二烷基、十八烷基、丙烯基及十八烯基等。
饱和醇,比如甲醇和乙醇等,同样是常用的烷基化剂。
(2)用途
烷基化反应生成的物质品种很多,并且用途广泛。其中最典型的有烷基化汽油以及汽油添加剂甲基叔丁基醚等。
;一、由异丁烷和烯烃合成烷基化汽油
1.化学反应原理
;2.催化剂
a.硫酸
b.氢氟酸
c.其他
3.工艺条件的选择
硫酸法
a.酸烃分散状况
b.在工业上,通常烷烯比的情况是 n(烷):n(烯)等于(5 到 20):1,这被称为外比。
有大量异丁烷在循环。在反应器内,烷与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00 到某个值之间。
1000):1(称内比)。
c.反应温度一般在2~18℃。
d.硫酸浓度应控制在w(H2SO4)=86%~96%。
反应停留时间与反应条件有关,同时也与反应器内件有关,通常需要 5 分钟。
氢氟酸法操作参数的分析同硫酸法。
.;4.生产过程和工艺流程
大多采用的是卧式斯特拉科()反应器,并且运用了利用反应流出物来制冷的工艺流程。
卧式斯特拉科()反应器的情况见图 5 - 3 - 03 ;流出物制冷的工艺流程见图 5 - 3 - 02 ;图 5 - 3 - 02 为流出物制冷工艺流程图;5. 废液处理的典型废酸回收流程图如下。
二、甲基叔丁基醚的合成
引言
甲基叔丁基醚(简称 MTBE)。它主要被用作汽油添加剂。同时,也被用来制取高纯度异丁烯。
汽油添加甲基叔丁基醚后,能够提升汽油的辛烷值。汽油添加甲基叔丁基醚后,还能降低排气中 CO 的含量。
甲基叔丁基醚会污染地下水源,所以在美国和欧洲某些国家有被禁用的可能。在国内,其添加量很小,仅占汽油量的 1% - 2%(允许添加量为 11%),正因如此,要求停产的呼声还不是很强烈,并且仍在继续扩大生产能力,以满足生产标号汽油的需求。
(1)化学反应
;(2)反应机理;2.合成技术分类
https://img0.baidu.com/it/u=467339551,2564711881&fm=253&fmt=JPEG&app=138&f=GIF?w=935&h=500
反应中甲醇是烷基化原料,异丁烯是烷基化剂。
异丁烯在 MTBE 装量中达到的转化率不同,下游配套工艺也不同,根据这些情况可分为三种类型,具体见表 5-3-02。
表5-3-技术的三种类型;3.工艺条件的讨论
配比会影响转化率,同时也会对生成 MTBE 的选择性产生影响。在工业上,采用的是 n(醇):n(烯)等于(1.05 到 1.2):1 的比例。
(3)反应温度会对反应速率、转化率、选择性和催化剂寿命产生影响。适宜的温度范围是 40 到 80℃,比较好的反应温度范围是 60 到 70℃。
(4)空速工业上选取的空速范围为3~15h-1。
反应压力的操作压力需要调整到 0.7MPa 。生产过程以及工艺流程。
(1)标准转化型(炼油型)生产过程和工艺流程,见下图:
图5-3-装置工艺流程图
原料需要进行净化,而反应原料净化的目的在于去除原料里的金属阳离子。
产品分离包括 1)前水洗流程以及 2)后水洗流程;超高转化型的生产过程和工艺流程示于图 5-3-07;本工艺具有以下特点:
采用上流筒式膨胀床反应器,这种反应器与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相比,具有造价低的特点,装卸催化剂较为容易,催化剂不容易黏结,床层也不易黏住,能够使床层阻力降低,反应温度较为均匀,并且催化剂的寿命较长。
设立补充反应器,若一个反应器内的催化剂失活了,那么就能够切换到另一个反应器。
异丁烯的转化率比较高,并且操作起来较为容易,也很灵活,还能够选用具有不同异丁烯含量的 C4 馏分。
(3)催化蒸馏MTBE工艺
该工艺将反应器与蒸馏塔进行了组合,使得反应和蒸馏能够在同一设备内展开。若选用 n(甲醇):n(异丁烯)为 1,那么就被称作 MTBE 工艺流程,其流程如图 5-3-08 所示;而当 n(甲醇):n(异丁烯)不等于 1 时,就被称为 MTBE-Plus 工艺流程,见图 5-3-09。催化蒸馏工艺具备以下特点:
将反应与精馏相结合。
催化剂采用特殊的“捆包“和支撑,不和设备直接接触。
只需一个反应器,就省去了原本需要的一个反应器以及中间的脱 C4 馏分塔,这样一来投资就节省了。
混相反应蒸馏工艺是国内开发成功的,并且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该工艺分为炼油型和化工型两种。同时还有甲基叔丁基醚装置。
三、乙苯的合成
1.乙苯合成的化学反应
(1)主反应:
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为:
(2)副反应:
a.多烷基苯的合成
b.异构化
c.烷基转移
;其平衡常数见表5-3-03。
https://img2.baidu.com/it/u=1425861062,1684010805&fm=253&fmt=JPEG&app=138&f=GIF?w=473&h=308
d.芳烃缩合和烯烃的聚合反应产物为高沸点的焦油和焦炭。
2.催化剂和催化机理
(1)催化剂液相法有AlCl3,Y型分子筛等;
气相法有BF3/γ-Al2O3,ZSM-5等。
;(2)催化机理
AlCl3液相法,催化机理为:;3.工艺条件选择
(1)n(乙烯):n(苯)的比
n(乙烯):n(苯)的比取(0.5~0.8):1较合适。
(2)反应温度非均相AlCl3催化,一般取95℃,对
AlCl3均相烷基化或Y型分子筛液相法一般取
140℃~270℃,对ZSM-5型分子筛气相法一般
取440~445℃。
(3)反应压力因Kp值很大,压力的变化对反应影
响不大。液相非均相AlCl3,需压力较低,为0.1
~0.15MPa;均相AlCl3相应的压力为0.7~0.9
MPa;Y型分子筛气相法,此时采用的压力为
1.2~1.6MPa。
;(4)烷基转移与烷基化的关系
AlCl3 法的非均相法使用一个反应器,并且使用相同的催化剂,然而其效果相对不佳。均相 AlCl3 法同样采用一个反应器,不过在结构方面进行了改进,使得烷基化反应和烷基转移反应能够在不同的区域进行,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Y 型分子筛采用液相法时,以及 ZSM - 5 型分子筛采用气相法时,都使用两个反应器。烷基化和烷基转移这两个过程是分开进行的,并且使用的是不同的催化剂,这样做的效果很好,能够使乙苯的收率较高。
(5)原料
AlCl3法要求
- 乙烯中的其他烯烃需要加以控制。
;4.生产过程和工艺流程
改良后的三氯化铝法工艺流程在图 5 - 3 - 13 中有展示。;5.乙苯有了新的生产工艺。
(1)催化蒸馏法催化蒸馏反应器示于图5-3-16。
(2)国内首先成功开发出催化干气制乙苯技术,其中烷基化采用气相法,烷基转移采用液相法工艺技术,并且已经建成了 10 万 t/a 的生产装置。因为催化干气的组成较为复杂,所以分离和提纯工序比一般工艺的时间要长一些。
本生产工艺已经在国内多家企业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