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里有什么-厨房里有鼻涕虫怎么才能消灭它-厨房里有蟑螂怎么彻底清除
“麻烦来一盘干炒牛河!”这是老广们每次去餐厅时常说的话。粤菜的厨房中有两样东西很特别,其一为干炒牛河,其二是菠萝古老肉。而关于一盘极其完美的干炒牛河需要满足哪些标准,在电影《满汉全席》里已经阐述得非常清楚且全面。
干炒牛河注重镬气。油多了会“腻”,油少了会“焦”。并且每天的河粉都要做到色味均匀。豉油放多了味道会太重,豉油放不够味道又会太淡。牛肉需过六成熟,这样原汁就能留在牛肉里面。再起镬多煮两成,就会变得香、滑、爽口。当牛河上桌时,一夹起来,不能有多余的油和豉油留在碟子上,只有这样才叫够干身,不会腻口。
“有镬气”的干炒牛河可以检验一家粤菜馆的水准。
牛肉是否鲜嫩呢,这能检验餐馆用料的新鲜;芽菜是否爽口呢,这也能检验餐馆用料的真诚;河粉是否劲道呢,同样能检验餐馆用料的新鲜和真诚。
牛河出锅后能否达到牛肉嫩滑的效果,能否做到河粉上色均匀,能否做到“有油不出油”,这考验着厨师对油和酱油用量的把握,考验着厨师颠勺的手法,也考验着厨师火候的掌控。
吃到嘴里的牛河是否烫嘴,则看服务员和后厨的配合是否默契。
为什么“镬气逼人”能成为对一盘干炒牛河的最高赞美呢?关于“镬气”,最常见的有以下两种观点:
https://img0.baidu.com/it/u=1820700402,1104600995&fm=253&fmt=JPEG&app=138&f=JPEG?w=800&h=1067
镬气是食品在加热处理时会产生不同程度类黑色素的美拉德反应;酱油独特的酱香味是美拉德反应的结果。
镬气是油脂燃烧所产生的结果。国家高级烹调师卢兆褀认同这两种说法,他在《浅谈广帮炒菜的“镬气”》中提到:原料和调料在高油温的作用下,会相互渗透并溢出一种特殊气味,这种特殊气味就是镬气。
而要做到炒菜有“镬气”,则要求:
原料一定要新鲜。切配以及上浆等工作,要依据原料的特性,按照规范化的程序来进行加工。
一定要注重火候。注重火候意味着要把控好火力的大小以及油温的高低,同时还要掌握好加热的时间。
投料、煸炒、烹酒、翻锅、勾芡、起锅等这些动作都需要熟练且迅速。一旦稍有迟缓,加热时间变长,就会对原料的新鲜度产生影响。在这个过程中,长期烹饪积累下来的经验,有时候常常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好河粉是怎么得来的?
河粉的全称叫沙河粉,在福建以及潮汕地区,人们把它称作“粿条”。《舌尖上的中国》曾介绍过广州沙河粉村制作沙河粉的相关过程:
首先要挑选恰当的晚造米,将其用水泡发至变软(听闻需用白云山的泉水浸泡)。接着用电动石磨把米磨成米浆,在磨浆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把控好水的流速。倘若水流过快,米浆就会变得粗糙,如此便无法做出光滑的沙河粉。
搅拌米浆时需用椰子壳,不能用铁勺;磨好后,把米浆浇在窝篮上,接着旋转窝篮使米浆均匀铺满,然后放进蒸炉快速蒸熟,此过程不到一分钟,沙河粉就出炉了。之后涂上一层薄薄的花生油,接着依次进行折粉和切粉,这样就成为了餐桌上所见的沙河粉。好的沙河粉,色泽洁白,带有米香,口感 Q 弹爽滑。
https://img2.baidu.com/it/u=3684695626,842023507&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56
在牛肉选择上有什么讲究?
通常会选取牛的里脊肉。牛里脊处于牛身体上肉质最为细嫩的位置,其蛋白质含量较高,而脂肪含量较低。“菲力牛排”里的“菲力”指的就是牛里脊肉,它是牛排当中最为顶级的部位。
著名饮食评论家陈梦因说,牛肉要先剔除筋膜,然后横纹切,切的时候不宜切得太薄。接着用蛋清腌制两小时,等炒到七分熟的时候,再加入有盐味的调料,这样炒出来的牛肉才不会老。《星岛日报》的总编陈梦因还强调了这些烹饪牛肉的要点。
一份上好的干炒牛河,口感方面,豆芽十分爽脆;牛肉既入味又够嫩,同时还不失嚼头;河粉不黏、不散、不断,还略带 Q 弹。就连那股带着烟火气的香味,都让人极其难以抗拒,简直欲罢不能。
那么在哪里可以吃到最正宗最地道的干炒牛河呢?
在昨天的节目里,女神晶找到了一家店。只要点击原文链接,就能查看这家店。爱吃干炒牛河的晶粉千万不要错过。
互动话题:#你在哪里吃过干炒牛河?味道怎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