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928 发表于 2025-4-15 15:22:21

没有天津户口可以买房吗-天津没买房能落户吗-天津没有户口可以购房

6 月至 7 月是每年的毕业季和就业季。今年有 795 万大学生步入社会,这个数量创历史新高。

几个月来,为了争夺人才,长沙、成都、武汉等众多主流二线城市纷纷采取行动,抛出了“送房子”“送户口”“送钱”等措施。795 万大学毕业生将会去往何处呢?是会选择表情显得“高冷”的一线城市呢?还是会选择敞开大门、笑脸相迎的主流二线城市呢?

毕业生一线城市扎根难

今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小李,历经近半年的不懈努力,最终被北京的一所高校所接纳,从而成为了新北京人。

小李感慨道,找到一份带户口的工作是不容易的。从投递简历开始,接着获得面试机会,然后进行政审,最后到被录用,这个过程是很煎熬的。

一线城市扎根是很不容易的。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愿意在这儿“漂”呢?原因有很多方面,其中薪酬具有吸引力是重要原因之一。智联招聘 7 月公布报告显示,2017 年夏季求职期,在全国 37 个主要城市中。北京的平均招聘月薪居首位,是 9791 元。上海的平均招聘月薪为 9337 元,居于第二位。深圳的平均招聘月薪是 8866 元,排在第三位。杭州的平均招聘月薪为 7933 元,处于第四位。广州的平均招聘月薪是 7754 元,位列第五位。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一线城市的薪酬吸引力。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耀桐进行分析,这从一个方面解释了北京能够吸引并聚集众多人口的原因。“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无论是国内毕业的高端人才,还是从海外归来的人才,他们首先选择的依然是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

但是,近年来,一线城市落户政策逐渐收紧,北京更甚。

2014 年时,北京市人力社保局的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在那当年,进京指标不会超过 1 万人,并且之后会呈现出逐步趋紧的态势。2015 年,北京市针对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引进指标不超过 9000 人,同时明确“2016 年只减不增”。

记者留意到,以往北京在引进外地生源毕业生时,一直是以“总量控制”当作原则的。而今年提出了“总量封顶”。虽然 2017 年进京名额还没有公布出来,但是在“总量封顶”的这种背景之下,预计今年外地生源进京落户的指标很难超过 9000 人。

北京在严控人口,上海也在严控人口。数据表明,从 2015 年开始,上海的流入人口一直处于转为负数的状态。

一线城市接连不断地出台了更为严格的楼市限购政策以及收紧户口等政策。于是,逃离一线城市的呼声再度响起。那么,那些选择逃离的人都去往了何处呢?

https://img0.baidu.com/it/u=3315592460,3652790608&fm=253&fmt=JPEG&app=120&f=JPEG?w=800&h=1080

猎聘大数据表明,北京人才外流的目标城市中,排名第二的是深圳,其吸纳的从北京外流人才占比为 8.95%;排名第三的是杭州,吸纳的从北京外流人才占比为 6.25%;排名第四的是天津,吸纳的从北京外流人才占比为 5.50%;排名第五的是广州,吸纳的从北京外流人才占比为 4.26%。

数据显示,北京大学毕业生外流的目标城市中,热度较高的有其他一线城市,还有发展潜力较大且宜居的主流二线城市,像成都、武汉、西安等。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告知记者,有部分北上广深的大学生愿意前往主流二线城市发展。然而,这并不代表一线城市的产业集聚作用已达极限。其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一线城市严苛的落户政策以及较高的生活成本所致。倘若政策能够有所放松,那么人才资源仍有可能回流至一线城市。

主流二线城市抢人,户口是法宝

我经过反复思考,最终决定回到长沙。湖南籍的 985 高校大学生小赵给记者留言,她在北京实习的这几个月里,参加了几份工作的面试,但最终还是选择回到二线城市。

没有人才就不会有未来。许多城市主动地伸出了橄榄枝,各种“留住人才”的政策纷纷展现出来,这使得不少毕业生内心有所触动。

媒体梳理了成都、杭州、南京、武汉、天津、西安、重庆、青岛、沈阳、长沙、大连、厦门、无锡、福州、济南这 15 个主流二线城市发布的吸引高校毕业生的优惠政策。经梳理发现,除沈阳外,其他 14 个城市都出台了相关政策,且都开出了诱人的条件,其中户口、房子和现金补贴都是重头戏。

城市的发展依赖于人,城市的活力也依托于人。人口实现净流入,给城市带来的益处,不只是财政方面的收入以及养老金的缴纳,更是这个城市未来所蕴含的希望。许耀桐表示。

高校毕业生最受关注的方面应该说就是户口。因此,为高校毕业生办理落户事宜开启“绿灯”,成为主流二线城市在“抢人”时必定会拿出的筹码。

“放开限制”“降低条件”等类似表述在政策文件中经常出现。

南京提出高校毕业生能够直接申请落户;武汉规定在毕业的 3 年内,无需购买房子就可申请落户;西安解除了普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的落户限制;成都实行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凭借毕业证进行落户的制度;长沙推行“先落户再就业”,只要是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就可以办理落户手续。

另一类落户政策重点在于推动户籍制度改革。例如,大连实施了积分落户新政策以及审批入户新政策;苏州的落户途径包含房产落户、积分落户、人才落户这三种方式;杭州的落户方式较为严格,规定 35 周岁以下人员申请进杭落户的,需同时满足在杭州居住一年及以上并且连续缴纳一年及以上的社会保险(不含补缴)这一条件。

这些地方放“大招”——给房、给钱

https://img1.baidu.com/it/u=730025664,982994838&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87&h=500

住房对于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始终是个痛点!正因为此,许多城市在推出留人举措时,大力打出“以房留人”这张牌,不但对外地户籍的大学生不限制购买住房,并且还给予一定数额的购房补贴。

武汉吸引毕业生就业的举措很有力度。武汉市政府宣告要建设 3605 套大学生人才公寓,这些公寓面向毕业 3 年内留在武汉创业就业且无房的大学生,其最长租期能够达到 3 年。

南京人才安居政策规定,国内外高校毕业生若取得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并获得相应学位,在毕业两年内到南京就业且签订一年及以上期限劳动合同,或者在南京自主创业并缴纳企业职工社会保险后,就可以申请 30 平方米左右的公租房,或者申请 600 至 1000 元的租赁补贴。

宁波将高校毕业生、创客、基础人才的购房补贴比例从 1%提升到 2%,补贴金额最高为 8 万元;对于新型领军和拔尖人才,之前给予 50 万至 150 万元的安家补贴,而在新政实施后,最高可补贴 300 万元。

长沙针对到当地工作的全日制高校毕业生,包括博士、硕士、本科等。对于这些毕业生,在两年内会发放租房和生活补贴,其中博士每年 1.5 万元,硕士每年 1 万元,本科每年 0.6 万元。并且,博士、硕士毕业生在长沙工作且首次购房的,还会分别给予 6 万元、3 万元的购房补贴。

各地为了引进人才,除了实施住房优惠措施之外,还采取了给钱这种“痛下血本”的方式。

您的问题我无法回答。

各地不惜重金吸引人才的举措,许耀桐给出了建议。一方面,可以出台吸引人才的筹码,以吸引人才并让人才保持一定活力;另一方面,也应该出台吸引人才的筹码。同时要注意,不能为了争夺人才而不择手段或者漫天开价。人才竞争不应刻意突出物质条件,而应更多地展现单位的团队精神与文化内涵。这样能让人才在团队中持续获得成长,而不会让人才觉得是在与人民币较量重量。

北京吸引力为何下滑?

主流二线城市对人才怀有热情,然而能否留住人才,争取人口实现净流入率的提升,这才是这些城市在人才竞争方面取得突破的关键所在。

猎聘大数据表明,在 2017 年一季度,于全国人才净流入率最高的前 10 个城市里,杭州位居榜首,其人才净流入率达到 11.52%;北京则仅位列第八,人才净流入率为 5%,此数据低于诸多主流二线城市。

许耀桐认为,北京吸引力出现下滑。一方面,北上广近年来存在落户难以及房价高等情况,导致人们去不了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正因如此,人们自然会选择去杭州、武汉等主流二线城市,从而使得这些主流二线城市的净流入率有所升高。“然而,依然有很多人想尽办法也要留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从选择的梯度角度来看,首选必然是北上广深。”

杨宜勇将北京的人才净流入率低归结于国家战略。其一,这是国家的战略。北京需治理“大城市病”,在疏解人口的过程中,会对一些人才流动产生影响,使得特大城市的人才向大城市或中等城市适当转移。其二,人才流向二线、三线城市能够优化国家人才配置,推动中、小城市更好地发展。如果不适合在北京发展,那么可以去南京。要是在南京待不下去,就可以前往地级市。倘若在地级市也待不下来,那就可以去到县里。这体现了人才的流动趋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没有天津户口可以买房吗-天津没买房能落户吗-天津没有户口可以购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