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转折点-人生转折点语录-转折人生sss
摆烂”成为一种生活策略:并非躺平,而是重启当今时代节奏很快,让人喘不过气来。“摆烂”这个词在此时突然在网络上变得很火。多数人将“摆烂”与消极怠工、自暴自弃视为等同的。然而,你是否想过,或许“摆烂”其实是我们在高压环境下进行自我调整、然后重新出发的一种隐秘的策略呢。
传统观念下的“摆烂”误区
https://img1.baidu.com/it/u=1000947999,4252816854&fm=253&fmt=JPEG&app=138&f=PNG?w=500&h=667
长久以来,我们被灌入的观念是要持续拼搏且永不停歇。在这样的思维模式当中,“摆烂”被当作是极为可怕的事物。当一个人一旦被贴上“摆烂”的这个标签,仿佛就意味着他放弃了自己的人生,也丧失了进取的心态。比如,学生若出现不想学习以及敷衍作业的情况,就会被老师和家长指责为“摆烂”;职场人要是对工作任务不再积极去争取,而是随意地去应付,也会被同事和领导视为“摆烂”的表现。然而,这种过于简单直接的判定,实际上忽略了个体在遭遇巨大压力时的真实困境。
“摆烂”背后的自我调适
事实上,许多选择“摆烂”的人,并非真的对生活失去了希望。他们只是在长期处于高强度的奋斗中,身心都很疲惫,需要一个释放压力的途径。就如同一辆一直高速行驶的汽车,如果不偶尔停下进行检修,终究有一天会出现故障。以职场这个情况来说,不少年轻人在经历了“996”这样的工作节奏之后,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都在逐渐变差。不少年轻人在经历了“007”的工作节奏之后,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也都在逐渐变差。此时的“摆烂”,或许只是他们停下手中的工作。他们会去睡个好觉,会去看一场电影,会去户外呼吸新鲜空气。这种看似消极的行为,实则是在给自己的身体充电,是在给自己的心灵充电,是为后续更好地投入生活做准备。
从心理学视角而言,这属于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一旦外界压力超过个人所能承受的范畴,大脑便会发出相应信号,促使我们借助暂时的“摆烂”行为来减轻焦虑。这种缓解并非是逃避,而是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让我们能够在冷静的状态下重新对自己的目标和方向进行审视。
“摆烂”催生的新机遇
https://img2.baidu.com/it/u=2656496505,3485848065&fm=253&fmt=JPEG&app=120&f=JPEG?w=684&h=912
有趣的是,“摆烂”有时会带来未曾预料到的新机遇。当我们不再对原有的路径和目标过于执着,以一种较为轻松、随意的心态去进行探索时,常常能够发现新的可能性。例如,有一些人原本在固定的职业轨道上竭尽全力地奔跑,却一直都无法找到成就感。在选择“摆烂”之后,他们便有了时间去尝试一些之前就感兴趣但因为忙碌而被搁置的事情,像绘画、写作、手工制作等等。他们在这些新领域中有可能发现了自己的天赋和热情,进而开启了全新的职业生涯。
“摆烂”不是向生活缴械投降,而是在复杂的生活棋局里,巧妙地给自己留出一步棋的空间,用来调整布局,为后续的精彩对弈积攒力量。因此,当你觉得生活的压力让你难以喘息时,不妨尝试“摆烂”一下,或许,这就是你迈向更精彩人生的转折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