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为什么越量越低-血压量低一点怎么办-血压量低了的原因有哪些
日前,小九收到了后台的留言。网友说自己在两个星期前到药店买了一个电子血压计。起初,他没有察觉到有什么不同。但之后,他发现这款血压计的数值总是比其他类型的血压测量值要高。这让他开始怀疑这款血压计是否出现了什么问题。血压计数据存在差异的情况并不罕见,有网友曾反映过这一现象。即便使用的是同一款血压计,从腕式更换为臂式后,差别也比较大。
这让许多高血压家庭感到头疼:究竟哪个数值才是真实的血压呢?在家中进行测量时应该怎样选择血压计呢?
一、近半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
在《柳叶刀》发表的一项新研究里,有超过 1100 名医生和科学家参与其中。他们展开了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全球高血压趋势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 30 至 79 岁的成年人当中,有超过 7 亿人并不知晓自己患有高血压。
解放军总医院第八中心的丁仲如主任指出,高血压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往往要在 10 到 20 年之后,当血压长期处于过高状态,给身体造成心梗以及脏器损伤等危害时,才会被察觉到。
有一种血压被称作“隐匿性血压”。它通常在早上以及夜间这两个时段血压会升高。而在门诊测量血压的时候,刚好错过了血压升高的时间。这种血压所带来的危害,和一般的高血压相比是不相上下的。
可见,单频一两次的血压检测,很容易漏诊。
目前的高血压诊疗共识里,诊断高血压的“金标准”为动态血压监测。利用动态血压,其准确性通常较高,且数据较为全面。
动态血压监测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价格较为昂贵,并且需要在医院进行预约轮候。正因如此,家庭血压监测就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补充手段。
在家庭血压监测方面,很多家庭借助电子血压计来检测血压的变化。然而,有患者反映,使用电子血压计时,有时测量出的血压会越来越低,有时前后几次测量的结果差别会非常大。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二、电子血压计起伏大,还能继续用吗?
部分高血压患者觉得电子血压计测量不标准,因此打算改用水银血压计,他们认为传统血压计的数值更准确些。
一般情况下,血压计没必要使用水银的。水银血压计体积较为庞大,使用起来存在诸多不便,而且还需要进行专业的校准。
https://img1.baidu.com/it/u=1075021540,3196366805&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67
从方便和清晰这两个角度来考虑的话,家庭使用电子血压计是更为适合的。并且只要在使用的过程当中,每隔一两年就前往维修点进行校准就可以了。
但是电子血压计前后的数据存在差别?是不是自己购买的设备存在质量问题呢?血压计不准,可能与以下这些原因有关:
1、电子血压计的类型、品牌不同
电子血压计刚出现时,质量参差不齐。有不少产品并未通过国际方案认证。然而,不合格产品价格较为低廉,所以购买的人也相对较多。
一方面,电子血压计的种类较为繁多。在市面上,较为常见的有腕式、手指式以及无袖带式等类型。由于品类各不相同,所以其数据误差也会呈现出较大的差异。
大众一般更推荐购买经过了标准认证(AAMI/ESH/ISO)的血压计,这种血压计是上臂式全自动电子血压计,测量出的数据相对较为准确。
需要提醒的是,电子血压很灵敏。人体的血压是不停变化的。因为这些原因,测量的数值很可能会出现波动。出现两次同样测量值的情况是比较罕见的。
2、人体的血压不断变化
一个健康成年人在一天之内,会因为时间、温度、季节、情绪等因素而出现血压波动,波动幅度为 15—。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波动相对更大。
具体表现为:
右上肢血压和左上肢血压之间会有 2 到 4mmHg 的差值,下肢血压比上肢血压要高 20 到某个数值。
3、并非所有人都适合电子血压计
电子血压计采用示波法。它比较灵敏。所以不适合过度肥胖者。不适合心律失常者。不适合帕金森氏症患者。不适合脉搏极弱的病人。不适合严重呼吸困难的病人。不适合低体温病人。不适合心率低于 40 次/分的病人。不适合心率高于 240 次/分的病人。也不适合大出血、低血容量、休克等血压急剧变化的病人。
对于以上人群,电子血压计的测量可能会与实际血压有出入。
4、测量方式错误
https://img0.baidu.com/it/u=4186133826,2206247824&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67
部分测试者在测量血压时,喜欢将袖带放在肘关节处。这样袖带就不能完全贴合在上臂上,从而会出现空隙较大的情况,也就可能导致误差的出现。
另外在进行测量时,身体的移动以及肢体的活动,都能够对血压读数的准确性造成严重的影响。
想要获得较为准确的数据,建议在家庭测量时,进行 2 至 3 次测量,然后取平均值。两次测量之间要间隔 3 分钟以上,并且测量的部位和体位要保持一致。
三、血压140/90,就意味着高血压吗?
很多人认为测量血压达到 140/ 就判定为高血压,然而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高血压有着严格的诊断标准。在医疗诊室中,需要满足这样的条件:在非同一天的情况下,进行三次以上测量,且每次测量的血压值都要超过 140/。同时,家庭血压测量也需要适当进行调整,当家庭血压读数≥135/时,就可以判定为高血压。
多次进行检测,主要是因为在体检期间,可能有其他因素会产生影响。比如处于陌生环境会感到紧张,测量前没有充分休息,以及没有进行复测等情况,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血压出现偶然的升高。
高血压对心血管危害很大,应把血压降到多少最安全?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相关研究。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高血压中心的研究团队发现,应将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靶目标调整为 130 毫米汞柱以下,这样能带来临床获益且相对安全。
在日常分享降血压的经验时,钟南山院士提醒,患者必须要坚持服药,并且要按时按量,这样做是为了避免血压对身体造成伤害,同时也能减少血压带来的危害。
除了必需的药物之外,还要注意多进行运动,保持健康的饮食,避免熬夜,学会减轻压力等。养成这些习惯后,血压自然会听话。
#健康2022##谣零零计划#
参考资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