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科学技术局-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官网-重庆市科学技术厅
近日,江津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把《江津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 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印发了出来。为了能让各单位以及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政策内容,于是对政策内容进行了如下的解读。一、出台背景
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构成部分,它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根基。2021 年 6 月,国务院颁布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 年)》(国发〔2021〕9 号),此纲要为未来十五年的科学素质建设明确了方向,并且提供了依据。2021 年 12 月,市政府办公厅将《重庆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 年)》予以印发,文号为渝府办发〔2021〕138 号。此方案明确了在“十四五”期间全市科学素质建设所应达到的工作目标,以及需要重点完成的任务和相应的保障措施。它需要担当更加重要的使命。该方案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二、工作目标
科学素质的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科普供给侧改革成效较为突出。“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这一制度安排已基本确立。成渝双城经济圈中川渝之间的交流合作获得了新的进展,全域科普工作构建起了初步的新格局。科学精神在整个社会得到了广泛的弘扬,创新文化的氛围一天比一天更加浓厚,社会的文明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主要任务
https://img1.baidu.com/it/u=9813782,2688526159&fm=253&fmt=JPEG&app=120&f=JPEG?w=880&h=500
《实施方案》部署了两类十项重点工作任务。
(一)提升行动。《实施方案》依据不同人群的科学素质现状及其对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的影响,把对全民科学素质整体提高有重大关键性影响的人群以及科学素质整体水平低且数量巨大的人群当作重点。确定了青少年、农民、产业工人、老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这五类人群为未来五年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重点人群,组织开展 5 项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推动科普服务实现公平化、普惠化、精准化。并且聚焦于提高重点人群的核心能力,借助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来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营造出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为提升全区科技创新能力贡献积极力量。
实施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青少年是国家科技创新的储备人才,而青少年的想象力关乎着民族创造力的未来。实施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聚焦于培养处于科学素质建设关键阶段的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着力推动科普与教育进行深度融合,以增强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将弘扬科学精神贯穿在育人的整个链条之中。提升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水平,推进职业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和科普工作。实施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育计划,建立起校内外科学教育资源能够有效衔接的机制。实施教师科学素质提升工程,培育出一大批具备探索精神且有动手动脑能力的青少年群体,为提升全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夯实后备人才的基础。
一是实施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农民作为乡村振兴的主体,这意味着其科学素质的高低对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有着很大的影响。由于农民科学素质偏低,这就成为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短板,必然会对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形成制约,进而影响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成效。实施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重点是提升科技文化素质。要提高农民文明生活的能力,提高农民科学生产的能力,提高农民科学经营的能力。要树立相信科学的思想观念,树立和谐理性的思想观念。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实施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促进农村地区农民科学素质提升,造就一支能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加快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步伐。
三是开展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产业工人是创新创造的关键动力,他们在推动技术创新方面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同时也能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实施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重点在于提升技能素质,要提高产业工人的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开展理想信念和职业精神的宣传教育,实施技能中国创新行动以及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还要发挥企业家在提升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打造出一支具备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守规章、重安全等特质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以此来服务我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四是实施老年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我区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有 34 万多。这些老年人占总人口的 25%,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在持续加深。同时,现代社会正加快向高度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时代迈进,老年人怎样跨越“数字鸿沟”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实施老年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重点是提升信息素养和健康素养,以此来提高老年人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要实施智慧助老科普行动,提升老年人信息获取、识别以及使用的能力,同时增强老年人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意识,这样就能有效预防和应对网络谣言以及电信诈骗。还要加强老年人健康科普服务,实施银龄科普专项行动,从而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实现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学以及老有所为。
实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提升行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他们是治国理政的骨干力量,肩负着领导和管理国家各项事业的重要职责。实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提升行动,要搭建各种平台。这样能进一步强化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对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认识。能提高科学决策能力,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增强科学执政本领。能在提升公民科学素质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能为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实现江津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https://img0.baidu.com/it/u=250992370,353878385&fm=253&fmt=JPEG&app=120&f=JPEG?w=839&h=500
(二)重点工程。基于智能社会的新特性,聚焦于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以及提升科普服务供给效能,通过对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基础条件和薄弱环节进行分析,着力巩固根基、弘扬优势、弥补短板、强化弱项,《实施方案》安排了科技资源科普化工程、科普信息化提升工程、科普基础设施工程、基层科普能力提升工程、科学素质开放合作工程等 5 项重点工程,将会构建主体多元、手段丰富、供给优良、机制有效的全域科学素质建设体系,凭借政策机制建设,能够有效调动社会各方力量,构建起政府、社会、市场等协同推进的社会化发展大格局,为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给予基础支撑。
实施科技资源科普化工程。科普资源是科学素质建设的基础,通过科技资源的科普化能够产生高质量的新科普资源,而新的高质量科普资源又是丰富和更新科普内容的基础。实施科技资源科普化工程,以此来建立完善相关机制。同时实施科技资源科普转化专项行动,弘扬科学家精神,提升科技工作者的科普能力。这从机制建设、专项行动、示范引领以及社会责任等方面作出了具体的部署,明确了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社会组织以及科技工作者在科技资源科普化中的社会责任。
一是移动互联网彻底改变了人民的生活。二是移动互联网改变了信息传播的途径和方式。三是“互联网+科普”的使命是让科技知识在网上和生活中流行,以实现科普“传播高效”。实施智慧科普建设工程,要实施全媒体科学传播能力提升计划,也要实施繁荣科普创作资助计划。大力支持发展数字科普文化产业,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建设即时、泛在、精准的信息化全媒体传播网络。这样做的目的是要畅通科普传播渠道,实现科学理性与社会认知的融合,以及科学家和公众之间的融合传播,从而更好地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一是实施科普基础设施工程。多年来不断建设,科普基地等已成为科学普及的重要阵地。同时,社区科普大学、社区科普活动室等基层科普阵地建设也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我区科普资源供给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城乡差距较为明显,区域发展也不均衡。实施科普基础设施工程,要加强统筹规划以及宏观指导。要完善现代科技馆体系,同时加强科普基地的建设。并且要加强基层科普阵地的建设。这样做的目的是实现资源能够合理配置,能够高效利用,以及服务能够均衡化、广覆盖。
一是实施基层科普能力提升工程。基层科普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得到创新,应急科普宣教协同机制得以建立,基层科普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科普品牌活动得到培育,专兼职科普队伍建设得到加强,目的是提升基层科普服务的覆盖面、实效性和获得感。其中,把应急科普纳入到重点工程的建设内容之中。这是在对我国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经验进行总结之后,针对科学素质重点工程所进行的重要调整。同时,这也是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能够与时俱进的具体表现。
五是实施科学素质开放合作工程。推动科学素质的交流合作,参与“一带一路”的科技人文交流,加强川渝之间的科普交流合作。主要是出于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的考虑,以此来拓展科学素质建设的交流渠道,在更广泛的领域、更大的范围以及更深的层次开展科学素质的开放合作工作,以便更好地学习借鉴市外科学素质建设的经验,从而更准确、更立体、更全面地宣传江津区的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工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