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928 发表于 2025-4-16 23:26:54

机器人工程专业-机器工程专业人员有哪些-机器工程学什么

机器人工程专业属于中国普通高等学校的本科专业。此专业主要对工业机器人的结构、设计以及应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术进行研究。同时会进行机器人工作站的设计、装调与改造等工作,目的是提升工业生产的效率。例如:设计研发工业生产线所使用的机器人,制造自动焊接机器人,装调激光加工机器人等。

2022 年有 19 所高校依据《教育部关于公布 2022 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成功备案“机器人工程”专业,其专业代码,修学年限为四年,颁发工学学士学位;2021 年 21 所高校成功备案“机器人工程”专业;2020 年 53 所高校成功备案“机器人工程”专业;2019 年 61 所高校成功备案“机器人工程”专业;2018 年 101 所高校成功备案“机器人工程”专业;2017 年 60 所高校成功备案“机器人工程”专业;2016 年 25 所高校获批“机器人工程”专业;2015 年 1 所高校成功备案“机器人工程”专业;从 2015 年到 2020 年这 7 年时间里,全国共有 341 所高校成功备案“机器人工程”专业。高校“机器人工程”专业教育教学工作稳步推进。

2022 年 3 月至 4 月期间,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对全国 322 所普通高校展开调研。这些高校包括已经开办、正在开办以及即将开办“机器人工程”专业的高校。调研涵盖了多个方面,如高校自身的品牌影响力、“机器人工程”专业师资力量建设情况、人才培养方案和目标、课程体系建设情况、专业教材开发与人员投入情况、“机器人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与运行情况、教学成果、“机器人工程”专业实训基地服务能力、教师接受“机器人工程”专业知识培训的人数与次数、举办“机器人工程”主题活动的次数及规格规模等。联盟结合上述因素对高校“机器人工程”专业教育教学实力进行综合打分和抽样调研,最终以“排行榜”形式向社会公布调研结果,目的是服务国家机器人战略,记录高校“机器人工程”专业建设成果。

本次调研秉持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相关高校展开了全面的调研工作。通过对媒体公开报道的资料以及问卷调查所反馈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把当前高校“机器人工程”专业的教育教学总体实力划分成了四类,分别是 A 类、B 类、C 类和 D 类。同时,每类被分成三档。其中,A 类的三档分别是:A+类、A 类、A-类;B 类的三档分别是:B+类、B 类、B-类;C 类的三档分别是:C+类、C 类、C-类;D 类的三档分别是:D+类、D 类、D-类。

“A 类”意味着机器人工程专业教育教学的综合实力总体水平在全国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从排名方面来讲,浙江大学处于第一名,哈尔滨工业大学处于第二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处于第三名。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机器人工程专业在 2018 年得到教育部的备案,并且于 2019 年开始进行招生。哈工大是国内从事机器人研究较早的高校之一。1986 年成立了机器人研究所。建有“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建有国家“863 计划”智能机器人机构网点开放实验室。建有国家“863 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建有中德空间机器人技术联合实验室。拥有“机器人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拥有“机器人机电一体化技术”教育部创新团队。拥有“纳米级精密定位及微纳操作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创新团队。国内国际上,在空间机器人方面的研究占有重要地位,曾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弧焊机器人;在微纳机器人方面的研究占有重要地位,曾研制出我国第一台点焊机器人;在医疗机器人方面的研究占有重要地位,曾研制出我国第一台空间在轨维护机器人;在服务机器人方面的研究占有重要地位;在仿生机器人方面的研究占有重要地位,“空间机械臂技术”入选 2013 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培养的机器人学术研究人才遍布全国高校,专业技术人才遍布全国院所和企业。它是中国机器人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被赞誉为“中国机器人的黄埔军校”。本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在机器人工程以及智能装备领域能够引领未来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机器人工程专业建设依托本校的机器人研究所,该研究所是在 1987 年由张启先院士创建的,它是一个将教学、科研、开发集于一体的研究实体。
现任名誉所长是王田苗,所长是陈殿生。他们主要进行现代机构学以及机器人技术方面的理论研究与技术开发。该研究所目前有 15 名教授,其中包括 2 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 2 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该研究所在现代机构学等方面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力;浙江大学是国内最早开展机器人本科教学的高校之一,从 2002 年起就建设了机器人科教实践基地,并且从 2006 年开始进行机器人课程体系建设。十多年来,浙大已经形成了多层次的机器人教学实践平台。浙江大学机器人工程专业的主要课程包含机器人导论、机器人学、机器人驱动与控制、机器视觉、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导论等。“A 类”高校有西北工业大学,还有北京大学,也有北京理工大学,以及东北大学,再有山东大学,包括华南理工大学,包含吉林大学,涵盖哈尔滨工程大学,还有电子科技大学,也有东南大学,再有湖南大学,以及重庆大学等,一共是全国 60 所高校。

“B 类”意味着机器人工程教育教学的综合实力总体水平在全国高校中处于第二位。其中涵盖了天津科技大学、山西农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哈尔滨商业大学、太原科技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大连交通大学等全国 100 所高校。

“C 类”意味着机器人工程教育教学的综合实力在全国高校中的总体水平处于第三位。这些高校包括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四川大学锦城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新疆工程学院、沈阳工学院、山西应用科技学院、山西能源学院、长春工程学院、黑龙江工程学院、广州航海学院等,总计 100 所。

“D 类”意味着机器人工程教育教学的综合实力总体水平在全国处于第四的位置。其中涵盖了洛阳理工学院、南通理工学院、滁州学院、商丘工学院、蚌埠学院、泉州信息工程学院、潍坊科技学院、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周口师范学院、新乡学院等全国 80 所高校。

这是到目前为止的一个排行榜,它针对全国高校的“机器人工程”专业学科进行调查,在内容方面是最全的,规模上是最大的,覆盖的高校数量也是最多的。在年度会议上,会给那些进入榜单的、在“机器人工程”专业教育教学领域取得一定成绩且有科研成果的部分高校颁发荣誉证书,以此树立行业标杆,推动专业发展,鼓励学科创新。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在 2018 年 5 月 26 日于北京中国科技会堂成立。它是由一批投身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教育事业的高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个人自愿组成的。这是一个公益性、全国性的学术交流平台。联盟的工作接受国家网信办、工信部等国家政府部门的行政管理和业务指导。联盟对外开放,欢迎全国高校及优秀企业加盟合作(加盟微信)。

全国普通高校“机器人工程”专业教育教学综合实力的排名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专业师资力量,包括教师的学历、职称、科研成果等;二是教学设施,如实验室设备、实践教学基地等;三是课程设置,涵盖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四是学生培养质量,学生的就业情况、竞赛成绩等;五是科研水平,科研项目的数量、质量以及科研成果的转化等。

高校自身的品牌影响力(权重比例20%)

高校机器人工程专业师资力量建设情况(权重比例15%)

高校机器人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目标(权重比例15%)

高校机器人工程课程体系建设情况(权重比例10%)

高校机器人工程专业教材开发与人员投入情况(权重比例5%)

高校机器人工程实验室建设与运行情况(权重比例15%)

https://img0.baidu.com/it/u=2621404067,1386297079&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54

高校机器人工程专业教学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权重比例5%)

高校机器人工程专业实习实训基地服务能力(权重比例5%)

高校机器人工程专业的教师接受专业培训的人数以及次数,其权重比例为 5%。

高校主办机器人工程专业活动的次数以及承办该活动的规格规模,这部分占比 5%。

2023 年有 341 所高校的机器人工程专业教育教学综合实力情况。这些高校在机器人工程专业教育教学方面有着各自的表现。该排行榜对这些高校的相关实力进行了综合评估和排序。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简称高校联盟),是由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全国 54 家高校以及海豚大数据科技等企业共同发起的。该联盟于 2018 年 5 月 26 日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正式成立。其中包括中南大学、东北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重庆邮电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曲阜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等高校。联盟迄今已发展了 300 多家会员,这些会员覆盖了全国 20 多个省市。联盟是由一批积极投身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教育事业的高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自愿组成的,它是一个公益性、全国性的学术交流服务平台。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潘云鹤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担任联盟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良也担任联盟名誉理事长。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原司长孙霄兵同样担任联盟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担任联盟理事长。联盟的工作会接受工信部、国家网信办等政府部门的行政管理以及业务指导。联盟的主要工作在于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及协同育人。(加盟微信)

高校区块链专委会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有一个区块链专委会,简称高校区块链专委会。它是由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郑州大学、贵州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山西农业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陕西师范大学、中国网安以及海豚大数据科技等全国 40 多家高校、企业和机构一起发起的。该专委会于 2019 年 12 月 7 日在广东省佛山市正式成立。目前发展高校及企业会员70多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纯是浙江大学教授,他担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名誉顾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字社会与区块链实验室主任蔡维德教授,以及中国计算机学会区块链专委会主任斯雪明教授、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狄刚,他们担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名誉主任;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区块链中心主任陈钟教授担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主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的主要工作在于推动高校区块链教育的发展,并且为高校区块链专业的建设以及学科的进步给予专家咨询方面的服务。

高校元宇宙专委会

https://img0.baidu.com/it/u=2341905870,3738651122&fm=253&fmt=JPEG&app=138&f=JPEG?w=800&h=1193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有一个元宇宙专业委员会,简称高校元宇宙专委会。此专委会是由清华大学、湖南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汕头大学、河北金融学院、保定市元宇宙协会、英伟达中国、海尔衣联网研究院、海豚大数据科技(天津)有限公司等全国 20 多所高校、企业和机构一同发起的。并且在 2022 年 11 月 5 日于北京正式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沁平是计算机软件与虚拟现实领域的专家,他担任高校元宇宙专委会的名誉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的名誉院长,同时也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的高级顾问,他担任高校元宇宙专委会的名誉主任;邢春晓是清华大学信息国研中心可信软件和大数据部的常务副主任,他担任高校元宇宙专委会的主任委员。目前已经有 30 多家高校及企业成为会员。高校元宇宙专委会的主要工作包括促进高校的元宇宙教育,强化校企之间的合作,推动元宇宙专业的建设以及学科的发展,并且为元宇宙教育教学提供专家咨询服务。

高校新商科专委会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新商科专委会,也就是高校新商科专委会,是由中央财经大学等全国 20 多家高校、企业和机构共同发起的。这些发起单位包括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工商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广西科技大学、河北金融学院、天津财经大学、北京物资学院、西藏民族大学、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北京经贸职业学院、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以及海豚大数据科技等。该专委会于 2019 年 6 月 28 日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正式成立。目前已经发展了 100 多家高校及企业会员。高校新商科专委会的主要工作包括促进高校新商科教育,推动高校新商科专业的建设以及学科的发展,并且为新商科教育提供专家咨询服务。

AI联盟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

版权声明:我们转载的文章和图片均来自公开网络。对于推送的文章,除非无法确认其来源,否则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若出处有误或者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可与我们联系,以处理删除或授权等相关事宜。

联盟“资料图书馆”

微信咨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机器人工程专业-机器工程专业人员有哪些-机器工程学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