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工程-化工工程师证书-化工工程与工艺专业就业前景
长江正在告别“化工围江”的状况,沿线省市的很多沿江化工企业已经进行了关改搬转,朝着绿色发展的方向迈进。在这些企业中,有一项化工绿色生产方面的“世界性难题”已经被成功破解。这是磷化产业中所产生的固体废渣,即磷石膏的治理。长江经济带汇聚了中国的大部分磷化工产能,而磷石膏是长江的重要污染源之一。
中国化学的全资子公司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五环”)解决了这一难题,使得磷化工在三废方面达到了环保标准。
中国五环介绍称,在 2018 年 5 月 7 日,中国五环的长江大保护项目部正式挂牌成立。该项目部围绕长江大保护以及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展开工作,重点对沿江化工企业的关改搬转予以关注,同时也关注化工园区提质升级建设和化工产业的绿色发展。其中包括打破国外的技术封锁,成功开发出磷酸的绿色生产新工艺。
打破国外技术封锁,提供低碳新方案
https://img1.baidu.com/it/u=2097895111,4080237333&fm=253&fmt=JPEG&app=120&f=JPEG?w=750&h=500
长江的生态问题主要体现在水中。其根源在岸上。化工污染是导致长江经济带水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
为解决“化工围江”和“化工围城”等给行业发展带来的难题,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从 2016 年开始,在中国长江经济带沿线的各个省份,中国五环同和与多个省市政府部门、化工园区以及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还签订了工程咨询、设计以及 EPC 总承包等类型的合同,这些合同总计有 30 多项,合同金额累计约 50 亿元,所涉及的项目总投资达到 300 多亿元。其中有 8 个是战略合作协议,9 个是园区基础设施类项目,10 个是政府服务类项目,15 个是化工类项目,5 个是环保类项目,还有 15 个是规划类项目。
中国湿法磷肥生产基地有很大一部分分布在长江流域,其比例达到 90%。磷化工以及磷石膏污染问题,一直对长江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磷属于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对于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以及高新技术的发展而言,是重要的基础。传统的二水湿法工艺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磷酸浓度较低,能耗较高,磷石膏晶间的磷难以被溶出,导致磷的回收率较低,这是技术上的难题。
中国五环以二水湿法工艺技术为基础,开发出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的磷酸生产工艺,此工艺具有低能耗、高收率、高品质的特点,是半水 - 二水法磷酸生产工艺。该工艺改变了国外专利商的技术封锁。在 4 月 15 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示的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奖里,中国五环的《半水法湿法磷酸工艺及系统》发明专利获得银奖。
破解世界性难题,做好长江发展“必答题”
https://img2.baidu.com/it/u=3095441,1877247795&fm=253&fmt=JPEG&app=138&f=JPEG?w=751&h=500
磷矿开采之后,接着是磷化工企业的加工,然后就生成了化工废弃物,整个这样的产业链都成为了长江污染的隐忧。然而对于磷化产业而言,不管进行怎样的转型,或者怎样去升级,都始终面临着一个无法回避的“世界性难题”,那就是磷石膏的治理。
磷石膏是在生产磷酸时所产生的固体废渣,其利用起来难度较大,在全球范围内综合利用率还不到 8%。我国的大部分磷化工产能集中在长江经济带,磷石膏的堆积是致使长江部分河段水体中总磷严重超出标准的原因之一。对于磷石膏的污染防治以及综合治理,这并非是一个“选择题”,而是长江经济带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
中国五环依托科技创新,拿出了“三磷”治理的整体解决方案。该方案能够实现磷化工企业及工业园区在废气方面的环保达标,能够实现磷化工企业及工业园区在废液方面的环保达标,能够实现磷化工企业及工业园区在固废方面的环保达标,还能带动整个磷化工园区的安全环保升级。
中国五环的党委书记程腊春表示,会积极主动地承接工信部以及沿江各省市所安排的重要工作。同时,会全力做好长江绿色发展的各项技术支撑服务。他会在更大的范围、更多的领域以及更深的层次上推进共抓大保护工作。并且会努力在巩固和拓展大保护成果、创新技术以及行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投入更多的功夫,以取得更大的成效。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母亲河始终保持生机活力,确保一江清水能够绵延后世,给人民带来福祉。”(澎湃新闻记者 郑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