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日语-日语乒乓球的谐音-日语乒乓球直板横板
编者按:一个小家庭做出了抉择,这抉择演绎成了国与国之间的争锋,于是时代所带来的灰尘,变成了人们肩上的大山。张本智和曾有拿世界冠军的言论。今天在国际乒联世界杯男单半决赛中,他以 3 比 4 被马龙逆转。如今,这“豪言”要留到 2021 东京奥运会了。
他被贴上了许多负面的标签,其中之一是“豪言”。并且他在比赛中喜欢大吼大叫,这被认为是“没礼貌”“狂妄”以及“影响对手”的行为。
(张本智和在国际乒联世界杯半决赛不敌马龙)
他每次大赛前回答记者提问的是标准答案,说是“豪言”也不过如此,那就是“我想拿冠军”。他从参加日本小学以下的比赛开始,以小学生的身份与高中生进行比赛,接着征战成年赛事,之后又代表日本打国际赛事。每一次大赛来临之前,他都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冠军”。
他打球以来有大吼大叫的习惯,对他来说,这更像是对胜利的渴望,是一种情绪化的表达。
很少有人会听他的解释。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容易被过度放大,也容易被错误解读。这是因为他的国籍,他是华裔,父母都来自中国,却在 2014 年加入了日本籍。很多人不了解他的成长环境,也很难理解他和父母所做出的各种决定。
张本智和,到底是如何诞生的?
离开故乡的打工人
2003 年 6 月 27 日,张本智和在日本仙台降临世间。起初,他的名字叫张智和。
他的父亲是张宇,母亲是张凌。当时,他们还未拿到居留权,持有的都是工作签证。张宇来自四川,年轻时是乒乓球运动员;张凌也来自四川,年轻时同样是乒乓球运动员。相比之下,张凌当时的表现更为出色,曾入选国家乒乓球一队。1995 年天津世锦赛,张凌代表中国队,同时参加了女单、女双和混双的比赛。
(2014年,张本智和一家人合影)
但退役之后,张宇和张凌在国内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那一代的运动员,离开赛场后就如同鱼离开了水一般。在国内找不到机会,他们只能选择去国外。两人分别前往其他国家担任教练,1998 年,他们定居在日本,在仙台的一家小乒乓球馆担任教练。“我们那个时代都差不多,24 岁、25 岁就退役了,去国外打打球,拓宽一下眼界,”张宇说道。
一开始,夫妻俩的想法较为单纯。他们打算在国外赚取一些钱财,等孩子长大之后,再回到国内发展,就如同许多在国外的打工者那样。张宇始终坚信,他与妻子的根都在中国,在四川。在还没有拿到居留证的时候,夫妻二人每三年就需要返回四川,重新办理签证。即便这样做十分麻烦,他们依然没有选择入籍。
张智慢慢长大,后来女儿张美出生,于是一切有了变化。
张智和 2 岁的时候就开始和父母一起练球。说这是练球,实际上就是父母与儿子之间的一种互动。因为没人能帮他们带孩子,夫妻两人一个月的收入折合人民币两万多,在日本只能算是过得还可以,他们又不想把儿子送回老家,让他变成留守儿童,所以就只能把儿子带在身边。
张凌表示:只是让他去玩一玩。未曾想过让他练习乒乓球。倘若他出去玩耍其他项目也是可以的。
张智和一开始只能站在椅子上打球,没想到后来却越打越好。在小学前,他打遍日本无敌手。进入小学后,他的目光看得更远了。2011 年,8 岁的张智和在一场比赛中击败了当地最强的高中生。那场球,张智和起初处于 0 比 2 的落后状况。在赛点局时,他更是 6 比 10 落后。然而,他经受住了压力,成功逆转拿下了第三局。接着,他又连续赢得了两局。最终,实现了从 0 比 2 到 3 比 2 的大逆转。
张凌时常会在家中观看这场球的录像。有时看着看着,她会情不自禁地抹眼泪。正是那一场球,让她开始支持儿子将乒乓球当作未来的职业。
此时,张宇没想到未来的国籍问题,张凌也没想到。他们想到的是,儿子在乒乓球运动上有天赋,够努力,还很喜欢。他们认为,作为父母,当然要支持孩子。
张本智和的“本”
(2014年,张本智和参加成人组巡回赛)
https://img0.baidu.com/it/u=587137019,2185420913&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707
2013 年时,张智十岁。日本东京成功申办了 2020 年奥运会。一个国家的体育机器开始运转起来。
他们的计划包含多个夺金项目,这些项目大多与中国体育存在冲突,乒乓球就是其中之一。日本乒协一年的经费为 3 亿日元,约 1800 万人民币,其中三分之一被用于青少年培养。在这个时候,张本智和进入了他们的视野,这位在仙台已经无人能敌的小学生,被日本乒乓球界当作东京奥运会的夺冠希望。
这彻底打乱了张宇夫妻的计划。
他们曾多次思考过未来的路。张宇觉得最现实的做法是等孩子长大一些后,全家就返回四川。因为很多朋友如果长期不联系,关系就会变淡。要是再晚几年回国,之前打球时期积累的人脉就无法发挥作用了。张宇表示:“我们一直都想回四川当教练,一直怀有这个想法。”
他们面临两个困境。其一,关于张智和的未来,他以乒乓球为职业,在日本经历风雨后,回到中国能否拥有一席之地;其二,他们有了一个女儿叫张美和,在没有开放二胎政策的时代,如何给她办理上户口,这也是他们所忧虑的事情。
回家的决心迟迟未下,儿子未来的选择步步紧逼。
2014 年年初,张智和参与了东亚青少年锦标赛。此赛事对国籍未作具体规定。张智和代表日本参与比赛,然而他依然是中国国籍。那么接下来呢?
(张本智和在场上总是充满激情)
日本规定,选手参加国际成人赛事需为日本国籍。这意味着,张智和若想参加世界大赛以及获得高质量训练机会,其一,可回国与众多天才奋力拼搏以求得一线生机;其二,可加入日本国籍。
在乒乓球领域,日本选手常常会对中国运动员能有更好的培养而心生羡慕。同时,中国运动员也会觉得,日本选手在出头方面显得太容易了。马龙说:“他们 12 岁就能够参加国际成年赛事,而我 12 岁的时候还在辽宁队,只能参加东亚青少年赛。”
父母终于做出了决定。
2014 年 3 月,张宇带着张智和一同前往仙台当地的户籍所。他们在那里正式办理了入籍手续,自此之后,张智和便成为了张本智和。
张宇向很多媒体解释了原因,为何要加“本”字。这是他们夫妻二人经过长时间商量后的结果,他们的想法是不想让他忘本。
一边是乡愁,一边是儿子的未来,张宇、张凌努力想做到平衡。
偏离父母的轨道
想像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张宇和张凌未曾想让孩子成为下一个他们,然而一直期望孩子能如他们一般,牢记中国,铭记四川。在自家屋内,他们凭借从国内购回的教材教导孩子拼音与中文,在家中交谈时,也必定说汉语。之后倘若碰到前来日本采访的中国记者,张凌总会提醒儿子:“说中文啊。”
(张本智和与父母观看妹妹的比赛)
张宇和张凌的故乡,是他们能够看得见且想得到的。家乡的火锅让他们魂牵梦绕,每次回到四川,他们都要吃好几顿。然而,张本智和的故乡又是怎样的呢?
张本智和生于仙台且长于仙台,他与其他日本孩子并无差别。他会说日语,能和小伙伴们一起玩壁垒球。在数学课上,他能第一个做出老师布置的难题,从而被其他小朋友所羡慕。他喜欢追最新的漫画,也喜欢韩国女团 Twice,因为该女团中有来自日本的女孩 Sana。
张本智和很爱他的父母。他会在妈妈面前撒娇,说“你该给我设计一个签名了”。他还会把夺冠后的鲜花送给妈妈。他也会向父亲诉苦,说“这场球我应该赢的”。他说,在全世界的料理中,妈妈做的饭菜是最好吃的。然而,他终究有属于自己的世界,有他的同学、朋友和队友,而且绝大部分都是日本人。
他愿意说中文,然而这并非易事。与说日语能够脱口而出不同,他需要逐步组织语言,并且是一字一顿地说着带有四川语音的普通话。
这是张宇夫妻面临的现实,儿子的人生,和他们想像的不一样了。
https://img0.baidu.com/it/u=131949764,680660316&fm=253&fmt=JPEG&app=138&f=JPEG?w=800&h=1067
其实张凌一开始并不期望儿子成为职业运动员。和大多数中国家长一样,他们都希望孩子能好好读书。张本智和出去比赛时,都要带着作业,一有时间就会去完成任务。然而,父母终究会为了孩子而改变。当张本智和偏离了张宇夫妻为他规划的轨道后,他们所能做的就是跟上他的轨道,适应他的成长。
最初,他们都在家中使用中文交流。然而,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们的交流情况发生了变化,从偶尔说几句日语,逐渐转变为大部分时间都会说日语。
2014 年,张宇加入了日本国籍。同时,张本智和也加入了日本国籍。张宇加入日本国籍是因为他要去日本乒乓球队担任教练,这样他就能更好地教导和照顾儿子。
(2018年夺冠后,张本智和将鲜花献给母亲)
舆论的沦陷者
张本智和首次听到骂声是在 2015 年。10 月份,他参加波兰公开赛并进入正赛。首轮时,他不敌比自己年长 15 岁的马龙。然而,12 岁的他刷新了国际乒联巡回赛正赛最年少选手的纪录,并且被乒乓球圈外的人所知晓。
张宇庆幸当时孩子年幼,未被网上的舆论所干扰。然而他的妻子张凌却不同,她很喜欢看国内的新闻,结果在翻看评论时,发现有很多人在辱骂他们一家人。张宇说:“有段时间,张凌一直在抹眼泪。”
在波兰公开赛上,彼时担任中国乒乓球总教练的刘国梁,主动向张宇打招呼并问候。他说道:“听闻你儿子打得很不错。”作为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乒乓球人,刘国梁能够理解张宇夫妻的抉择。他认为:如果他们在打球时是世界冠军,就不会选择移民日本。但由于中国乒乓球太过强大,在国内的发展环境并不容易。
但刘国梁也没有想到,张本智和的进步会那么快。
(2017年,张本智和前往成都参加比赛)
2018 年的国际乒联巡回赛总决赛上,张本智和在男单决赛中以 4 比 1 的成绩战胜了中国选手林高远,从而成为了总决赛中最年轻的单打选手;2019 年的国际乒联世界杯在四川成都举行,而四川成都也是张宇夫妻的故乡,在这场比赛中,他在半决赛里以 4 比 2 击败了马龙,正式成为了中国乒乓球的头号强敌。
他遭遇的外界攻击在增多。2017 年,在成都,他被现场观众狂嘘,几乎难以正常比赛。他的每一个举动,都会被舆论放大,成为一波又一波攻击的素材。时代的灰尘落在他们肩上,就变成了一座大山。
张本智和表示,他要带领日本去战胜强大的中国乒乓球军团。然而,这仅仅是因为中国军团在乒乓球领域充当了大魔王的角色,如果换成另一个国家,那么张本智和要击败的对象就会发生改变。
自己的儿子让他们感到骄傲,故乡又不能割弃。面对舆论的抨击,张宇和张凌作为父母,起初是担忧和难过,后来只能选择接受,并且想尽各种办法去减少或者削弱那随处可见的攻击。
张宇说:“挺麻烦的,所以尽量不要出错。”
(张本智和在比赛间歇与父亲张宇沟通)
结语
张凌容易流眼泪,高兴时会哭,伤心时也会哭。在过去的很多年里,她的泪水都是因儿子受到辱骂而流的。然而在 2015 年,腾讯体育记者王怡薇远赴仙台进行采访,在采访中提到 1995 年的天津世锦赛时,张凌哭了,那是为十年前的自己而哭。
报了三项比赛都输了,而且还输给了外国人,回去不知道该怎么交代,真的不知道该怎么交代啊!当时我真的有想死的心。
张本智和有时会哭泣,少年时期在乒乓球桌上败给了成年人;在比赛中未能展现出真实的实力,然而他都是为自己而哭泣,不会为日本民众流泪。
一代人的负担,不愿留给下一代人;一代人未曾拥有的,会变成对下一代人的期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