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为什么要建在海边-核电站修在沿海地区-核电站海
人类科技不断进步,核能被广泛利用。在一些发达国家,核电站基本是主要的发电手段。核能是当代最主要的能源之一,保障其安全性很重要。人类在利用核能的历史进程中,曾发生过多次大规模的核电站事故。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以及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件。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堪称人类的一场大灾难,它不但导致了大量人员的死亡,而且核辐射所带来的破坏力极其惊人,直至现在,切尔诺贝利的原址依然是一片荒芜景象。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泄漏,虽未导致人员死亡,然而其对海洋造成的破坏却极为巨大。
https://img1.baidu.com/it/u=2156427736,623969036&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889
也许有人会问,为何大多数核电站都建在海边呢?因为核电站利用核能后,会生成大量的热量以及污染,所以人们使用完的核废料必须妥善保管。例如,核能需用到元素铀 -235 ,当铀 -235 持续被消耗,其质量达到一定数值时,铀 -235 就需要被废弃了。铀 -235 废弃后会持续产生余热,并且作为乏燃料棒进行β衰变之后也会产生热量。而要消除这些废料所带来的影响,其中最好的物质便是水。
人们使用大量的水来隔离核废料。一方面,水能够吸收其中的大部分热量;另一方面,水可以隔离核辐射,从而使整个核电站能够安全运行。而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泄漏,是由于核反应堆和核废料池出现事故,致使核辐射进入海洋,造成了大量海洋生物死亡,并且附近的海洋生态也遭到了破坏。一般而言,核废料需要在水中放置大约一年时间才能够完全冷却。倘若在这个时候,工作人员不慎掉入水中,那么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
https://img1.baidu.com/it/u=44908700,897963226&fm=253&fmt=JPEG&app=120&f=JPEG?w=626&h=313
核废料并非直接裸露在水中,而是有一层隔离装置。只要不出现泄漏情况,就无需担忧。因此,工作人员在水池周围走动不会有影响,即便掉入水中也十分安全。这里的水还很温暖,就如同泡温泉一般。不过,每一个核电站都有着严格的安全管理规则,通常情况下核废料池是严禁靠近的。
核能是一种极为高效的能源。如今中国正在大力推进核能的发展。因此,不能因为仅仅发生了几次核电站事故,就因噎废食,停止对核能的发展。我们应当制定出安全且严格的管理守则,同时采取多方位的防范措施,以此来确保核电站能够安全运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