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928 发表于 2025-4-19 04:44:30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心理重要性健康教育心得体会-心理健康重要性认识

心理健康教育依据心理活动规律,运用各种方法与措施,目的是维护个体心理健康并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有效解决心理问题,让学生健康成长,这已成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社会发展带来了种种变化,这对我国学校教育和儿童发展事业造成了冲击和挑战。据调查,在我国学生群体中,约有 1/5 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像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击、退缩、焦虑、抑郁等这些外显和内隐的心理行为问题。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直

影响学校教育任务的完成以及教育目标的实现。我们知晓,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涵盖身心两方面的健康发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关键举措。接下来从几方面谈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有必要的,它能避免各种突发事件的发生,能维护社会的安定稳定,能保障学校的正常运作,也能让学生家庭幸福。当个体遭遇重大的“生活事件”时,其心理就会进入挫折、焦虑、压抑、恐惧、担忧、矛盾、应激等这些不平衡的状态。这时可以通过自我调节或者借助他人的疏导,来消除内心的不平衡。同时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时进行疏导,让处于不平衡状态或不健康状态的个体能够恢复到正常状态。

https://img1.baidu.com/it/u=1282224881,2254005799&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647

常状态下,能够大幅减少偏态与变态的不适应行为,能降低青少年违法犯罪事件和异常事件的发生,使学校和社会的正常治安与秩序得以维护,同时也保障了家庭的幸福。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是保证学生正常健康发展所必需的。学校课业过重,学业竞争激烈,家长和老师对学生要求过高,这让学生背负的精神压力过大。当努力付出得不到好回报时,自卑和恐惧的情绪就会产生,从而使学生进入不平衡的状态,易于形成不良品德或做出不道德行为。此时,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促使学生学业事业获得成功;能够推动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能够保障学生正常健康地生活并发展成人。三、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的需求。

青少年时期极为特殊且敏感。个体从儿童迈入青少年阶段,身心会发生重大变化。此时出现了对心理与行为有重要影响的两方面需求:其一为性需要;其二是因为身体全面发展以及性需要的形成,让青少年产生了成人感,进而出现了强烈的独立性需要。对于异性所带来的困扰,也就是感情方面的困扰。青少年时期处于花季雨季,生理各方面开始有明显变化,性意识等也逐渐成熟,会对异性产生好奇,交往带来困扰,同时也会带来很多感情烦恼。因此,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极为迫切。四、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社会变动时期所需要的。近二三十年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竞争愈发激烈,由此产生了一些

https://img0.baidu.com/it/u=3898536223,1658230286&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707

一些因素或因变化而暂时不可避免地滋生,对青少年心理状态产生消极作用。家庭环境给当今青少年的心理产生了较大冲击,学校环境也如此,社会环境同样如此。随着经济的发展,离婚率不断提高,家庭夫妻之间的矛盾日益增多,争吵越来越多,温馨越来越少,缺乏良好的沟通。孩子长期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心理会逐渐产生压抑、愤恨、不安等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非常重要,而且是势在必行的。一般而言,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处于正常且健康的状态。然而,我们不能忽视中小学生所遭遇的心理困惑。倘若这些困惑未能及时被消除,任由其长期累积,且超过了他们这个年龄段心理所具备的承受能力,那么就容易引发自暴、自弃、自卑等不良心理,还可能形成孤僻、懦弱或者急躁、粗暴等人格障碍。我们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要预防学生心理问题的滋生,也要消除已有的心理问题。这样能促进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之,抓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二十一世纪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心理重要性健康教育心得体会-心理健康重要性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