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中药肚子胀气正常吗-中药肚子喝正常胀气怎么办-中药肚子喝正常胀气怎么回事
关于喝中药你不知道的知识
初一能躲过,十五却躲不过;和尚能逃脱,庙却逃脱不了。在学校可以不喝中药,然而回家之后不还是得老老实实地喝中药吗?
大家都知道,中药确实又贵又苦又涩。然而,让我没想到的是,喝中药的过程并非最痛苦,一天三顿喝中药也不是最痛苦的,唯有每次喝完中药后必定拉肚子这件事才是最让我痛苦的。
喝中药后会拉肚子属于正常现象吗?若属于正常现象,那究竟为何会拉肚子呢?
非常疑惑,于是上网去查看一些资料,这才大概明白了一些。借着这篇文章,顺便给大家普及一些大家对喝中药比较感兴趣的小知识。
1.喝中药拉肚子的原因
喝中药导致拉肚子的原因具体如下:
正常的排毒反应是这样的,比如人体内的湿气比较重时,服用排湿的药物就有可能会导致腹泻。
若服用的药物含有大黄,或者含有金银花等,这些药物可能具有一定的排泄作用,从而可能导致拉肚子症状的发生;
本身体质较为虚寒,容易出现拉肚子的情况。服用药物之后,因药物刺激肠道而引发的拉肚子属于异常反应。这种情况下,需要停药,并及时前往就医。
目前中药大多是代煎的。如果代煎后储存不当,就可能会导致拉肚子症状的出现。对于代煎好的中药,建议将其放置在冷藏室进行冷藏,这样可以避免药物变质。
出现腹泻症状后,建议及时去就医。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明确导致腹泻的病因,然后给予有针对性的治疗。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沈英主任)
2.喝中药的最佳时间
因为中药的性质各异,所对应的疾病也不一样,所以推荐的服用时间会有差异,不存在绝对的喝中药的最佳时间,只要听从医生的指导来服用就行。除了一些特殊药物需要在规定时间内服用外,其他没有特别指出的药物,大致可以分成餐前服、餐后服、餐中服和空腹服这几种情况,建议咨询医生后在合适的时间段服用。
一、一般药物
1、餐前服:可以使药物成分被较快吸收;
2、餐后服:目的在于减少药物成分对胃肠道的刺激;
餐中服指的是在用餐期间进行服用。其目的一是借助食物中的油类来促使药物吸收,二是利用药物来阻止糖分的吸收。
https://img0.baidu.com/it/u=3622894031,3889181438&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67
4、空腹服:为了避免其他食物的影响,有利于药物成分吸收。
二、特殊药物
补肾药建议在清晨服用,驱虫药建议在清晨服用,催吐药也建议在清晨服用。
宜在午前服用的药物有:发汗解表药,这类药建议在午前服用;还有补气壮阳药,它也建议在午前服用。
滋阴养血药,比如六黄汤等,这类宜在入夜后服用的药物,建议在入夜后服用。
宜在入睡前服用的药物有安神药和止遗药等,这些药物建议在入睡前服用。
5、其他药物:润肠通便类药物不宜午前服用,其他时间均可。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医院 朱锐副主任)
3.喝中药忌口的食物
忌口通常指的是不应该进食的食物,食用这些食物后可能会对人体产生影响。在能够正确服用中药且保证疗效的情况下,服用中药期间需要注意饮食要清淡。同时,应尽量避免食用辛辣、寒凉、油腻的食物,以及像发物之类的食物,以防影响中药的药效。
辛辣食物包括大葱、蒜、姜、酒、胡椒、辣椒等。这些食物多性温热。当正在服用寒凉药物时,它们可能会改变药性,从而影响药效。倘若正在服用温热的药物,食用这类食物则可能致使温热性过强,造成药效过强,不利于疾病的治疗,还有可能引发其他病症。
寒凉食物有西瓜、苦瓜、冷饮、绿豆、白萝卜以及刚从冰箱拿出来的食物等。这些食物多性质寒凉。如果食入过量,一方面可能影响药性,另一方面还可能刺激胃肠道,从而引起不适症状。
油腻食物包括重油重盐的火锅、烧烤、红烧肉、炸鸡、汉堡等。这类食物较难被消化吸收,在吃中药期间,可能会对中药的吸收产生影响,不利于药效的发挥。
中医将部分食物划分为发物,这些食物可能引起或加重疾病的不适症状。主要有芒果、菠萝等容易动风生痰的食物,还有鸡肉、鹅肉等。部分海鲜类食品如海鱼、虾、螃蟹等也属于发物。在吃中药期间,此类食物容易影响药效。
其他方面:浓茶、咖啡以及酒等具有刺激性的食物,若与中药一同食用,有可能会对中药的有效成分吸收产生影响,所以应当注意少量食用这些食物。
(中日友好医院 吴继全主任)
4.喝中药会导致发胖吗?
中药不存在增肥的作用,通常情况下服用中药不会引发体重上升和发胖。倘若服用中药之后,身体出现变胖的状况,通常会考虑以下这些原因:
既往本身有脾胃虚弱的问题,脾主要负责运化。食物的消化以及吸收功能主要依赖脾的运化功能。倘若脾胃虚弱,人体摄入的食物就难以得到良好的消化和吸收。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状况,身体就会处在比较消瘦的状态。此时若服用有健脾、益胃功效的中药,能让脾胃功能调理至正常状态,脾的运化功能得以恢复,消化和吸收作用也会增强,这样就有可能使原本比较消瘦的体型出现体重增加的情况。这属于一种正常现象,是身体疾病好转的表现。
中药中含有一些具有健脾、消食作用的食物。这些食物能增加食欲,使得摄入的食物增多。如果摄入的食物超出了身体的需要,就无法得到很好的消耗,会积存在体内,进而导致体重增加。
https://img0.baidu.com/it/u=2740299538,4260420184&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67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孙连庆主任)
5.喝中药能加糖或蜂蜜吗
通常服用中药时不要放糖。因为糖会对部分药物产生一定影响。放糖主要是为了提高药物的甜度。有些患者可能觉得药物太苦而无法饮用。这时就需要根据药性来判断是否适合放糖。具体情况有以下几种:
适合放入糖:像具有补中益气、健脾、补益等功效的药物,像人参健脾汤、小建中汤或者八珍汤等这类药物,加入少许糖是没有问题的;
苦寒泻火的药物不适合放糖。因为苦味有泄热的作用,若患者经常使用清热解毒类草药,再加上糖,由于糖的味道较甜,可能会使药效有所减轻。
如果服用中药想加糖,应咨询医生,辨别药物特性是否适合加糖。
喝中药能否加蜂蜜,要依据蜂蜜是否会对中药药效产生影响来判定。若不会影响中药药效,就可以加蜂蜜;若会影响中药药效,便不可以加蜂蜜。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如果患者所喝的中药具有补益脾胃、滋阴补血的功效,那么加蜂蜜能够滋养脾胃,通常不会对中药的药效产生影响。同时,蜂蜜水味甘、性平,能够缓解因中药味苦而引发的恶心、干呕等一系列症状。
蜂蜜中的糖分含量较高,若患者所喝中药具有清热解毒、苦寒泻热等功效,可能会对中药的药效产生影响。同时,蜂蜜含有大量糖分,部分患者不适合添加蜂蜜,像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者等。所以,在这些特定情况下,喝中药时不能添加蜂蜜。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霍则军主任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陈秀杉副主任)
6.喝中药多久能见效?
中药喝多久能有效果,没有确切的期限。中药起效时间主要取决于患者所患的疾病不同,疾病的严重程度不同,病程的长短不同,这些都是影响药物效果的几大因素。
一般而言,对于急性病,像上呼吸道感染以及急性的皮肤病这类情况,使用中药的疗效是比较快的。使用中药后,1 到 2 天就能够见到效果,3 到 5 天就可以达到治愈的程度。
对于一些慢性疾病,尤其是病情较重且病程较长的情况,所需时间会久一些。不过一般在用药一周左右,通常都会显示出一定的效果。倘若一周左右没有明显疗效或者出现不适症状,就应当及时就医,以便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用药。
个人建议,若服用中药已达数年但病情仍未好转,那么可以试着更换为西医治疗或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冯淬灵主任)
问题源自生活,实践能带来真知。生活中我们会有诸多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只要我们怀有一颗好奇心,且有探寻真理的决心,就必定能找到自己所需的答案。
如果在喝中药的过程中出现问题,那就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问题或者存在什么问题,最好还是询问医生,而不应该仅仅凭借主观的猜测和判断。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