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文学-奇迹文学app下载-奇迹文学网作者待遇
吾乡灵璧微信公众号总第2037期2023年7月18号
癸卯年六月初一 星期二
韩英:骨科创奇迹,文学显威名
文/韩英
https://img2.baidu.com/it/u=248386653,1680815422&fm=253&fmt=JPEG&app=138&f=JPEG?w=800&h=1634
周恒是中国作协会员,同时担任宿州市作协副主席以及灵璧县作协主席。他在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在《人民日报》《小说林》《清明》等报刊上发表中短篇小说。2005 年,他出版了长篇小说《汴城》《汴山》《汴水》。其中,《汴城》荣获首届宿州市文学创作金奖,《汴水》获得海内外华语文学创作最佳小说特别奖。2014 年,他的一部长篇小说叫《喇叭》。这部小说又获得了安徽省首届长篇小说创作精品工程奖。
周恒并非专业作家,他的正式职业是灵璧县中医院骨科主任,这表明他是一位资深的中医骨科专业人才。在上个世纪的中国,全国仅有三个骨科国医,在这之中,我们安徽有一人,此人便是丁锷。丁锷是全国著名的中医骨伤专家,也是安徽省中医骨伤科的创始人与奠基者,而周恒主席是他的大弟子。1989 年到 1992 年期间,周恒在安徽中医学院开创了全国首创的中医高徒班并进行脱产学习,他跟随丁锷学习了三年。1999 年至 2002 年,周恒入选安徽省第一批中医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再次师从丁锷三年。这前后六年的学习深造过程中,周恒得到了丁锷大师的真传,在这位老先生去世之前,周恒常常聆听他的教诲。周恒在中医接骨史上创造了两个奇迹。他成功地为一位 106 岁的老人接了骨,还为一个仅有两天生命的婴儿接了骨。这在中医接骨史上是从未有过的,充分证明了周恒在医学上有着高超的技艺。
了解周恒的人都知晓,他平日里没有丝毫空闲的时刻,时间在他看来极为珍贵。他一方面在从事救死扶伤的工作,另一方面又提起笔来写作文章,在剩余的时间里,他大量阅读中外的名著,潜心钻研学问。他不进行上网的行为,不使用手机,甚至连 都不会运用,微信也不会去玩。除了对待病人,他不与他人结交朋友,也不会接待来客。倘若谁想要请他吃一顿饭,那难度比到北京上海的大医院去预约专家还要大。你千万别觉得他很傲慢。实际上,他极为谦虚,也极为低调。他甘愿做寂寞高人,是因为他真的没有时间。倘若你走进他的诊室,会惊讶地看到,满屋子的病人围着他,他们叽叽喳喳地问这问那。有的抱着胳膊,有的拄着拐,有的愁眉苦脸,有的咬牙切齿,横七竖八地躺着或坐着,这些人都是从四面八方慕名而来找他接骨的。一个衣着朴素且满头白发的老者被围在这特殊的人群中。他一边耐心地回答各种问题,一边认真地查看伤情。他还时不时不忘和病人开两句玩笑,那诙谐幽默的语言常常能让那些病人忘记疼痛,甚至咧开嘴笑了起来。小小的诊室呈现出“热闹”非凡的景象。
开玩笑归开玩笑,真要开始看病时,周恒会立刻板起脸,接着打开病人的伤处仔细查看。因为医者仁心,不用拍片子的话,他肯定不会让病人去浪费钱。只有伤势极为复杂的情况,他才会不得已让病人去拍片子。然而,他始终不建议病人做 CT,因为他觉得 CT 价格太贵,并且对于骨伤病人来说,完全没有这个必要。他会耐心地为病人进行复位、敷药、包扎等操作,每一个步骤都做得细致入微。病人临走时,他叮嘱病人要按时吃药,提醒病人注意禁忌,告知病人随时可以电话询问。他这种为病人着想、认真负责的职业操守常让病人感动。有的病人为表感激带些土特产,他就一反常态,突然对病人冷若冰霜,严词拒绝。病人吓得不知如何是好,只好偷偷把东西拎出去。
周恒就是这样,做任何事都很“较真儿”,对待文学创作也是如此。起初,他只是个文学爱好者,会写一些零零散散的短小说。当他的第一篇小说变成铅字时,他特别高兴,之后就一直停不下来,文学之路越走越远。在医院忙碌一天后,只有晚上周恒才能沉浸在他的文学世界里。他进行大量阅读且潜心钻研。他不会使用电脑,却常在灯下勤奋地书写。他会仔细地斟酌,反复地修改,努力让每一句、每一个字都达到恰到好处的程度。家里的废纸以及孩子用剩下的作业本都被他当作稿纸。他还时常教导那些刚开始学习写作的人:“创作并非是一件热闹的事,要能够耐得住寂寞,承受得住清苦,静下心来钻研学问。”一部厚重的作品,其来源是长期的积淀与酝酿,这是一个静水流深的过程。
梅花从苦寒中散发出香气。周恒数十年来一直在默默耕耘,潜心进行创作。长期的生活积累以及多年的写作磨砺,使他具备了深厚的底蕴,能够文思如泉涌。他的小说逐渐变得更加成熟,不断推出优秀的作品。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越来越丰满,栩栩如生。其语言风格独具特色,带有浓郁的淮北地区乡土气息。小说《喇叭》尤其突出。这部长篇巨著仅用三个月就创作完成。从作品架构方面来看,它堪称上乘;从情节布局方面来看,它也堪称上乘;从思想表达方面来看,它同样堪称上乘;从语言锤炼方面来看,它依旧堪称上乘。知识层面包罗万象,场景描写形象逼真,人物刻画惟妙惟肖,这些都表现出周恒有着厚重的文学底蕴,以及深刻的洞察力和感悟力,将思想性与艺术性集于一体,因此获得安徽省首届长篇小说精品创作工程项目奖,这是实至名归且当之无愧的。
https://img2.baidu.com/it/u=375663442,1691518093&fm=253&fmt=JPEG&app=138&f=JPEG?w=800&h=1662
了解周恒后,你会感叹,在如今人心浮躁的时代,人们都在追求数字化与经济化,而像他这样能沉下心、不受外界干扰,静静地、默默无闻地做事的人已不多见。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必然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一代一代流传下去。周恒的长篇小说《喇叭》,就如同文学路上一曲最嘹亮的“喇叭”。这一曲最为动听的“喇叭”肯定会在皖北大地以及濉河两岸响起,声音缭绕不绝,长久地持续着。
作者简介
韩英
韩英,以春江暮雪为笔名。她是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也是安徽省作协会员,还是宿州市十佳女作家。从 2016 年开始进行创作。先后在《海外文摘》《散文选刊》《鸭绿江》《中国散文家》《语林》《亦城时报》《生活晚报》《甘肃农民报》《河南省工人日报》等数十家纸媒体以及网络平台发表散文、诗歌、小小说,数量达二百多篇。有多篇散文、小说被选入各种年度选本。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