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白细胞的中药有哪些-升白细胞的中药有哪几位怎么做-中药细胞升白有什么作用
肉桂:治疗血癌,卵巢囊肿。中药肉桂的概述:《本经》
肉桂是樟科常绿乔木植物的树皮。它主要产于广西、广东、海南等地。通常在秋季进行剥取。剥取后要刮去栓皮并阴干。由于剥取部位以及品质的差异,会被加工成多种规格,其中比较常见的有企边桂、板桂、桂通等。如果是干皮且去掉了表皮,就称为肉桂心;如果是从粗枝条或幼树干皮采来的,就称为官桂。可以将其切片或研末,然后生用。
桂枝与肉桂是同种植物。桂枝是当年生的嫩枝。肉桂用的是树干的皮。靠近地面的皮压成板叫桂板。树枝的皮叫官桂、桂通、桂尔通、筒桂。树干的皮叫企边桂,且企边桂是最好的。越南的肉桂比广西的好。肉桂去掉表面的栓皮叫桂心。
性味归经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
中药肉桂的功效: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
补火助阳,借助补命门之火来温助全身阳气,也可用于阳虚诸证。常将附子与肉桂相须为用。附子与肉桂在补火助阳方面存在区别:当心肾阳气衰败时,附子能起到明显作用,而肉桂则没有,所以亡阳证多用附子;肉桂在引火归原方面有专长(即对于肾阳虚引起的虚阳上泛、出现真寒假热的情况有补阳作用),但附子在这方面也有较好效果。肉桂辛热纯阳,可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以及脾肾阳衰之证。它能补命门之火,起到益阳消阴的作用,是治疗下元虚冷的重要药物。常与附子、熟地、山茱萸等温补肝肾的药物一同使用,就像桂附八味丸那样。对于脾肾阳衰的情况,会搭配附子、干姜、白术等以温补脾肾。倘若出现下元虚冷、虚阳上浮,呈现上热下寒之象,就可以用它来引火归元。
散寒止痛,其中包含温中。与附子相比,附子不仅能散寒止痛,还能袪风湿,所以在风湿痹证中常用。肉桂和桂枝一样,擅长进入血分,能够温通血脉,因此在很多寒凝血瘀的方剂中会用肉桂来温通经脉。肉桂在温通经脉方面比桂枝强。肉桂还可以温运阳气,鼓舞气血的生长。在补气血的方剂中,加点肉桂,有利于补虚药阳生阴长,从而利于补血。肉桂可用于脘腹冷痛、寒湿痹痛、腰痛以及血分有寒所致的瘀滞经闭、痛经等病症。它既能驱散沉寒,又能通达血脉,不管是因寒凝气滞,还是因寒凝血瘀而导致的痛证,都可以应用。它可以单独研末冲服,也可以与其他散寒止痛药配伍;对于血分有寒、血行不畅的情况,可与当归、川芎等活血通经的药物配伍。
温通血脉,可用于阴疽以及气血虚寒、痈肿脓成却不溃破,或者溃破之后长久不能收敛等外科病症。使用它能够散寒温阳,使气血通畅。对于阴疽,可与熟地、鹿角胶、麻黄等配合,如同阳和汤。对于气血虚的情况,可与黄芪、当归等配合,如同托里黄芪汤。
中药肉桂具有药理作用:本品含有挥发油,其油中主要成分是桂皮醛、桂皮酸、乙酸桂皮酯等。并且还含有微量元素,其中锌的含量比较高。它具备抗溃疡的作用,能起到镇痛、镇静的效果,有抗惊厥的功效,能解热,具备抗心肌缺血的能力,可抗血小板聚集,能升白细胞,具有抗放射的作用,还能抗菌。
本品含有挥发油,这种挥发油被称作桂皮油或肉桂油。在该油中,主要成分有桂皮醛、乙酸桂皮酯、乙酸丙苯酯等。除此之外,还含有粘液质、鞣质等物质。本品水煎剂具有以下作用:能扩张血管,促进血循环,增加冠脉及脑血流量,使血管阻力下降;能明显降低肾上腺素再生高血压大鼠的血压和尿醛固酮量,增加尿量;能显著增高纹状体及下丘脑的脑啡肽含量;能明显改善胸主动脉内膜的高血压损害。在体外,其甲醇提取物及桂皮醛有抗血小板凝集、抗凝血酶的作用。桂皮油能缓解胃肠痉挛性疼痛。桂皮的乙醚、醇以及水浸出液对多种致病性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肉桂药材包含多种,有企边桂、板桂、桂通、桂心等。企边桂是将生长十多年的肉桂树树干皮剥下,夹在木制凹凸板内晒干制成的,其形状呈长片状。板桂,也叫桂楠,是把老年肉桂树干皮剥下,夹在桂夹内,晒至七成干时取出,再阴干而成的,呈板片状。桂通又叫官桂、桂尔通、条桂、筒桂。它是栽培 5 至 6 年的肉桂幼树干皮或粗枝皮。剥下后晒 1 至 2 天,然后卷成圆筒状阴干,呈现出圆筒形或半槽状。桂心是在加工过程中检下的边条,并且除去了栓皮。企边桂的香气比较浓烈,油性较大,质量较好。
中药肉桂的应用:
本品可用于阳虚证。它辛甘大热,具有补火助阳的功效,能起到类似附子温补肾阳、温运脾阳以及温助心阳的作用,是补火助阳的重要药物,适用于肾、脾、心等多种阳虚证。并且常与附子一同使用,以增强补火助阳的功效。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时会出现畏寒肢冷、腰膝软弱、夜尿频多、阳萎宫寒、滑精早泄等症状,在治疗时常常会与温补肾阳的药物进行配伍,就像《景岳全书》中的右归丸那样,将其与附子、鹿角胶、菟丝子等药物一同使用。脾肾阳虚会导致四肢逆冷、食少神疲、大便稀溏等情况,治疗时通常会与温脾补肾的药物相配伍,比如《三因方》里的桂附理中汤,会把它与附子、人参、白术等药物一起使用。治心阳不足时,会出现心悸气短、胸闷不舒的症状,常常会与附子、人参、黄芪、薤白等具有温阳补气宽胸作用的药物进行配伍。
本品辛甘大热,善入血分。它能温通经脉,运行气血,消除瘀阻。同时,它还能散寒止痛。所以,本品可用于里寒证及寒凝疼痛证,是治寒凝诸痛的良药。对于寒邪内侵所导致的脘腹冷痛,以及脾胃虚寒引发的此类症状,本品有散寒止痛的功效。对于胸阳不振且寒邪内侵的胸痹心痛之证,本品同样能起到散寒止痛的作用。本品可以单独使用,例如在《圣惠方》中,将本品研末后用酒煎服。同时,本品也可与附子、干姜、高良姜等散寒止痛药进行配伍,或者与川芎、郁金、丹参等活血止痛药搭配使用。治寒疝腹痛,此品同样能温通经脉、散寒止痛,一般会与小茴香、吴茱萸、乌药等这类具有温里散寒功效的药物以及行气止痛的药物进行配伍。本品对于冲任虚寒、寒凝血滞所致的痛经、产后瘀滞腹痛,以及其他寒凝血瘀证是有效的。它能温通血脉,促使血行顺畅,还能散寒止痛。在使用时,宜与川芎、当归等具有活血祛瘀、温经散寒止痛作用的药物一同使用。
肉桂具有温运阳气的作用,具备鼓舞气血生长的功能。倘若久病导致身体虚弱,出现气血不足而表现为少气懒言、乏力自汗、面色淡白或萎黄、心悸失眠、头晕目眩等症状,将其与人参、当归等益气补血的药物配伍使用,能够增强补气补血的功效。如果是治疗气血虚寒所致的疮痈脓成但不溃破,或者溃破后长久不能收敛的情况,肉桂能够散寒通阳,促进气血生长,这对疮疡的溃散和愈合是有利的,通常会与黄芪、当归等补气血的药物一同使用。
2. 它们都可以散寒止痛,在各种因受寒而导致的疼痛病症中都有广泛应用。不过,附子还能袪风湿止痛,肉桂则更擅长进入血分发挥作用。
6. 不可久煎,甚至可以不入汤剂,因为它芳香挥发。
中药肉桂使用时需注意:不可与赤石脂一同使用。因其可入血分,易动血;且性辛热,会耗阴,所以对于阴虚火旺以及血热出血的患者应忌用;孕妇需谨慎使用;也不宜与赤石同用(依据十九畏)。十九畏中提及的是官桂,在此处,肉桂也应引起注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