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928 发表于 2025-4-19 18:21:56

买车注意什么-买车注意事项-买车注意事项及谈价技巧

买车原本是令人高兴的事。然而,有些朋友在买车过程中遭遇了被销售坑骗的情况,还有些朋友提到自己提的是库存车或问题车,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心情自然就高兴不起来了。今天,我们特地邀请了 58 同城的售车专员,让他来给大家科普一下买车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提车的细节。

买车注意事项:

1、警惕各种优惠

每个人买车都期望优惠能大一些。倘若销售真的满足了你的要求,使得购车价比原本想象的要低很多,那么这时就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因为人家不可能做亏本的生意,必然会在其他方面去获取更多的利润。所以建议在买车时进行对比。比如你要买本田新车,首先可以从 58 同城大致了解这个车的价位情况,然后再对比 4S 店的情况,考虑是否购入。

2、有目标车型才去4s店

没有目标的话,来到 4s 店就会像无头苍蝇一样瞎碰。4s 店的销售会拼命推荐店里价格最贵的车型,并且把它吹嘘得天花乱坠。如果顾客心动了,那么销售这一单生意就成功了。因此,一定要有目标车型才去 4s 店,或者先去 4s 店了解一下,之后再回来考虑。

2、注意合同细节

在买车时,若涉及到需签名的合同手续,需好好留意其细节。千万不能随意签名,也不能不看合同就直接签。若不这样做,就无法保障自身利益,甚至之后可能会让自己损失惨重。

3、选择合适的价位

每个人都期望自己的爱车是最棒的。然而,好车的价格必定不低廉。因此,在买车之前,务必充分思考这个问题,依据自身的能力来挑选合适价位的车。要记住,不存在最好的车,只有最适合自己的车。就如同前文所说,在你准备买车之前,可以借助 58 同城,或者其他汽车平台,大致了解一下自己所持有的资金能够购买得起何种类型的车!

买车中最重要的环节要说的话,那就是提车验车。因为多数人并非专业的,对汽车的了解也不多,所以在验车这个环节上自然就处于劣势。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验车环节中的细节吧。

肉眼观察车身漆面。检查车漆是否存在划痕、斑点、凹陷以及磨损等情况。在充足的阳光下观察车漆,查看是否有色差。打开车门,推拉几个角度,让光线从不同角度照射,以此来检查钣金是否平整,以及是否有修复痕迹。

检查车辆铭牌,其位于驾驶座车门侧或发动机舱内。需留意出厂日期是否相隔太久,通常来讲,若时间超过半年,这辆车就很可能是库存车或试驾车。并且车辆铭牌的信息需与车辆合格证上的保持一致。

检查挡风玻璃,如图所示。数字代表最近的生产年份,点代表生产月份。若点在数字左边,那就意味着是上半年生产的。此时,用 7 减去黑点数,就能得出具体的年份。倘若点在数字右边,就表示是下半年生产的。这种情况下,用 13 减去黑点数,便可得出具体的年份。

车窗玻璃距离新车生产日期如果一年或以上,那就很有可能是车窗玻璃被更换过了。

打开发动机舱盖,查看发动机舱内的清洁情况。若车辆放置时间较长或者被使用过,那么部分区域会有较为明显的积尘或污渍。同时,检查发动机机油是否充足,以及其他油液的液面是否合格。

打开车门,要留意车门开关的情况,看其是否顺畅灵活。门轴转动时,需确认没有杂音。还要查看车门缝隙与前后保险杠缝隙是否一致。最后,检查关门时能否一步到位。

检查轮胎生产日期。因为轮胎是采购来的,所以其生产日期肯定与汽车生产日期不同,这一点不用太过在意。然而,如果轮胎生产日期距离提车日期已经有了一定年份,那就值得注意了。在轮胎外壁有一组由四位数字组成的数字,前两位表示一年中的第几周,后两位表示年份。

另外要检查轮胎的磨损情况。通常情况下,轮胎会有胎毛存在。然而,不能排除厂商对轮胎进行了去除胎毛的处理。

坐进车内后,要查看车厢内是否有较为明显的异味。同时,还要查看内饰是否存在伤痕,以及是否有严重的污渍。

检查车辆的基本功能,包括车窗能否正常升降;检查空调是否能够制冷;检查出风口是否有异味;检查中控台功能是否能正常运行;检查雨刷是否正常工作;检查灯光是否能正常点亮;检查天窗是否能正常开启关闭等。

试运行车辆,若允许启动发动机,需观察发动机怠速是否平稳,需观察方向盘是否明显抖动,需观察前后座椅是否明显振动,需观察车内是否有明显噪音等。

验车步骤到这里基本完成。需要注意的是,新车的相关证书要妥善保管。通常 4s 店会主动将证书交到客户手中,这些证书包括购车发票、合格证、车辆一致性证书、机动车登记证书、三包证明、车辆使用手册、新车交付确认表等。如果上牌和办理保险由 4s 店负责,那么就需要从销售手上获取保险单正本、保险发票、交强险发票、车船税发票、购置税发票、完税证明以及交强险标。若缺少这些,应及时向 4s 店索要。验车以及证件手续都检查完毕后,才可以放心去交钱,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要看准、算准、点清,还要与销售员核对所有车款明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买车注意什么-买车注意事项-买车注意事项及谈价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