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的发展及其趋势-机器人趋势的分析-趋势性机会的例子
水下机器人是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工具,其研发进步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然。那么,我国目前的水下机器人市场现状如何呢?其发展趋势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的文章将对我国水下机器人的市场进行简单介绍。水下机器人产业链
水下机器人行业的产业链包含三部分。一部分是上游,有核心硬件供应企业以及核心技术系统研发企业。另一部分是中游,存在生产制造企业。还有一部分是下游,涵盖应用领域。
产业链的上游部分:核心硬件包含单片机、声呐、湿度传感器、推进器、姿态传感器等,这些核心硬件在总生产成本中占比 30%;核心技术涵盖仿真技术、水下导航定位技术、水下通信技术以及水下目标探测和识别技术等,这些核心技术在总生产成本中占比 10%。
产业链中游方面:主体是水下机器人生产制造企业。这些企业会向上游硬件供应企业采购单片机、推进器、声呐、姿态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核心硬件。并且将仿真技术、水下目标探测和识别技术、水下导航定位技术、水下通信技术等核心技术系统融入其中。以此来实现水下机器人的生产制造。
行业产业链的下游部分,其应用领域涵盖了海洋工程领域,也涵盖了水产养殖领域,还涵盖了科学研究领域,同时涵盖了水下娱乐领域以及城市管道检查与清洁等领域。
水下机器人发展现状
https://img2.baidu.com/it/u=1471347599,2069873547&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707
海洋经济不断发展,海洋资源成为国际社会中国家之间竞争的重要资源。随着这些变化,各国水下机器人的发展开始逐渐加速。数据表明,2018 年我国水下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为 40.7 亿元,预计到 2023 年,我国水下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 141.7 亿元。
(2)行业限制因素:
我国水下机器人行业起步较晚,高新技术与欧美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在能源系统方面表现尤为突出,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随着下潜深度增加以及电缆长度增长,传输耗能会随之加大,进而容易引发安全问题。同时,无缆水下机器人的功能模块所存储的能源量会对其作业范围和时间产生限制。现阶段所采用的电池存在比较明显的缺陷,这些缺陷限制了水下机器人的发展。
水下机器人自身结构复杂,研制时间较长,这导致其价格昂贵,在中国市场的普及率较低。
在控制系统方面,由于水下环境较为复杂,局部水流的方向以及流速都呈现出无规则的变化,这使得控制系统很难完成水下的定点作业;同时,水下机器人自身的智能化程度还没有真正达到自治式控制的水平,依然处于试验阶段,这些因素制约了水下机器人的市场化发展。
水下机器人发展趋势
https://img2.baidu.com/it/u=2463623443,4154476684&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707
多个体协作化发展方面:水下机器人能够借助大范围覆盖的水下通信网络,达成多台机器人协同进行决策、管理以及作业的目的。
核心硬件国产化具有重要意义:水下机器人的核心硬件设备进口价格较为高昂,这对中国水下机器人的市场化发展形成了制约。而实现核心硬件国产化发展,能够有力地促进中国水下机器人行业的高速发展。在中国,水下机器人的核心硬件在其生产制造成本中约占 30%,实现核心硬件国产化后,可以大幅降低水下机器人的生产制造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率,进而加速水下机器人的市场化进程。
水下机器人龙头企业
深之蓝于 2013 年成立。它是一家创新型科技企业,专注于水下机器人及相关水下核心部件的自主研发、生产与销售。深之蓝旗下的产品有缆控水下机器人(ROV)、自主水下航行器(AUV)、水下滑翔器(AUG)。其服务领域涵盖国防安全、水利水电、科研考古、水上运动等领域。深之蓝申请了约 80 项全球专利,其中包括推进器等。它拥有多项专利技术,也拥有软件制作权。
臻迪科技在 2012 年 10 月成立。它是一家高科技企业,以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臻迪科技通过自主研发的小型旋翼和固定翼等产品,成为了工业级无人机领域的核心企业之一。它在 2017 年开始涉足水下机器人领域。目前,已在美国、加拿大、芬兰以及日本设立了分支机构,全球合作伙伴超过 50 个,这些合作伙伴中包含日本软银、香港移动通讯、百思买等企业。
博雅工道在 2015 年 9 月成立。它是一家专注于水下机器人研发生产的企业。博雅工道旗下有多种产品,涵盖水下机器人、水下无人艇、海洋仪器仪表、水中运动装备等领域。这些产品遍布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博雅工道已完成多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过 1 亿元。博雅工道是水下装备行业的领军企业。它先后攻克了多项关键性技术,包括水下仿生技术、运动控制技术、水下通讯技术、水下协同技术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