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928 发表于 2025-4-21 09:37:23

张代理-红领集团张代理-红领集团张代理女儿

电影《邪不压正》中最为神秘的人物当属“张将军”,其仅在电影结尾时短暂露面。老谋深算的蓝青峰曾说道:“还期望你出去带兵去抗击日本侵略者呢。”而这位“张将军”实际上就是抗日名将张自忠将军。那么,在当时,他究竟是怎样逃离北平并奔赴抗战前线的呢?近期,笔者在查阅历史档案的过程中,意外地发现了当年张自忠向记者亲口讲述的其中那些曲折的经过。

樽俎折冲,受任于危难之际

1937 年“卢沟桥事变”开启了中国全面抗战的序幕。事变发生后,北平的局势变得极为不稳定,处处隐藏着危机。日军开始调兵遣将,准备作战,其态势咄咄逼人。然而,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宋哲元却怀揣着和平的幻想,他让张自忠与日军进行交涉,试图通过谈判来化解冲突。7 月 23 日,天津市长张自忠向记者进行谈话。他说:“此次卢沟桥发生了不幸事件。当时我正卧病在北平。我立即带病行动,与秦市长(北平市长秦德纯)、冯主席(河北省政府主席冯治安)一同协作。我们秉持着一贯主张不丧失国家权益、不使国家遭受侮辱的精神,与对方进行周旋。所有的经过,已经会同秦、冯向各方发出了通电。”宋委员长抵达天津后,我才来到天津,所有事情都按照宋委员长的指示去办理……我身为军人,同时兼任市政职务,只懂得服从命令,保卫地方,我自信在爱国方面并不落后于他人……(《新天津》1937 年 7 月 24 日)。7 月 25 日晚上 8 点,张自忠接到宋哲元的电召,从天津赶到北平,与 29 军的高级将领商议应对之策,并向宋汇报与日军华北驻屯军参谋长桥本商谈的经过。7 月 26 日,日军向宋哲元给出了最后通牒。这通牒限定 37 师必须在 28 日午前撤出北平。宋哲元向南京请示之后,果断地拒绝了日军的那些无理要求。

7 月 28 日上午,日军借助飞机和大炮进行掩护,向 29 军展开全面进攻。28 日下午,宋哲元把秦德纯、张自忠、冯治安、张维藩等人召集起来紧急开会,共同商讨应对之策。忽然,从南苑传来了佟麟阁、赵登禹两位将军阵亡的令人悲痛的消息,宋哲元只得决定遵照蒋介石的命令撤出北平,自己坐镇保定进行指挥,同时命令张自忠留在北平与日军周旋。

当日晚间,宋哲元等人撤到了保定。在分别的时候,张自忠心情很沉重,他对秦德纯说:“你和宋先生会成为民族英雄,而我恐怕会成为汉奸。”秦德纯赶忙劝慰说:“这只是战争的开始,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必须等事情结束才能下结论,只要你发誓誓死救国,肯定会有让全国人民谅解的那一天,你要好好照顾自己。”接着两人就黯然分别了。《申报》1937 年 7 月 29 日有报道称:从半官方面传出消息。宋委员长因公在 28 日晚上前往保定进行视察。并且命令天津市长张自忠兼任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同时,北平市长秦德纯跟随宋委员长前往保定。而北平市长的职务也由张自忠兼任。

忍痛含垢,背负“汉奸”骂名

https://img2.baidu.com/it/u=1176750727,1966782309&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41

张自忠代理委员长后,努力去支撑平津处于危急的局面,对 29 军的安全撤退进行掩护。他给天津市政府秘书长马彦翀以及 38 师代师长李文田发去电报,说:“我们都被国家豢养了很多年,到了这个紧要的时刻,务必各自尽到自己的职责,这样才对得起国家。此刻我担负起北平城防的重要任务,天津市政府的事务,让马彦翀负责,驻扎在天津附近的各军,由李文田在附近进行指挥。”我已经将自己奉献给了国家,不久前已经预先嘱托了家事,希望兄长等人能够共同体会我的心意,把握好时机。为了便于李文田指挥第 38 师迎战,张自忠已经向宋哲元辞去了 38 师师长的职务,这个空缺由李文田接任。1937 年 8 月 3 日的《北平晨报》报道了此事。张自忠在 31 日发电给天津市政府,让参事边守靖暂时代理天津市长,李景阳就任天津警察局局长。1937 年 8 月 1 日的《申报》有相关记载。

张自忠留在北平以维持局面,这一行为引发了一时的舆论大哗,众人误以为张自忠做了卖国求荣的汉奸。笔者在查阅档案资料时,看到当年有很多报纸都在抨击张自忠,对他痛加斥责,称其“卖国变节”。1937 年 7 月 29 日的《武汉日报》报道称:“从今天早晨开始,平城门大开,市警和保安队在张自忠的节制下,呈现出日计划燕北特殊化的态势。张自忠以冀察政委长及市长的名义发表了安民告示。”《申报》1937 年 8 月 3 日有报道称:京中某机关接到 31 日平电,张自忠部入城的部队,大多已变为保安队。每日清晨和傍晚,都由日本人进行训话。张自忠等已失去主持能力,诸多事情都被汉奸操纵。其前途还有进一步的发展态势。《李宗仁回忆录》中提到:“七七事变”之后,张氏依然在北平城内与敌人进行交涉。所以舆论界对他的攻击尤其猛烈,大有“国人都认为他该被诛杀”的感慨。

逃离虎口,驰骋抗日战场

《申报》1937 年 8 月 7 日有报道称:外间出现了纷纷的谣传,说张自忠与日方的关系十分紧张。因此,张自忠在今晨以生病为借口,辞去了冀察政务委员会代理委员长的职务。据悉,张自忠已进入医院。日军步步紧逼,要求张自忠公开通电反对蒋介石,然而张自忠断然拒绝了这一要求。张自忠意识到对日交锋再也无法持续下去。他给齐燮元、贾德耀、李思浩、张允荣、张璧这五位冀察政委会委员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当时军情十分紧迫,自己在危难之时接受了使命,出于为国为民的考虑,从道义上不敢推辞,所以才不畏惧艰难危险而挺身担任……只是我患病已经一个多月了,同僚们都清楚,最近身体和精神更是感觉难以支撑,在此时事艰难的情况下,如果出现贻误,将用什么来面对地方呢?”再三思量后,只能赶紧让贤能之人,以此避免罪过,维护大局……对于本会的所有事务,依然应当依照之前的制度,由各个常委一起负责,处理所有的事情。

张自忠为了摆脱日军的控制,决定逃出那如同虎穴般的地方,奔赴到抗日前线。在当年,张自忠在济南接受了《武汉日报》记者的采访,他向记者讲述了自己逃离平津时那惊心动魄的经过,以下是笔者整理的内容:

张自忠辞职之后,秘密地潜入了美国好友的住宅。然而,仅仅过了三天,就被北平伪公安局长潘毓桂侦查得知了。潘毓桂派出警察,将张自忠的住处从四面围住,想要生擒他。张自忠察觉到情况不妙,便化装成洋人的厨师逃离了出来,然后躲藏到了北平西城的一个穷人家里,而这个穷人是张自忠担任排长时同事的岳父。五天之后,警察带着日本人前来查验户口。他们发现家中多了一个人,于是进行询问。主人称是老家来的亲戚,就这样糊弄过去了。午餐过后,张自忠穿着一身乡下人打扮,来到了美国同仁医院躲藏。在连日里,日本人四处进行搜查,尤其是外侨办的医院和旅社,这些地方更是检查的重点。张自忠认为医院不是久留之地。在 8 月 26 日,他化装成一名汽车司机。拉着某外籍要人(经笔者考证应为美国著名学者福开森)。驱车抵达门头沟。然而,由于那里有日军驻守。所以不得已又折回。来到一座教堂内隐匿居住。

https://img2.baidu.com/it/u=4205819971,198742022&fm=253&fmt=JPEG&app=138&f=JPEG?w=607&h=421

9 月 1 日拂晓时分,张自忠把自己装扮成菜农。他与一位真正的菜农一起,拉着一车菜前往集市售卖。他们打算借此机会把菜车拉出西直门。然而,巡逻的便衣队检查得非常严格,他们没有找到混出去的机会,只好又回到了城内。在途中,他们随处都能听到关于张自忠已经离开北平并逃跑的传言。这让他更加觉得不能在北平长时间停留。

9 月 3 日这天,张自忠身着孝服,头戴麻帽,将自己装扮成孝子奔丧的模样。他跨上一辆自行车,在早晨 6 时的时候抵达了朝阳门。那时候城门仅仅开启了不到一尺的宽度,出城的人数量很多,都在依次接受检查。当检查到张自忠的时候,日军看到他身穿孝服,觉得不吉利,于是大声呼喊:“快离开!快离开!”张自忠迅速骑上自行车逃离了北平。他一路骑行,大概骑了 50 里路。到天黑的时候,他在一个小客栈住了下来。第二天一早,他起身继续赶路。傍晚时分,他抵达了廊坊。

廊坊的街上有很多日军,并且还有日本妓女陪着士兵喝酒取乐。张自忠在天津经常要和日本人应酬,每次宴会都有日本妓女陪酒,他由于担心被认出来,就改走一些偏僻的小路。过了 4 天,他到达离天津还有 18 里路的北仓,这里也有日军在进行检查,不过因为士兵数量少而旅客数量多,所以盘查得相对宽松一些。张自忠混过了关卡之后来到河北车站,扔掉了自行车,改乘人力车穿过日本租界来到了法国租界。途中检查很严格,张身上仅有的五角钞票都被搜走后才被放行。在天津法租界停留了几天后,张乘坐英国人的小火轮离开天津,接着经青岛、济南辗转抵达南京“负荆请罪”。

蒋介石在多方斡旋后任命张自忠为 59 军军长,他因此能够重返抗日前线。张自忠率领部队参加了台儿庄战役,先是在淮河作战,接着又驰援临沂,并且取得了临沂大捷。1940 年 5 月 16 日,已经升任第 33 集团军总司令的张自忠在襄阳与日军作战时壮烈牺牲。

本文刊发于8月9日北京日报古都版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张代理-红领集团张代理-红领集团张代理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