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调节学习(Self-regulated learning)的定义、条件与重要性解析
出自 MBA智库百科()自我调节学习(Self- )
目录
[编辑]
什么是自我调节学习
自我调节学习指的是学习者为确保学习成功、提升学习效果以及达成学习目标,而主动运用并调控元认知、动机与行为的过程。它着重于学习者能够积极地激励自己,具备调用恰当学习策略来进行学习的能力。比如,我们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不论他人如何评价,我们都能清晰地知晓自己出色地完成了某一项工作,并且会为此感到欣慰。同样,我们自己很清楚当表现不尽如人意时的情况。要做出这些判断,我们需要有一个学习目标,并且要对自己的行为表现进行预期和监控。
[编辑]
自我调节学习的条件
https://img0.baidu.com/it/u=1905586860,2050903084&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14&h=500
学习者要进行自我调节学习,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1、能够自己确立学习目标。
2、能够意识到自己拥有的学习策略并确信它对自己学习的价值。
3、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自我调节学习的行为。
具有为自身学习的意识,有学习的愿望和动机。并且将学习当作一个积极的过程,去进行探究、追求以及享受。
学习者具备这四个条件后,会在学习过程中运用某种策略,并且会表现出某种个性品质及人格特征。
[编辑]
自我调节学习的模式
https://img2.baidu.com/it/u=4064953229,1036480948&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90
自我调节学习是一个循环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自我评价与监控。同时也包含目标设置与策略计划。还包含策略执行与监控(意志控制)。并且包含策略结果的监控。
自我评价与监控处于循环模式的首个环节。在此环节里,学习者需依据自身先前的表现以及结果,来对自己学习的效能进行判断。也就是说,学习者要具备评价自身在某一项学习任务上当前所具备的能力以及水平的能力。
目标设置与策略计划处于循环模式的第二个环节。此环节包含学习者对任务进行分析,设定目标,规划以及改进学习策略。当学习者着手学习一个陌生的主题时,一般来讲,他们往往欠缺将任务进行分解的能力,并且始终无法为自己设定特定的目标,也难以形成某种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
循环模式的第三个环节是策略执行与监控。学习者会尝试在结构化的情境里使用某种策略,同时在使用该策略的过程中对其精确性进行监控。
策略结果的监控处于循环模式的最后环节。学习者要对自己使用的每种学习策略的结果进行监控、反思与修正,以此来决定所选策略是否有效。一般来说,当学习者刚开始监控新学习策略的有效性时,往往无法确定某一种策略与某一种结果之间的联系。但是,学习者进行一定的实际练习后,就能够精致化自我监控。最终,他们会了解到学习策略与结果之间的关系,并且能够掌握这种关系。由此可见,学会对策略结果进行监控,是保证自我调节有效性的重要前提。
来自""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