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作品易被误读的趣事:从大胆的弄到六胆韵卉,这些字你看错了吗?
近日,我在网上见到一个视频。视频中,一个人来到朋友家,看到一幅书法作品。他张口就说“大胆的弄”,随后闹出了笑话,让人贻笑大方。实际上,这幅书法作品并非“大胆的弄”,而是“六胆韵卉”。“六胆韵卉”的意思是中国古代传统的六种辞章风格,包含胆识、豪迈、清新、文雅、含蓄和悠远这六种不同的特点。https://img0.baidu.com/it/u=1996377630,2658509084&fm=253&fmt=JPEG&app=120&f=JPEG?w=607&h=391
其实,有很多这样容易被人看错的书法作品。比如“坦荡”二字,很多人会把它看成“荡妇”。“玄池嫣韵”,很多人会看成“去他妈的”。“宾至如归”,被很多人看成“妇女之宝”。“勤能补拙”,被有些人看成“杜甫能动”。“风景这边独好”,被一些人看成“好狗边上漂”。“独步天下”,被有些人看成“六岁当猪”。有些人将“山东博物馆”看成了“心在情妇那”;一些人把“妙手回春”看成了“炒干面”;很多人把“千人坐”看成了“坐月子”;很多人将“水成香茗”看成了“水浅王八多”;很多人把“汲赚会苑”看成了“没赚会死”;一些人把“诚信是金”看成了“全是信球”;很多人把“前程似锦,继往开来”看成了“逮住蛤蟆,攥出屎来”。像这样容易被人误读的书法作品还有很多,不再一一列举。
很多书法作品为何会被人看错呢?我认为是没文化导致的。其一,很多人不懂得如何读书法作品,会读错顺序。要知道,古人写字是从右往左,而现代人是从左往右,很多书法作品是从右往左书写的,很多人在读的时候却从左往右读,所以自然就会读错。其二,很多人对书法并不了解。现代社会,大家都使用钢笔、中性笔进行书写,而不再使用毛笔书写了。除了那些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之外,懂得书法的人并不多。而且,一些书法作品大多是行书、草书、篆书,只有懂书法的人才能辨认出来,不懂书法的人很容易读错,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https://img1.baidu.com/it/u=837462309,1983386396&fm=253&fmt=JPEG&app=138&f=JPEG?w=380&h=749
在这里,我要表达的是,当你在外面或者朋友家里见到类似的书法作品时,如果不懂得如何朗读,一定不要不假思索地就说出来,你可以询问朋友,或者在回家之后通过手机进行查询,这样就能避免闹出笑话。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