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召开非凡十年城市提质发布会 聚焦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
产业发展对于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而言是重要的抓手,同时也是一个区域达成跨越发展的根本途径。在 9 月 9 日,河南省洛阳市举行了“非凡十年 出彩洛阳”城市提质专场新闻发布会,重点对洛阳城市提质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了介绍。洛阳市发展改革委的总工程师是康利轲,洛阳市工信局的党组成员、副局长是卫树红,洛阳市科技局的副局长是段学广,他们出席了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专场新闻发布会
洛阳市发展改革委总工程师 康利轲
https://img0.baidu.com/it/u=244868231,3782993501&fm=253&fmt=JPEG&app=138&f=JPEG?w=1067&h=800
洛阳市工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卫树红
洛阳市科技局副局长 段学广
洛阳市委有“产业发展、城市提质、乡村振兴”这三项重点工作。全市上下都围绕着市委全会以及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展开行动。大家聚焦于建强副中心并且形成增长极。坚持以创新来引领发展。紧紧抓住“三项重点工作”中的产业发展部分。全面地贯彻落实市委产业发展的“136”工作举措。积极地去应对经济下行所带来的压力。在全市范围内,产业发展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
一是科技创新平台加快打造。高标准规划并建设伊滨科技城,与省科学院进行对接,以争取在洛阳落地建设成果转化基地;加快对高新区进行重塑和重构,全面开展企业创新积分试点工作,建成并投入使用创新街区和双创会客厅;高新周山双创智慧岛以及伊滨智慧岛完成了省级备案;龙门实验室成功入围第二批省实验室并正式举行揭牌仪式,863 创智广场和炎黄科技园被选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普莱柯的 P3 实验室获得了建设批准;设立了“中试基地建设培育库”,有 20 余家企业被纳入其中进行培育,建设并备案了 12 家中试基地,其中 3 家被批准为省级中试基地;新建设了 3 个省级产业研究院,41 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市省级以上的创新平台累计达到 803 个。
一是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有序推进。制定了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方案,对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进行了完善和提升,构建起了“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的梯次培育机制。全市新增了 1875 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预计高新技术企业能达到 1100 家,有 678 家企业被纳入培育库成为高新技术后备企业,还培育了 25 家省创新龙头企业,占全省的 21.6%。推进规上工业企业的研发活动实现全覆盖,设立了 1820 家规上工业企业的工作台账。在 1 月至 8 月期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的研发活动预计的覆盖率为 66.48%。
https://img0.baidu.com/it/u=1605831251,1939266092&fm=253&fmt=JPEG&app=120&f=JPEG?w=750&h=500
三是高成长性企业培育取得成效。实施了高成长性企业提质倍增计划,完成了年度工作考核,也启动了政策兑现。目前已培育出 148 家市级高成长性试点企业。在 1 至 7 月期间,这 148 家市级试点企业的营收增长了 21.6%,比全市规上工业营收增速快 12.8 个百分点。建立试点企业培育库,从中筛选出 230 家中小微企业,这些企业市场前景好且发展速度快,被纳入“万人助万企”专项帮扶范围;开通了“成长贷”业务,一共对 19 家高成长试点企业提供了 16.7 亿元的支持。注重“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工作,累计培育出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 44 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212 家,还成功培育了 14 家省级制造业头雁企业,使得优质企业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宏兴新能、中铝铜加工晋级百亿级规模企业榜单。
四是优势产业集群开始全面兴起。进行了光电元器件、电子化工材料等十大产业集群的布局建设。细化并出台了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谋划并梳理出重点项目有 252 个,总投资为 1287.9 亿元,年度计划投资 348 亿元。确定了重点招商目标企业 392 家。10 个重点产业集群都落实了产业链链长和产业联盟会长的“双长制”。市领导担任“链长”,龙头企业担任“链主”,以此推动产业链向中高端发展。洛阳现代农机装备制造业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在河南省实现了“零”的突破。新强联风电轴承、氢沄科技氢能发动机、昊华气体特种含氟电子气体等标志性项目进展迅速。出台新一轮支持“三大改造”的政策,全年有 459 个“三大改造”项目得以实施,这些项目的总投资为 995.1 亿元。今年开始后,168 个项目开始动工,106 个项目竣工并投入生产,完成的改造投资达到 246.2 亿元。全市在聚焦十大产业集群精准招商的前 8 个月,签约亿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其中,宁德时代、海澜集团等重大项目签约落地。同时,相继引进了投资 52 亿元的锂电池导电箔正极材料项目,以及投资 20 亿元的年产 20 万 KWH 新能源储变电系统等十大产业集群项目 90 个,这些项目占比 35%。投资总额达到 684.9 亿元,占比 38.8%。进一步增强了发展的内生动力。
一是沉浸式文旅发展态势蓬勃。实施了文化旅游品牌创塑等八大行动,全面启动了隋唐洛阳城中轴线贯通工程,黄河非遗展示中心主体已经封顶,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也已开馆运营。举办了“洛龙有礼·享游洛阳”以及“寻味古都·约惠当夏”等主题促消费活动,市县筹措资金超过 5000 万元,用于发放餐饮、住宿等主题的消费券。实施“步行街改造提升”的攻坚战,老城区的历史文化街区步行街以及广州市场步行街被选入“第一批省级试点步行街”。一批沉浸式业态如“无上龙门”“梦里盛唐 尽在洛邑”等开始投入运营,“洛阳礼物”的文创设计数量突破了 1000 款,卡卡、FB 等文创企业成为了剧本杀行业的龙头。还推出了栾川童话小镇、宜阳七彩童话动物王国等轻奢之旅的体验项目。
六是产业投融资规模持续扩大。我们紧盯省市重点项目的融资需求,全面推行了主办银行制度,26 个项目获得了 116.9 亿元的融资授信,并且投放了 42 亿元。我们还常态化开展银企对接工作,组织了 56 场银企对接活动,签约金额达到 368.6 亿元。文旅集团、国宏集团以及有关县区与国开行在产业领域的对接意向融资为 535 亿元。出台了《企业上市提质倍增若干措施》,其中科创新材和中钢洛耐这两家企业成功上市。“基金入洛”的渠道是畅通的,到 8 月底,在洛阳注册设立的以及市属国有企业参股设立的各类基金一共有 42 支,总规模为 762.6 亿元,投资的项目有 224 个,金额是 318.7 亿元,在洛阳投资的项目有 67 个,投资金额为 38.8 亿元。百度智能网联获得国家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
下一步,全市会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会全面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会高效统筹疫情防控与产业发展。会按照《洛阳市 2022 年产业提质升级工作方案》来开展工作。会全面落实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等重点工作。会压实各方责任。会全力推进产业“136”工作举措落实落细。会务求工作实效。会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为重振洛阳新辉煌贡献力量。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编辑 滢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