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突破年:政策体系完备 顶层设计引领新方向
前言1 月 8 日,唐山市政府新闻办举行了一场新闻发布会,这场发布会是关于唐山市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工作的。
唐山市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把 2019 年定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突破年”。全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工作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及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市作为载体。实施“双轮驱动”策略,凭借产业思维与市场理念来推动文旅的深度融合。持续提升了文化旅游资源的配置质量与效益。使得“诗和远方”相互配合、相得益彰,文旅事业和产业都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态势。
01
政策体系更加完备,顶层设计形成新指引
一是建立起了法律法规指导体系。2019 年 7 月 1 日,河北省首个全域旅游地方法规《唐山市全域旅游促进条例》正式颁布实施。此《条例》能够有效整合部门职能,突破行业管理空间,推动文旅共融共促,并且在法制轨道上良好运行。同时,《唐山市工业遗产保护条例》的立法工作已经启动,目前已完成草案。二是建立起了政策支撑体系。全市文化旅游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被印发了。
[[]38792]
重点项目投资加速,产业发展获得新动能
三是调整旧有产业并培育新产业,启动了创业平台。唐山戏曲文化园是全力打造的,目前已有七家企业成功入驻,并且被评为河北省文化和旅游产业优秀创业平台。积极推进唐山花海文旅项目的植入工作,多家企业针对半钢文创园、樱花研学基地、体育运动小镇等项目进行了对接洽谈以及实地考察。
03
https://img1.baidu.com/it/u=2761516540,2632384309&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20
文旅产品提档晋位,竞争能力得到新提升
一是景区创建和提升工作取得了成效。南湖与开滦联合创建国家 5A 景区,已顺利通过文旅部的景观质量评审;迁西凤凰山、花乡果巷旅游景区、迁安白羊峪以及遵化尚禾源旅游综合体景区这 4 家单位,通过了省级 4A 级旅游景区的景观质量评审;迁安塔寺峪、迁安挂云山等 4 家单位成功创建为 3A 级景区。曹妃甸被评为省级旅游度假区,并且正在积极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其中,曹妃甸十里海河豚小镇被评为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此外,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也迈上新台阶,市级场馆的规模和品质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四级设施体系也基本达到了标准。图书馆、群艺馆、博物馆、大剧院等都已高标准建成。乡镇(街道)的综合文化站 100%达到 300 平方米以上且能自主设置。村(社区)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83%达到 200 平方米以上。农家书屋和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实现了全覆盖。唐山市的公共美术馆、非遗展示馆正在加紧建设。此外,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创建工作在全面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各项年度任务都已完成。国家改革试点任务率先在该地落地。示范区创建课题设计了《乡村文化旅游服务中心建设与服务规范》,此课题由唐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并发布,它成为了国内首个与文旅融合相关的地方标准。13 个县级图书馆和 14 个县级文化馆建成了总分馆制。18 个县(市、区)以及开发区(管理区)都出台了年度公共文化服务目录。9 月份文旅部组织创建工作中期考核时,唐山市处于中部组的第三名,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在持续提升。
04
[]
一是按照“城市会客厅”的标准,高水平开启“南湖时代”。大小南湖实现了有效的联通,从而形成了立体式、闭合性的游览环线。皮影主题乐园、足球城市广场、培仁教育记忆馆等项目陆续开始投入运营。由中国美院 G20 团队打造的光影水舞秀绚丽地绽放了。新体育中心、培仁历史文化街区、新会展中心、唐山宾馆的改造提升等项目在稳步地推进。第二批市级研学旅游示范基地的申报及评定工作开始了,中国(唐山)工业博物馆、中国·唐山皮影主题乐园等 9 家单位成为了第二批市级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实现了提档升级,启新 1889 实现了提档升级,德龙钢铁实现了提档升级。15 家精品民宿正在加快建设,其中 6 家已经完工。
05
精品创作出新出彩,文旅演艺呈现新气象
一是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的系列演出受到了欢迎。举办了《“七一”红色经典交响音乐会》以及《我爱你,中国——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专场演出》等专场文艺演出;在“十一”期间,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组织了 150 多项较大型的文化活动,激发了广大群众的爱国热情和奋斗激情。二是在精品剧目创作方面积极推进。评剧《乐亭县令》正在被加工打磨并进行二度创作,准备去角逐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文化部“文华奖”;京剧《画龙点睛》在进行打磨提高,打算面向全市进行传播推广;大型现代京剧《唐山工匠》在 11 月 15 日晚成功进行了首演;新编大型评剧《芳魂》的剧本创作正在进行中。
06
文旅活动精彩不断,成果共享得到新加强
https://img0.baidu.com/it/u=1714247608,2246553293&fm=253&fmt=JPEG&app=120&f=JPEG?w=887&h=500
一是成功举办了三个文旅产业发展大会。第五届中国国际房车旅游大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 300 多辆房车以及 600 余人参与。第三届旅发大会大力构建了东部滦河片区旅游产业发展的动力源,塑造出了在长城山水、海岛湿地、工业旅游之后的第四张名片,即“滦河文化”旅游。推进惠民文化活动。唐山市组织开展了较大规模的文化旅游活动,数量达 1500 余场;完成了足球赛事,场次有 1000 余场;举办了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场次为 1500 余场;开展了展会活动,有 100 多个;进行了“七进”演出,场次是 2633 场,惠及群众 500 万余人次。
07
宣传推广持续发力,品牌影响得到新放大
一是大力推广“唐山周末”这一品牌。“唐山周末”旅游品牌成功通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注册审核。宣传营销工作全面展开,在央视《朝闻天下》栏目投放了全年 10 秒的“唐山周末”旅游形象广告,还在北京投放了城市宣传片,借助北京至唐山的高铁冠名“唐山号”列车,并且在唐山市区内的媒介渠道大力开展“唐山周末”旅游品牌的宣传。二是开展以“唐山周末”品牌为主题的宣传推介行动。前往北京、天津、西安、太原等十多个城市举办了“唐山周末”文化旅游推介会。踊跃参与亚洲文化旅游展、北京旅游国际博览会、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等大型旅游促销展会,持续对唐山特色文化和旅游资源进行宣传。三是策划并组织了多场主题各不相同的达人采风活动。搜狐、新浪、腾讯等媒体平台的编辑记者以及旅游达人等,产出了大量以唐山旅游为内容的优质稿件,包括微博、微头条、游记攻略、灵感文章等,这些稿件的链接数量有百余个,在互联网媒体平台上累计的阅读量达到 4000 余万次。其四,举办特色节庆活动,从而形成了有力的地接抓手。在“珍珠项链”工程的统领下,全年谋划并实施了各类型的旅游节庆活动百余场。每月都有活动开展,每个季度都有精彩呈现。唐山周末·百万人徒步大会、月岛海洋音乐节、国庆长城乡村美食节、曹妃甸国际河豚美食节等这些丰富多样的节庆活动,吸引了大量京津冀地区以及中远程的客源市场游客。全年接待的游客数量为 7860 万人次,实现的旅游收入为 868 亿元。其中,游客数量同比增长 18%,旅游收入同比增长 23%。
08
基础设施继续完善,公共服务获得新升级
二是市级智慧旅游平台的建设以及智慧景区的建设在推进之中。编制出了《唐山市智慧旅游平台建设规划》,并且平台建设正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在“五一”期间,南湖智慧景区项目推出了“玩转南湖”智慧景区平台。唐山国际旅游岛已经建成了 1 座旅游大数据中心。其三,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建设。统筹构建唐山公共文旅云服务平台,当下已经完成了初步设计,开始对资料进行整理和上传。整合并新建了 8 个地方特色资源数据库,其中包括唐山方言、唐山精神、唐山近代工业等。这些数据库的建立丰富了文化产品的供给。
一年来,加大了对旅行社的整治力度,稳定了其市场秩序;加大了对旅游景区的整治力度,稳定了其市场秩序;加大了对网吧等文化旅游市场的整治力度,稳定了其市场秩序。依法打击了相关违法违规行为,稳定了市场秩序。坚守好项目建设红线,坚守好安全生产底线,加强了文化旅游企业的标准化建设,加强了诚信体系建设,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旅游美好生活需要,为“十四五”期间持续打造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高地奠定了坚实基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