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25年学术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及报考要求
一、工商管理学院2025年学术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学位类别
招生人数
我校考试科目
复试科目
企业管理
学术学位
22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3数学三
④802管理学
874管理实务(市场营销学、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技术经济及管理
学术学位
872微观经济学
人力资源管理
学术学位
906人力资源管理
二、网上报名要求
符合我校招生简章所规定的专业报名条件,此条件可查看山西财经大学 2025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各专业均不接收以同等学力身份考生报考。
https://img2.baidu.com/it/u=2176300108,3455434876&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1142
网上报名的时间是 2024 年 10 月 15 日到 10 月 28 日,其中网上预报名时间为 2024 年 10 月 9 日至 10 月 12 日。每天的 9 点到 22 点都可以进行报名。考生需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s://,以下简称“研招网”)参与报名,并且按照要求如实填写内容并提供真实材料。
三、专业介绍
1.企业管理(专业代码:)
2.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代码:)
3.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代码:)
1.企业管理(专业代码:)
基本情况:
企业管理专业运用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其研究对象是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与应用。山西财经大学的企业管理专业在 1998 年获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 年,该专业获得了博士学位授予权。企业管理是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在企业管理等二级学科的支撑下,我校的工商管理学科成为了山西省重点学科。同时,它也是山西省唯一具备本硕博与博士后一体化培养层次的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该学科被评为“B+”。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该学科获评“B”。2023 年软科全国最好学科排名位于 57 位,首次跻身进了前 20%。2023 年校友会中国大学工商管理学科排名是 35 位,进入了前 10%,被评为中国一流学科。凭借着坚实的工商管理学科基础,该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很受就业单位的欢迎。本专业的学生在研究生期间,能够通过硕博连读这种方式,或者申请 - 考核制的方式,来就读本学院的企业管理专业或者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的博士。其中,企业管理专业是隶属于山西财经大学的工商管理学院(MBA 教育中心)的。关于学院的详细情况,可以查看()。
培养目标:
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面向数字化管理前沿,立足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传承晋商精神,以“立德树人”“服务地方”为宗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些人才具备全球化思维、创新精神与团队合作能力,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能系统掌握企业管理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可独立从事科研、教学工作或企事业单位管理工作,是高素质研究应用型人才。
专业特色:
第二,学院具备本硕博一体化的培养层级,在研究生阶段,能够通过硕博连读或者申请 - 考核制的途径来攻读本院的企业管理博士或者技术经济及管理博士。第三,有着独特的理论与实践双轮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造就出的人才,既具备过硬的管理理论,又有着扎实的管理实践。
研究方向:
1.企业战略与公司治理
2.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
3.市场营销与老字号创新
4.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主要课程:
晋商文化与老字号创新专题。
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凭借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的强大后盾,以及三十多年来积累的成熟人才培养模式。历届毕业生都深受企事业单位的好评。学生毕业后,能够在零售企业、制造企业、农业企业、外贸企业、金融企业、保险企业、证券企业、旅游企业、房地产企业、餐饮企业等,或者政府、事业单位中从事中层管理工作,并且被作为储备干部进行培养。可以到专科院校去进行教学工作,能够到科研院所去开展研究工作,还可以自行凭借所学的管理理论和实践来进行创业。
2.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代码:)
基本情况:
技术经济及管理属于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山西财经大学的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在 2003 年获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 年该专业获得了重点扶持学科。2011 年获得了博士学位授予权。2015 年被山西省教育厅评估为优秀,并且被确定为重点建设学科。2018 年被确定为山西省优势攀升学科。本专业的师资力量很雄厚,教学水平较高,科研能力也很强。多年来,由国务院特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山西省教学名师、山西省“三晋英才”以及中青年博士组成的“学科带头人+创新人才”的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团队,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也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影响。依托本校工商管理学科坚实的基础,该专业培养出的人才质量很高,深受就业单位的欢迎,毕业生的就业面很广,就业率也很高。本专业毕业的研究生可以选择考取博士,也可以选择考取选调生或者公务员,还可以在科研院所或者其他企事业单位就职。在就读研究生期间,学生能够通过硕博连读或者申请 - 考核制的方式来就读本学院的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或者其他管理类专业的博士。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隶属于山西财经大学的工商管理学院(MBA 教育中心),想要了解学院的详情可以查看()。
培养目标:
本专业硕士生的具体培养目标:要打造出具备技术、经济、管理等多学科交叉的理论基础的人才;要让他们熟悉国内外技术经济及管理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前沿动态;要使他们系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并能独立从事复杂性和创新性工作;要培养出高层次的技术创新及管理人才。
专业特色:
https://img1.baidu.com/it/u=514901991,3370350606&fm=253&fmt=JPEG&app=120&f=JPEG?w=711&h=500
面向中部崛起这一重大国家战略,面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立足于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以国际视野来培育人才。经过 20 多年持续建设,本学科逐步形成了三大特色方向。其一,基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了“技术创新管理”培养方向,其核心研究领域包括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技术管理、科技人才与创新创业、资源型地区创新生态系统构建、区域创新创业管理等。其二,基于能源绿色化、生态保护等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构建了“绿色创新与生态评价”培养方向,主要关注领域有绿色技术创新、环境友好型技术进步测度、资源型地区生态风险评估与控制等。其三,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了“智能技术与供应链管理”培养方向,重点研究问题涵盖智能制造与企业发展、技术与大数据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与管理、数字化供应链建设等。
研究方向:
1.技术创新管理
2.绿色创新与生态评价
3.智能技术与供应链管理
主要课程:
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计量经济学以及相关的研究方法;管理学前沿;技术经济学;技术与大数据的知识管理;技术测度与技术预见;创新创业管理;博弈方法与技术;晋商精神与企业创新;技术创新与新质生产力;数字化与供应链管理;生态风险评价与控制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培养的人才能够在高校以及研究院所进行教学和科研方面的工作。能够在企业中(包含咨询服务、电子通信、制造业等领域)从事技术研发以及创新管理等工作。能够在金融机构(如银行、保险、证券、投资、信托等)从事技术或者管理方面的工作。还能够在政府机关从事管理工作等。
3.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代码:)
基本情况:
管理的本质在于对人的管理,而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专门研究对人进行管理的学问。山西财经大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 2012 年获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它是全国为数不多的设立了人力资源管理硕士点的高校之一。人力资源管理属于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我校的人力资源管理等二级学科起到了支撑作用,使得学校的工商管理学科成为了山西省重点学科。它也是山西省唯一具备本硕博与博士后一体化培养层次的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该学科被评为“B+”。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获评“B”。在 2023 年软科全国最好学科排名中,排名为 57,首次进入前 20%。在 2023 年校友会中国大学工商管理学科排名中,排名 35,进入前 10%,被评为中国一流学科。学校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的招生方向中设有人力资源管理方向。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师资力量较为雄厚,其导师全部拥有博士学位,并且大多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此专业形成了在经济学与管理学的比较与综合中实现理论创新的特色,在中小企业薪酬管理理论与实践、劳资关系、组织行为等方面都取得了创新性的研究进展。人力资源管理核心课程被认定为国家一流课程,同时也是教育部工商管理教指委认定的金课建设项目。组织行为学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研究生教改项目。本专业毕业的研究生,大多考取了博士,或者成为了公务员,还有一些在央企或国有企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隶属于山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MBA 教育中心),若想了解学院详情,可查看()。
培养目标:
本专业硕士生的具体培养目标包括:在管理方面具备宽广知识面,熟知国际、国内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最新成果,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理论与方法,能为党政机关培养人力资源管理高级人才;在经济方面具备宽广知识面,熟知国际、国内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最新成果,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理论与方法,能为企事业单位培养人力资源管理高级人才;在法律方面具备宽广知识面,熟知国际、国内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最新成果,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理论与方法,能为高等院校培养人力资源管理高级人才。
专业特色:
让毕业生在学术研究、就业、创业中具备鲜明的竞争优势。
研究方向:
1.薪酬管理理论与实践
2.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3.组织设计与管理
4.人力资本与就业问题
5.人力资源管理数智化
主要课程:
数字经济下的创业就业等方面。
就业方向:
可以在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高等院校中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或者其他相关的工作,能够被当作储备干部来进行培养,还可以前往高等学校从事教学方面的工作以及到科研院所从事研究方面的工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