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闲暇体力活动改善心肺功能,职业重体力工作增加心血管病风险
闲暇时进行的体力活动,像做家务、运动等,和职业性体力活动,比如搬运等,对健康的影响是不一样的。闲暇时的活动比较自由,其运动量处于可控的范围之内。而职业性体力活动负荷较大且较为单调,具有重复性。近日,丹麦哥本哈根大学针对这两类体力活动展开研究,结果表明,闲暇时的体力活动有助于改善心肺和代谢功能,重体力工作会提升心血管病的风险。https://img0.baidu.com/it/u=2803922237,1906496725&fm=253&fmt=JPEG&app=120&f=JPEG?w=608&h=356
研究团队针对 10 万名年龄处于 20 到 100 岁之间的受试者展开了研究。他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了这些受试者在过去一年里闲暇时以及工作时的体力活动情况。休闲时的 4 种体力活动状态分别为:几乎一直处于久坐不动的状态,或者每周进行轻体力活动的时间少于 2 小时;每周进行 2 至 4 小时的轻体力活动;每周进行 4 小时以上的轻体力活动,或者进行 2 至 4 小时的剧烈活动;每周进行 4 小时以上的剧烈活动,或者每周有规律地进行几次剧烈运动。工作时存在 4 种体力活动状态,分别是:以久坐工作作为主要方式;以久坐或站立工作为主;工作时主要是走路;有些工作需要进行重体力劳动。经过 10 年的随访得知,一共有 7913 人出现了不良心血管事件,9846 人因心血管不良事件而死亡。工作时体力活动处于不同水平的人,与体力活动较少的人相比,出现心血管病的风险有变化,中等水平增加 4%,较高水平增加 15%,很高水平增加 35%;死亡风险也有变化,中等水平提高 6%,较高水平提高 13%,很高水平提高 27%。
研究结果表明,做家务和搬重物属于体力活动。然而,与职业相关的体力活动不同于休闲时的锻炼。重体力劳动者工作强度大,会给心脑血管带来巨大压力,容易引发脑梗、心梗等疾病。因此,从事这类工作的人必须定期体检,注重预防心脑血管病。
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