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国家双一流高校,成都园林式院校,金融行业背景深厚
西南财经大学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该校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国”成都,拥有光华和柳林两个校区,占地 2300 余亩。校园内湖光潋滟、柳影摇曳,芳草如茵、绿树成荫,学者们风度翩翩,景象蔚为壮观,是著名的“园林式院校”,是读书治学的理想之地。学校于 1925 年在上海创建了光华大学。1938 年,由于抗战而内迁,在此期间建立了光华大学成都分部。1952 年至 1953 年,先后将西南地区的 17 所院校的财经系科汇聚在一起,组建了四川财经学院,它是建国初期全国高等院校分区布局的四所财经高校之一。1960 年之后经历了分设、合并、更名等过程,在 1978 年又恢复为四川财经学院。1979 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将其进行了划归。划归之后,由中国人民银行主管。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金融行业背景,同时也具备了出色的金融学科优势。2017 年成为国家“双一流”建设的高校。
黄浦浣花历经漫长风雨,光华柳林谱写华丽篇章。在时代变迁中,江流潮涌,西南财经大学始终与国家民族同命运,与时代发展共进步。它栉风沐雨,不断奋进超越,培育出“经世济民、孜孜以求”的大学精神,奠定了“开放包容、求是创新”的学术底蕴,培养出“治国兴邦、奉献社会”的栋梁之才,铸就了“兴学报国、民族担当”的历史丰碑。
近年来,本科生在国内外深造的比例保持在 40%以上。
学校拥有国家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基地,它是师资力量雄厚的教学与科研机构;拥有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这也是师资力量雄厚的教学与科研机构;拥有国家级法学教育实践基地,同样是师资力量雄厚的教学与科研机构;拥有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基地,亦是师资力量雄厚的教学与科研机构。学校还拥有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同时拥有 3 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 25 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主办的《经济学家》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名刊;《财经科学》被评为精品期刊。创办的英文学术期刊(《金融创新》)是中科院期刊分区经济学大类一区 TOP 期刊,其影响因子在 JCR 社会科学、数理方法领域位居全球第三。《会计学》等 4 部教材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二等奖。刘诗白教授获评全国教材建设奖先进个人。《中国金融学》《中国财政学》入选首批中国经济学教材。拥有现代化数字图书馆,馆藏丰富;它是目前西南地区最大的财经文献中心。同时,设有货币金融博物馆,这是西南地区高校唯一的货币类博物馆。
https://img0.baidu.com/it/u=4110917265,2016904424&fm=253&fmt=JPEG&app=120&f=JPEG?w=667&h=500
学校着力去构建起充满活力的学科生态体系。学校拥有 10 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分别是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学、统计学、法学、社会学、管理科学与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公共管理学;拥有 4 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会计、审计、社会工作 3 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以及 19 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设有金融学、政治经济学、会计学和统计学 4 个国家重点学科;还设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统计学、法学 6 个博士后流动站。应用经济学跻身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经济学与商学”等 6 个学科进入 ESI 全球前 1%学科行列。在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学校取得了重要进展和重大突破。工商管理获得了 EQUIS 和中国高质量 MBA 双认证。中国大陆首家通过AACSB商科和会计双认证。
学校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一方面坚持服务国家的重大需求,另一方面也注重与学科前沿相融合。以重大的现实问题作为主攻的方向,不断加强应用研究,从而产出了众多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拥有全国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还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金融研究院”,以及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金融安全与行为大数据实验室”,同时拥有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智能金融研究中心”,有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金融安全协同创新中心”,以及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西财智库等一批高水平研究机构和高端智库。学校持续加大对国家、行业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力度。致力于打造国家层面的“金融智库”以及西部的“西部财经智库”。持续发挥自身的学科专业和人才优势,提高合作交流的质量与效果。主动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服务,积极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勇敢地承担起大学的社会责任。
学校大力推行人才强校的策略。在办学历程中,人才汇聚,景象壮观。胡适、钱钟书、徐志摩、叶圣陶等大师在这里传授知识、进行讲学;谢霖、陈豹隐、汤象龙、许廷星、刘诗白等著名经济学家在这里教授学业、解答疑惑。到 2025 年 3 月时,全校教职工的数量为 2300 余人。其中专任教师有 1500 余人。在这些教师中,教授(研究员)的人数为 400 余人,副教授(副研究员)的人数为 550 余人。同时,博士生导师有 400 余人,国家级人才有 120 余人,从而形成了海内外人才的“群聚效应”。
学校大力实施深度开放战略,从高层次、宽领域、多渠道等方面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与世界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200 多所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及知名企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获批了 4 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以及 1 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还入选了首批“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成为四川首批“来华留学质量认证”试点院校。获批全国首批拥有“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的单位,“非洲研究中心”成功入选教育部备案的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学校建有北马其顿圣基里尔·麦托迪大学孔子学院,同时还拥有四川首家“汉语国际推广成都基地”。暑期国际学术营这一品牌项目的影响力持续提升。学校的外国专家多次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以及“天府友谊奖”。
经世济民,孜孜以求。
https://img2.baidu.com/it/u=1323845093,998442347&fm=253&fmt=JPEG&app=138&f=JPEG?w=1021&h=500
光华校区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光华村街55号
邮编:
柳林校区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柳台大道555号
邮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