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lulemon瑜伽裤的商业帝国:中产炫耀性消费的兴衰与挑战
作者 I 李东阳报道 I 李东阳朋友圈
一条瑜伽裤能卷起多大的商业浪潮?
答案是,用二十年时间构建了一个市值达百亿美元的运动生活方式帝国,并且把每条动辄上千元的瑜伽裤,变成了都市炫耀性消费的新物质化象征。
正所谓“人到中产有三宝,拉夫lulu始祖鸟”。
春风得意的好日子能得瑟多久是个问题。在各类媒体上,长期有“卖不动了,被中产抛弃”的质疑声在飘。在各类媒体上,长期有“被消费降级重击”的质疑声在飘。
美东时间 3 月 28 日早晨。一份财报公布了。随后股价遭受了重大打击。单日下跌的幅度达到了 14.19%。创造了 2024 年 3 月 22 日以来最大的单日跌幅。从年初到现在。其股价已经累计下跌了 23.36%。
翻开财报后可以看到,2024 年第四财季的财报有所增长,全年财报也有所增长。然而,本次股价下跌的原因是同步公布的 2025 年度业绩指引低于市场预期,这成为了股价下跌的导火索。
简单来讲,当下消费降级之风席卷一切。在这种情况下,各界疑惑的焦点在于能否找到维稳业绩增长的新路径。
如今的中产们“两脚离地了,聪明的大脑又占领高地了”。这使得让他们继续花高价为概念生活这件事,已经直逼他们的心理防线阵地了。
一、一条瑜伽路的暖春与桥秋
不能没有瑜伽裤,就像中产们不能没有炫耀性消费商品。
二十年前,它仅仅只是加拿大的一个小作坊所生产的小众产品。在那个时候,没有人能够预料到,这条小小的瑜伽裤未来会拥有广阔的商业前景,会迎来属于它的商业春天。
如今在一线城市,已成为白领女性的衣橱标配。
瑜伽场所、健身房都有它的身影,玩飞盘的球场也能看到它,日常穿搭中也能见到它,这条瑜伽裤有点像欧米伽 Logo,似乎将一位中产女性一整天的出行和运动需求都打包了。
当然,这个品牌一直存在争议。在社交媒体上,其口碑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爱它的人把它视为潮流方式,视为代表品质生活的象征,视为阶级身份的标识。而厌恶它的人则一言以蔽之,认为它是智商税,一条裤子一千多,把性价比拉到了最低。
图源:小红书网友
以上的论调不言对错,但或许都让很受用。
创始人 Chip 从一开始就看准了市场的裂隙,即参与瑜伽运动的女性没有合适的装备,有的裤子太紧绷且品质差,有的容易走光。于是他决定将所有身家投入到瑜伽服领域,为品牌定下了小众与中产的赛道,并放话称只要穿上 5 年,女人们就会明白这是她们有史以来做的最好的投资。
事实证明,这是一条正确的商业路径。后来,它的市值曾经一度超越其他企业,成为仅次于 Nike 的超级体育用品巨头。
后来有无数分析师对其进行过解读的商业奇迹,一方面得益于社交媒体营销热潮的助推;另一方面,直销模式压缩了品牌成本;当然,最重要的是其独特的文化氛围,使得万千女性甘愿为其买单。
图源:微博
https://img1.baidu.com/it/u=3268497141,2635684220&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750
《微小的总和》一书提及瑜伽裤的象征意义,它是都市中炫耀性消费的一种新的物质化体现。
一切消费风尚都有慢下脚步的时候。事实上,2021 年营收增速高达 42%,之后其增速逐年缓慢。这次股价暴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北美市场增长停滞了。
很多人并不知道,它主打女性市场。然而,在十年前,它就已经进军了男性市场。
或许是因为不了解男人心,在中产男性群体里一直没有很强的存在感。他们不仅净收入没有提升,而且增速还在逐年大幅减慢。由于产品线在大幅扩张,经营销量却逐年降低,这使得他们的库存一直承受着压力。
图源:小红书网友
当然,不是所有女性朋友都是其忠实的拥护者。因为它所打造的文化氛围中存在着浓厚的“身材焦虑”色彩,是否配穿、能否穿的门槛,使得部分女性消费者对它持谨慎态度,甚至远离它。
创始人 Chip 曾有过这样的发言:坦率地讲,存在一些女性,她们的身材不太适合穿着瑜伽裤。
现在松弛风尤其无孔不入,消费者不愿意委屈自己,不会为别人买单。
存在质量争议的问题。社交媒体上,不少消费者晒出自己购买的商品存在货不对板的情况,这些商品的质量甚至还不如几百块的产品。前些年,曾紧急召回过一些有问题的商品。
所以说,它如今依然很风光。然而,不能因此就高枕无忧,因为危机一直都存在着。
二、中国市场成的救命超草
出乎意料的是,大本营面临着增长压力。然而,在中国市场却找到了舒适区。
去年第四财季,中国大陆市场的净营收呈现同比增长态势,增长幅度为 46%。全年的净营收也实现了同比增长,增长率是 41%,由此成为了全球的第二大市场。2023 年的财报表明,中国市场的净收入达到了 9.6 亿美元,其增速为 67%,这个增速远远高于其他地区,比如美洲的 12%以及其他国家市场的 43%。
中国市场具有巨大的运动服装潜力,这背后隐藏着。据艾媒咨询可知,在 2023 年,中国运动服装市场的价值达到了 4930 亿元人民币。并且预计到 2025 年,其市场规模将会达到 5990 亿元。
如今,国内的中产群体正处于快速扩张的阶段。他们对一些服饰、箱包等奢侈品品牌有一定的好感。这种好感本质上是经济转型、文化变迁以及消费升级共同作用的结果。
国内中产群体规模较为庞大,并且已经构建起了稳定的消费力基础。在近些年,服务型消费(比如教育、健身、旅游等)的占比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这为高端品牌提供了一定的市场空间。
始祖鸟品牌对中国市场寄予厚望,耐克阿迪等品牌也同样如此。因为中国市场这块“肥肉”的消费潜力还未完全被释放。
图源:微博
Gucci、爱马仕等奢侈品品牌已经给出了这一点的答案。以往的奢侈品品牌对挖掘年轻消费者群体十分痴迷,然而现在银龄群体成为了被关注的对象。
数据表明,中国银发经济规模达到了 7 万亿元。预计在 2035 年,这个规模会突破 30 万亿元。随着老年群体文化程度的不断提升,他们开始追求高品质且个性化的消费。这部分人群有可能会成为未来拯救奢侈品行业的重要力量。
当然有面子文化的影响力。咱们常说的中产三宝就是很好的例子。始祖鸟冲锋衣成为了中产男性的“社交货币”,同时也成为了中产女性的圈层认同工具。中产们需要一些商品来给自己贴上标签。
消费风尚变化迅速,一天一个样。年轻人的“心头好”总是在不断更换,他们需要去应对其他品牌所带来的激烈竞争。
除了安踏、李宁等本土品牌,还有一些外来新贵盯上了的地盘。
https://img1.baidu.com/it/u=2769631602,2646780264&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772
时尚品牌 Alo Yoga 来自美国,或许你未曾听闻。然而在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上,alo 女孩已然成为新的时尚话题。可以这样表述,“曾经对 lulu 的喜爱程度有多深,如今对 Alo 的痴迷程度就有多深。”
图源:小红书网友
Alo Yoga 的策略较为简单:一是砸钱,且要使劲砸;二是在营销广告方面下大功夫,不惜血本;三是把店铺打造得更加高端;四是保持着每月上新的频率;五是处处都能踩到消费者的痛点上。
要想继续讨好消费者,需要做的还很多。
三、县城贵妇,统不开的竞争区域
早年,创始人 Chip 曾谈及品牌的目标顾客。这位顾客是一位 32 岁的职业单身女性,名叫 Ocean。她年收入 10 万美元,已订婚,拥有自己的公寓。她喜欢旅行,也很时尚,每天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用于锻炼。
在其设想里,Ocean 是所有女性都渴望成为的那种人,并且有的女性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
要持续满足野心,一方面要抓住高线城市的中产们,另一方面还需要往更深层次进行挖掘,以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和人群。
老生常谈的下沉市场,再次成为了高端运动品牌突破增长瓶颈的战略选择。
这类“县城贵妇”群体的构想很简单,她们家庭消费力较强,会朝着一线城市的生活方式去看齐。同时,下沉市场的健身习惯正在从广场舞向瑜伽、普拉提等轻运动进行渗透,这为品类的扩展提供了空间。
下了苦功夫,其中一个主要策略是调整产品价格。例如在电商平台推出过价格为 460 元的瑜伽裤,而其原价是 1080 元。通过满减以及限时折扣等方式,人们就能够获得这款瑜伽裤。
还有一招是大规模开设新店。2025 年计划新增 30 家三线门店。这些门店重点布局在长三角、珠三角的经济强县,比如昆山、义乌。在门店设计方面,推出了“社区体验店”模式。这种模式的面积缩减到了 150㎡。并且增设了瑜伽教室和运动装备租赁服务。
图源:微博
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黄山燕此前表示,公司未来的增长重点在二线城市,电商渠道有潜力成为我们在中国最大的门店类型。
高端服饰品牌进行下沉操作并非新鲜之事。因为只有广泛地撒下网,才能够换取更多的增长机会。
但问题是,下沉带来的不止有蜜糖,还有砒霜。
在社交媒体上,有用户发出这样的感慨:“降价之后,大街上穿着这个品牌的人变得越来越多了。就在那一瞬间,我感觉它不再酷了。”
这个观点我们并不陌生。真正的奢侈品从不打折,它们不会主动将自己贬值。一旦贬值,就会一下子从瑜伽裤鄙视链的顶端滑落下来。
在消费市场中,品牌主动降价这件事没有回头路。一旦让消费者有了“你就值这个价”的印象,那么后续就很难将其打破。
这些挑战都实实在在的困扰着以及有着同样野心的品牌。
回过头来再看中产是否抛弃了?
答案或许藏在他们的购物车里。在那里,可能同时有一条正品瑜伽裤,有三件平替款,还有一张写着“等我财务自由就 ALL IN”的梦想清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