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928 发表于 2025-4-23 04:11:09

德信中国美元债交换要约遭拒 浙系房企四小龙面临债务展期挑战

摘要:业绩承受着压力,这是真实的情况。但也并非到了极其窘迫、濒临绝境的地步。(欢迎关注杠杆地产)

撰文|杆姐&编辑|雯雯

有点尴尬。

财联社在 2022 年 11 月 22 日进行报道。当天下午举行了德信中国部分债券持有人小组的公开电话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已获得 25%以上支持的特设小组发表声明,称将拒绝接受该司一项美元债的交换要约。

德信中国,在浙江也算是大佬,为浙系房企四小龙之一。

据悉,相关方面表示近期会与德信中国进行更多谈判。

德信中国在此之前发布公告。公告称拟对旗下唯一的一只约 3.5 亿美元的美元票据进行交换要约。

事情的实际情况究竟是怎样的呢?德信中国的展期是否能够取得成功呢?杠杆地产将对此进行探讨。

1、唯一的美元债,为何想要交换要约

2022 年 11 月 18 日,德信中国发布了一则公告,内容是有关以下票据的交换要约。

该票据的基本信息上文杠杆地产介绍了,只说2点:

第一,9.95%的利率,这数字真是不低。

第二,德信中国目前就只有这一笔美元债务。

我认真看了这份公告。德信中国提出了票据重组实施方案。该方案总体希望展期约 2 年。

公告显示,每1000美元现有票据的交换代价为:

1)前期本金付款25美元,以现金支付;

2)本金总额975美元,展期到2024年;

3)给5美元同意费;

4)利息、资本化利息继续。

公告称,上述优先票据的利息将分两次进行支付。其中,应计利息的 50%需要在结算日(2022 年 12 月 3 日或其前后)支付。

剩下50%的利息,须在结算日起6个月内支付。

德信中国称,从 2021 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的房地产开发商以及相关的资本市场遭遇了一个转折点。银行给予房地产开发的贷款有所减少,这使得房地产发展商获取的境内资本也随之减少。

基于以上两个原因,房地产销售大幅下降。

市场状况急剧发生变化。中国的大多数房地产开发商,他们的经营现金流量出现了收缩。同时,他们的融资现金流量也出现了收缩。

这些话,杠杆地产都认可,每一句都对。

在市况不利以及 COVID-19 疫情复发的情形下,从 2021 年 6 月 30 日到 2022 年 6 月 30 日这六个月期间,我们未经审核的合约销售总额比 2021 年同期减少了大概 55.0%。我们预估 2023 年房地产行业的市况依然会承受压力。并且,在今年 7 月初出现断供潮之后,政府和银行对预售资金的监管变得更加严格,确保楼盘能够交付已经成为稳定民生的前提条件。

https://img2.baidu.com/it/u=1887722179,1037312735&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47&h=500

反之,交换要约未能成功完成,可能需要考虑其他债务重组方式。

有趣的是这个时间窗口。最近有“金融 16 条”,还有“第二支箭”,以及各种喊话。民营房企融资的“寒冬”似乎已经过去。德信中国应该算是此前没有出事的。那么在这个时候,为何它依旧要求展期美元债呢?

不仅如此,从表面上看,德信中国拥有约 100 亿元人民币的现金及等价物。并且在此之前,它还有资金去购买土地。这样一个企业,难道就还不起 3 亿美元多一点的债务吗?

而且,除该笔美元债外,德信中国并没有其他海外债务。

图表来源|东方财富(特此感谢)

杠杆地产留意到,德信中国近期发布了一些公告,这些公告是关于“更改末期股息派付日期”的。

别的房企都处于穷困的状态,而德信中国却还要发放股息,你觉得它是那种完全没有资金、处于亏损状态的企业吗?

那么,德信中国美元债交换要约的解释,是欠我钱我也不信服。

2、两封质疑信

对此有疑惑非常正常。

交换要约公告发布前后,市场流传出两封公开信,分别是《给德信中国胡老板的一封公开信》以及《投资人给德信胡老板的第二封信》,这两封公开信是针对德信中国美元债的。

在公告发布之前,德信中国已经同部分债券持有人展开了沟通。有一封来自投资人的《给德信中国胡老板的一封公开信》提到,其刚刚被邀请参加了中债信的会议,并且成为了 21 家稳健民企和帮扶发债的代表之一。然而,转眼间德信就开始考虑展期的事宜了?

该信说:

一个月前,胡老板凭借自己二十多年积累的信誉,在集团内部信誓旦旦地表示,公开债一定会按时偿还。然而,仅仅一个月不到,在股价持续翻倍上涨之际,却突然开始进行交换要约。不知胡老板二十多年来树立的信誉和形象能否得以保持,这让熟悉他的人对此次债券展期感到极为意外。很多美元债的持有人是胡老板身旁的亲戚,是胡老板身旁的朋友,是胡老板身旁的生意伙伴,这些钱都是他们自己积攒下来的,都是他们的血汗钱!

特别有意思,当有交换要约的想法后,我们去观察德信中国的股价,它先是从 1 块多港币下跌,接着又跌到了 7 毛多港币。

你看11月23日还是跌。

图表来源|百度股市通(特此感谢)

第一封公开信说:

德信的货值有 3/4 在长三角经济发达区域,1/3 的货值在杭州这个大本营。10 月份的销售额相比上月有 30%的增长,触底反弹的态势十分明显……可以说前景是非常好的。

德信整体的有息负债仅 200 多亿,其中大部分为银行贷款,仅有一支美元债。银行贷款展期相对较为容易,与它的销售货值相比,仍存在很多腾挪的空间。三条红线一直保持良好状态,账上有 100 亿不受限资金,现金短债比在 1 以上。今年,它还在浙江拿下了三块地,花费了二十多亿。从上次 4 月份的美元债到现在,德信有充足的 8 个月时间来筹集资金。

胡老板长期担任浙江省房地产协会会长。从行业形象方面来看,他令人尊敬;从人品口碑方面来讲,他也值得大家给予更多期待。

德信在浙江,尤其是在杭州当地,具备较好的政府关系,并且拥有优秀的市场口碑。

第二封信明确表示,德信出现了误判,原本以为能够顺利完成仅剩下一只美元债的交换要约。信中希望德信的胡老板能够放弃这种心存侥幸的心理。

公开信表明,当前持有份额在 35%以上的债权人已达成一致行动。这些债权人的态度十分明确且坚决,他们不接受带有任何条件的交换要约,只接受刚兑。

是的,措辞激烈起来。

以“德信”立身的胡老板,快醒醒!

https://img0.baidu.com/it/u=1545334508,441783381&fm=253&fmt=JPEG&app=138&f=JPEG?w=795&h=500

试问您能否承受以上的连锁反应?猪队友给您出的那个“还美元债的钱不如趁现在到市场上去拿地”的馊主意,这如意算盘能否打得下去?

有点逼宫的意思。

和极为困难的房企相比,杠杆地产并不认为德信中国已经到了毫无办法、山穷水尽的境地,那么它为何想要展期,这是值得思考的。

3、业绩承压当然也不假,真没到穷死的地步

德信中国最新发布的“二零二二年十月未经审核营运数据”显示,在 10 月,其合约销售金额达到约 30.10 亿元,合约销售面积约为 18.9 万平米。

前 10 个月,实现了累计的合约销售金额,约为 305.50 亿元。同时,也实现了累计的合约销售面积,约为 172.2 万平米。

2021 年 10 月,德信中国的销售额达到约 51.7 亿元。如今,其销售额同比下降了约 41%。

2022 年同期,德信中国的销售额比 2021 年前 10 月下滑约 50%。

应该说,这个下滑的幅度还是不小,但在同行中也不算差。

看 2022 上半年的业绩可知,杠杆地产发现,德信中国的营收约为 102.5 亿元,同比下滑幅度超过 21%。

这个幅度有一定的下滑程度。它说小的话,并非真的很小;说大的话,也不是特别大。在同行当中,有很多企业的下滑比例比这个还要高。

同期,归母净利润达到了 7 亿多元。没错,确实没有看错,与 2021 年同期的 6 亿多元相比,竟然还呈现出了提高的态势。

当然,毛利润还是明显下了一个台阶。

图表来源|东方财富(特此感谢)

2021 年的同期毛利率达到了 21%以上。2021 年全年的毛利率也超过了 21%。而现在的毛利率仅为 12%多一点。

如上图,我们看过去一些年,德信中国的毛利率都是不错的。

如今遇到一些困难,也是事实。

但是无论如何和同行比,德信中国还算是小而美。

澎湃对公开信息进行了整理,从 2022 年开始,德信中国获取到至少 3 宗地块,这些地块都在浙江省。其中有两宗是在 4 月 25 日的杭州市首批集中供地中获得的,总价为 22.65 亿元。

这也便是公开信质疑的:

账上有资金,刚刚偿还了几笔贷款。准备分红近 3 个亿。拥有 60 亿市值的物业公司和地产公司股票,这些股票可进行质押(转让或配股)。还有上百亿的物业未进行抵押融资。有几亿美金的海外资产未进行处置。与债市硬汉雅居乐相比,差异极为明显。

事情会有转机吗?

有媒体向德信中国询问:

“债务展期的进展情况”“是否会考虑通过退地等方式来回笼资金,以实现刚兑”“怎样确保企业经营的流动性”等这些问题:

该司的回应是:“一切以公告为准”。

德信中国的胡老板会怎么出牌?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中那些未标注出处的财务图表,其来源是德信中国的有关公告。在此特此说明并向其致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德信中国美元债交换要约遭拒 浙系房企四小龙面临债务展期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