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华体育再闯A股拟募资5亿 晋江系健身器材龙头与安踏特步同源
国内健身器材的龙头企业舒华体育,去年在冲击 A 股上市时未能成功。时隔一年,在 6 月初的证监会网站上,公布了它的最新招股说明书,并且再次朝着首次公开募股(IPO)发起了冲击。本次它计划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拟募集 5 亿元资金,发行的股份不超过 5000 万股。在这个夏天,舒华体育有一个同根同源的老牌知名健身连锁企业叫浩沙健身,它陷入了资金困局,就像流星一样陨落了。这种巨大的传导效应,使得原本就已经显得有些疲态的健身行业陷入了风声鹤唳的境地。
崛起晋江,与安踏特步关系万缕千丝
舒华体育是在 1996 年创建的。它和安踏、特步、361 度这些知名的体育用品公司一样,都是从福建晋江这个著名的体育产业之乡开始起步的。
公司创始人张维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时他年仅 15 岁,就开始了创业打拼。他将一个家具加工小作坊逐步发展起来,最终发展成了有 100 多人的小型企业,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1996 年,安踏迎来了一个重要的时刻,召开了首次全国代理商会议。张维建在 24 岁时创办了舒华股份有限公司。他转型进入当时较为冷门的健身器材制造行业。从此,他踏入了晋江的体育产业圈。
舒华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离不开晋江同乡们的扶持与帮衬。2018 年的营收数据表明,公司的第二大业务即展架业务,其收入为 3.89 亿元,在主营业务收入中所占比例为 33.35%。安踏和特步分别是该项业务的第一和第三大客户,它们为舒华创造了 2.26 亿元的收入,这部分收入合计占展架营业收入的比例约为 58%,占总营收的比例接近两成。
网上的视频展现了张维建与晋江体育大佬们的关系:其一,他与丁世忠在舞台上牵手同唱闽南人最爱的神曲《爱拼才会赢》;其二,他与特步国际的丁水波在舞台上牵手同唱该神曲;其三,他与浩沙健身的老板施鸿雁在舞台上牵手同唱该神曲,此外还有另外五人也一同在舞台上牵手同唱该神曲。
舒华体育招股书显示:控股股东舒华投资持有公司 73.8546%的股份。张维建直接持有公司 4.6361%的股份。张维建通过直接持有舒华投资 95.00%的股权,从而间接控制了舒华体育。张维建夫妻及其子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2015 年,林芝安大投资有限公司获得了舒华体育 5.75%的股份,这是通过债转股的方式实现的,并且成为了舒华体育的第二大股东。从天眼查中能够了解到,安踏体育的 CEO 丁世忠以及他的兄长丁世家共同持有林芝安大 70%的股权,他们是林芝安大的实际控制人。
媒体报道称,除了生意合作方面,张维建与丁世忠都是晋江商团的成员。他们两人年龄相近,丁世忠比张维建大概大两岁,并且私交很好。在春节期间,丁世忠喜欢组织亲朋好友带着家人出海度假,而张维建是这个私密朋友圈中的一员。
证监会针对舒华体育的首份招股书,提出了 55 条反馈意见。在这些反馈意见中,存在一笔神秘的资金往来情况:特步体育的实际控制人丁水波曾为张维建代其缴纳对舒华的出资款。
为此,证监会对舒华体育向安踏体育、特步销售商品的定价是否公允提出质疑?是否存在通过持有舒华体育股权或其他途径进行利益输送的情况?是否构成商业贿赂?是否形成依赖?同时,质疑舒华体育与安踏体育、特步体育是否存在其他商业或利益方面的安排?
这些棘手的问题成为了舒华体育能否顺利进行 IPO 的阻碍。不难理解,舒华体育为何要把 2018 年的保荐机构,也就是那个不太出名的华菁证券,重新更换回实力很强的中信证券。然而,华菁证券和中信证券有着紧密的关联,原来的中信证券执行委员会委员刘威在 2017 年担任了华菁证券的总经理。
舒华体育的第七大股东是金石灏汭,其持股比例为 3.37%,而金石灏汭正是中信证券控股的全资孙公司。或许是因为涉及交易的关联方想要避嫌,所以中信证券在去年退居到幕后。但如今闯关的形势非常严峻,只能让“老帅”亲自出马。
毛利润持续下滑,招股书关键财务数据迥异
https://img0.baidu.com/it/u=1967068896,3768642149&fm=253&fmt=JPEG&app=120&f=JPEG?w=1049&h=500
招股书中,舒华体育称自己是专业且科学的运动健康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的主营业务包含健身器材以及展示架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在这些业务中,健身器材占主营收入的比例为 66.7%。
国内健身行业的情况有冷有暖,这与公司业绩紧密相连。5 月时,在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上,该博览会是在上海举办的。记者留意到,健身器材相关的企业展位占据了整个展区的三分之二,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行业竞争是非常激烈的。
统计数据表明,2017 年中国健身器材行业的总产值达到了 382.9 亿元。在规模方面,规模以上的健身器材制造企业有 275 家。与 2014 年的 240 家相比,增长了 14.6%。
我国人口基数庞大,这给体育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消费需求。国内知名的运动鞋服企业凭借这一优势,纷纷从谷底中爬出。安踏体育、李宁、特步这几家企业,近几年的业绩一直持续向好。然而,相关的健身器材企业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
如下图所示:
舒华体育在 2016 年的营业收入为 10.63 亿,净利润是 1.34 亿;2017 年的营业收入为 11.32 亿,净利润是 1.27 亿;2018 年的营业收入为 11.82 亿,净利润是 1.18 亿。其利润率下滑较为明显,陷入了增收但不增利的怪圈。
A股第一家健身器材上市公司是英派斯。2019 年一季报显示,因受行业环境的影响,一季度的毛利率持续下降。其毛利率降至 28.83%,同时盈利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降了近六成。目前,英派斯的股价不但处于深度跌破发行价的状态,而且市值距离高位减少了近八成。
企业的经营活动,目的是赚取净现金流入。净现金流入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相较于净利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更能体现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
2018 年舒华体育的首份招股书予以显示。在 2015 年至 2017 年的各期当中,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是 1.23 亿元、0.947 亿元以及 0.567 亿元。对此,证监会提出了质疑,要求对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下降的原因进行分析,明确其对发行人经营的影响,并且要确定发行人是否面临着资金紧缺的风险。
监管层提出质询时,舒华体育在 2019 年 6 月发布的第二份招股书中,这项关键财务数据出现了巨大转变:2016 年至 2018 年各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是 1.448 亿元、0.739 亿元、1.325 亿元。
从上表能够清晰看出,对于同一家公司而言,两份相隔仅一年的招股书,在 2016 年的关键财务数据与 2017 年的关键财务数据之间,竟然存在着 5000 万到 1700 万元这样巨大的差额。
令人惊叹的是,2018 年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出现了转变。它不再呈现断崖跳水的态势,而是实现了绝地反弹,并且攀升了 79.3%。
修改后的财务数据能否真正打消监管层的担忧呢?监管层对于公司资金紧缺风险存在担忧,而修改后的财务数据能否打消这一担忧,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行业剧变 募投研发项目一年一字未变
https://img1.baidu.com/it/u=798818393,3862697247&fm=253&fmt=JPEG&app=138&f=JPEG?w=617&h=207
晋江系的浩沙健身轰然倒下。六月初,国内有两大头部健身连锁企业,分别是威尔士和一兆韦德。它们相继传出因业绩持续下滑且 CEO 离职的消息。有业内人士悲观地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即健身行业要做好提前过冬的准备。
舒华体育在招股书中表示:体育消费并非是消费者必须有的需求。倘若未来经济进入下行的周期,那么消费者有可能会降低对健身器材的购买量。在此情况下,公司的产品销量以及毛利率将会遭受到较大的影响。所以,存在着因宏观经济波动而使公司业绩下滑的风险。
磐势体育的 CEO 潘子祺向记者表示,器材存量的更新市场不可小觑,并且健康意识已深入人心。倘若国内厂商能够持续进行研发,制造出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智能化、时尚化的健身器材产品,那么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经济波动给健身器材带来的周期性影响。
我国健身器材制造业于 20 世纪 80 年代起步。90 年代之后,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中,凭借自身生产成本的优势,承接了数量众多的国际订单。并且主要生产附加值相对而言比较低的产品。目前,像美国的爱康、力健、必确、泰诺健等品牌,获取了全球较高的市场份额。同时,这些品牌也在国内掌控着利润最为丰厚的中高端市场。
记者采访业内人士得知,爱康处于市场金字塔尖。其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持续进行研发与创新。例如避震技术、心率传感技术以及个人训练网络连接技术等。这些技术都给产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招股书中,舒华体育称自己拥有 124 项专利。然而仔细查看,其中 122 项是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专利,而真正含金量较高的发明专利仅有两项。
2016 年时,公司的研发费用仅仅为 700 余万元,在营收中所占比例为 0.68%。当接近 IPO 关卡之际,舒华体育在 2017 年以及 2018 年的研发费用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然而与安踏、李宁等企业相比较起来,依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近日,成立仅七年的美国明星家庭健身公司提交了 IPO 申请文件。
研发推出的健身单车科技含量十足,售价高达 2000 - 4000 美元,却无法阻挡消费者对它的热捧。从美国健身器材霸主爱康手中快速崛起,硬生生地抢下了 7.3%的市场份额。
推出了大热的健身单车,还推出了联网跑步机、哑铃以及心率监测器等配件。同时向用户提供付费的健身视频课程。用户借助健身器材上的显示屏,能够接受教练的远程指导。
这些课程包含跑步、竞走、拉伸、瑜伽以及力量训练等。用户必须至少订阅一个月的课程,其起步费用为 20 美元。当下,订阅用户已经超过了百万。
今年 2 月彭博社报告有披露内容。高盛将成为承销商,摩根大通也将成为承销商。给予的估值超过 80 亿美元。它俨然已成长为健身赛道上的“独角兽”。
过去一年,国内和国际的健身大行业中,众多细分领域都在发生颠覆性的变革。健身科技产品在快速地迭代更新,小米生态系统推出的 pad 家用走步机对传统跑步机市场造成了快速的冲击……
面对日益激烈的内外部环境,舒华体育通过上市募资希望达成哪些目标呢?记者将 2018 年和 2019 年的两份招股书进行了仔细对比。结果发现,对于公司未来发展影响最为深远的“拟募资投入研发中心建设”这一项,其中 14 条具体项目竟然完全一样,就好像 2019 版是对 2018 版的克隆。
用整整一年的时间去对行业趋势看得十分清楚,然而却没有换来公司在募资研发项目上的任何细小改变,就好像外面的世界停止了发展一样。
国内健身大行业处于困局,似乎是市场存在供给过剩的情况。然而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其实是真正的优质产品供给不足。潘子祺表示,整个健身领域上下游的研发和创新不能满足消费者的真正需求,这就是发展的桎梏所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