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928 发表于 2025-4-23 18:40:06

浙江力玄运动IPO获受理,中国健身器材企业半年内三度冲击资本市场

5 月,迪卡侬的健身器材有唯一的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健身器材制造厂商是浙江力玄运动,以下简称“力玄运动”。力玄运动的 IPO 获得了上交所的受理。

去年年底,康力源把招股说明书对外进行了披露,打算登陆创业板;今年 1 月,青岛三柏硕也向深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力玄运动这次冲击 IPO 这件事,是健身器材企业在半年多的时间里第三次进行冲击 IPO 了,这次它计划募资 20.02 亿元。

国际健身市场火热等因素使得中国健身器材企业在半年多时间里,有三家企业向 IPO 发起冲击,这三家企业分别是康力源(生产跑步机)、力玄运动(生产室内自行车)和青岛三柏硕(生产主力产品蹦床)。

这次 IPO 的主体是浙江力玄运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它在 2018 年才正式成立。然而,其业务前身早在 2002 年前后,就以宁波昌隆健身器材有限公司、浙江力玄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等为主体,开始了健身器材相关业务。力玄运动起步时与现在让人目不暇接的跨境电商不同,它背靠浙江县域经济的领头羊慈溪市,是从最“传统”的 B2B 外贸生意开始的;2009 年它与迪卡侬建立了业务关系,之后的第二年又和美国健身器材巨头诺德士()展开合作,2017 年它晋升为迪卡侬在健身器材领域的唯一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如今已成为诺德士最主要的产品供应商之一。

去年,这个代工厂看起来并不起眼。它的营收达到了大约 35.2 亿元。上一年的营收与之相比,增加了超过 10 亿元。同时,它的净利润达到了 4.37 亿。

公司报告期的利润表数据。

2021 年中国跑步机以及其他健身和康复器械的出口总额达到 89.45 亿美元。在 2021 年末的汇率下(1 美元可兑换 6.3757 元人民币),力玄运动一家的营收占比我国 2021 年健身器材行业出口总额的 5.69%。在国内健身设备市场集中度较为低下的这种情形下,这个数字已然算是不低的了。公司主要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所以与很多公司“钱都压在货上”的情况不同,公司手握超过 10 亿元的现金,并且现金流稳定。

目前,公司的产品包含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这两大品类。产品从最初的健身自行车开始逐渐向外拓展。目前的主要品类有跑步机、健身自行车、椭圆机、划船器和哑铃。在营收方面,占比前三位的产品类别分别是健身车,其占比为 38.37%;椭圆机,占比 25.62%;跑步机,占比 19.46%。近几年疫情使得家庭健身器材的需求快速增长,健身自行车等室内健身器材的销量大幅上升,力玄运动今年的良好态势可以说是得益于其产品品类。

https://img0.baidu.com/it/u=3095026948,4108593029&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704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的产销情况如下:2020 年开发的新产品种类为哑铃,除该产品外,其他主要产品的产销率均超过 90%。

家族色彩浓,小米子公司突击入股

在股权结构上,创始人是吴银昌家族,他们拥有绝对控制权。力玄运动目前有 5 名股东。吴银昌直接持股比例为 4.4%。宁波驰腾是吴银昌与赵婉浓夫妇掌控力玄运动的主要平台,其直接持有 70.41%的股份。宁波强慎和宁波先捷是力玄运动的员工持股平台,分别持有 14.41%和 5.83%的股份。而外部股东仅有瀚星投资。

瀚星投资是小米科技的全资子公司。去年 12 月,瀚星投资进行了突击入股的行为。它通过增资 2.475 亿元,获得了 4.95%的股份。之后,瀚星投资成为了力玄运动的第四大股东。由于这一系列操作,公司这一轮的估值达到了 50 亿元。并且,估值一下翻了 10 倍多。双方在协议中设定了对赌条款,约定力玄运动需在 2025 年底之前完成首次公开募股(IPO)。倘若力玄运动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那么瀚星投资便有权要求吴银昌按照本轮的回购价格,回购瀚星投资所持有的股权。

公司除了在股权方面家族色彩浓厚之外,其一些供应商与吴家有着紧密联系。关联交易显得较为频繁,例如力玄运动 2021 年的第五大供应商慈溪市展阳包装材料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张稚展,是吴银昌姐姐的儿子。

依赖大客户创造收入近八成

从国际层面来看,中高端健身器材市场主要是被爱康、诺德士、力健、必确、泰诺健等欧美健身器材品牌以及迪卡侬这样的连锁运动企业所占据。中国身为世界最大的健身器材制造国,在北美地区,国内企业与这些欧美品牌主要呈现出上下游的关系。

联合国的统计显示,2012 年到 2020 年期间。美国和加拿大的健身器材进口总额有增长,从 21.2 亿美元增长到了 47.7 亿美元。在这期间,从中国进口的健身器材贸易额也在增长,从 2012 年的 15 亿美元增长到了 2020 年的 33 亿美元。并且,从中国进口的健身器材贸易额在美加健身器材进口总额中所占比例约为七成。欧洲方面,中国进口健身器材的贸易额在 2012 年为 9.7 亿美元,到 2020 年增长到 14.5 亿美元。同时,其在欧洲健身器材进口总额中的占比,从 2012 年的 69.59%上升到 2020 年的 74.98%。

2019 年,力玄运动的境外销售收入为 12.4 亿元,此收入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 80.64%。2020 年,其境外销售收入为 22.33 亿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 91.54%。2021 年,境外销售收入为 32.48 亿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 93.5%。其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占总营收的 84.78%。在这之中,营收主要集中在前两大客户诺德士和迪卡侬上。两者创造的营收加起来占总营收近八成。由此可见,力玄运动的产品主要销往境外,业务主要依赖前两大客户的 OEM 订单。这种大客户依赖增加了其经营风险。

报告期各期,公司向前五大客户销售情况。

https://img1.baidu.com/it/u=346879274,918408706&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48

面对这种质疑,力玄运动在招股书中列举了同行业其他可比公司的前五名客户的同类业务比重。其目的是试图证明,在国内健身器材企业中,存在头部客户过度集中问题的并非只有力玄运动一家。然而,力玄运动并没有选取同一时间点进行对比。

以英派斯为例,选取的是 2016 年的数据。然而,依据英派斯今年发布的 2021 年年度报告,公司前五大客户合计销售金额为 3.09 亿元,占总销售金额的比例是 35.76%,此比例比力玄运动低很多。正在冲刺创业板的康力源在其招股书中披露,2021 年上半年,公司前五大客户合计占总收入的比重为 60.05%,也低于力玄运动所选取的数据。在表格中,三柏硕的客户集中度最高。三柏硕在其招股书中披露,2018 年其前五大客户的营业收入占比为 89%,2019 年为 89%,2020 年为 71%,2021 年为 77.4%,呈现下降趋势。2021 年 77.4%的比例低于力玄运动同期 84.78%的数据。这能看出,力玄运动对大客户存在依赖。这种依赖程度在同行业中已不算低,并且这将成为公司未来面临的一个重大风险。

招股书列出的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客户集中度情况

毛利率低,自主品牌仍在发展早期

力玄运动 2019 年的毛利率为 27.42%,2020 年的毛利率为 23.61%,2021 年的毛利率为 21.45%,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其毛利率呈现下降趋势。公司解释 2020 年毛利率下降的原因。公司通常在年初和年中与迪卡侬等主要客户协商调整价格。2020 年上半年,疫情对钢材、塑料等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减弱。因此,力玄运动与客户商议后降低了销售价格。然而,下半年原材料采购成本因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影响而持续上升。这种原材料采购价格上涨与销售价格调整的滞后性,导致了毛利率的下降。

其他几家也在发力自主品牌业务,例如三柏硕在 2020 年为此收购了思凯沃克。

力玄运动在布局自有品牌业务方面表现明显。2020 年,它收购了“益步”健身器材品牌的相关业务以及运营资产。通过此次收购,力玄运动获得了上海益步 51%的股权以及相应的商标。这次收购在销售费用方面有所体现。报告期内各期,公司平台及推广费归属在销售费用之下,具体金额分别为 20.13 万元、29.55 万元、1290.46 万元。这些费用占当期销售费用的比例分别为 0.75%、2.03%、36.84%。可以看出,2021 年平台及推广费有爆发式增长。招股书解释,这是因为上海益步主要从事健身器材电商销售业务,所以支出的电商平台费用及推广费用较高。高额的平台费用也是 2021 年上海益步的净利润为-1210.65 万元的原因之一。

力玄运动目前围绕自有品牌开展业务,采用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直销模式。其线上业务通过天猫、京东等电商渠道来推广给终端消费者,线下业务主要针对酒店和事业单位等客户进行推广。

招股书中,力玄运动承认自主品牌业务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其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低于 2%。由此可见,中国健身器材企业从以代工为主转变为自有品牌和代工模式相结合的业务并非易事。所以,习惯了 B 端生意的力玄运动,在未来要适应 C 端的打法并玩转流量,将面临巨大挑战。

延展阅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浙江力玄运动IPO获受理,中国健身器材企业半年内三度冲击资本市场